文/龐迪 天津市房屋鑒定建筑設計院 天津 300081
中國古典園林是人類建筑史上留下的瑰寶,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部分優秀的園林歷史在歷史的更迭中被淹沒,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從留存下來的經典案例中體會到中國園林獨有的藝術魅力,體會到前人建筑組合的手法和外部空間處理的藝術和技巧。在當今建筑技術發達的時代,充分理解園林的設計手法,并且將之應用于現代建筑設計中,無疑是對我國歷史寶庫的重新挖掘和把中國建筑文化發揚光大。
中國古典園林建筑既要滿足各種活動和使用上的要求,又要符合園林景物布局原則,同時,也要給人們帶來感觀上的愉悅。因此,園林建筑既是物質產品,也是藝術作品,這就要求園林建筑要適合游人在或動或靜中觀景,又要使景色富于變化,達到移步換景的效果。
即用人工的力量來建造自然的景色,達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藝術境界。所以,園林中除大量的建筑物外,還要鑿池開山,栽花種樹,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風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畫為藍本,參以詩詞的情調,構成許多如詩如畫的景。
古代造園藝術家們抓住大自然中的各種美景的典型特征提煉剪裁,把峰巒溝壑一一再現在小小的庭院中,在二維的園址上突出三維的空間效果。“以有限面積,造無限空間”。“大”和“小”是相對的,關鍵是“假自然之景,創山水真趣,得園林意境”。
在中國的古典園林造園中,與其說是造園,還不如說是建筑的布局和構造,因為建筑構成了整個園子,而其他的要素則作為建筑的附屬部分。園林建筑在平面布局與空間處理上都力求活潑,富于變化。中國傳統園林空間處理手法如下:比例協調,尺度適應,高低變化,錯落有致;既要能很好地運用光影明暗的變幻,虛實的對比,又能將各種空間彼此穿插、滲透,首尾相顧,前后呼應,互相因借,此外,還使靜態空間流動,達到動、靜結合。
中國古典園林在景觀的塑造上,表現出明顯的地域模仿性,如千山萬水。現代城市景觀設計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另一方面又充分運用現代高新技術手段和全新的藝術處理手法,進行了更深層次的開發與挖掘。
水景是中國古典園林的主景之一,中國古典園林水景在高度提煉和概括自然水體的基礎之上,表現出極高的藝術技巧。水體的聚散、開合、收放、曲直極有章法,正所謂“收之成溪澗,放之為湖海”。此外,它還極其注重水體的配合組景,重在表現其靜態美,動也是靜中之動勢。現代景觀中的水景處理,更多地繼承了中國古典園林中對水景動態美的表現手法,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將動態水景的潛力發揮得淋漓盡致。在這方面,現代景觀設計大師們,已給我們做出了諸多精彩的示范。如著名的伊拉·凱勒水景廣場,跌水為折線型錯落排列,水瀑層層跌落,最終匯成十分壯觀的大瀑布傾瀉而下,水聲轟鳴,藝術地再現了大自然中的壯麗水景,不失為現代景觀設計中的經典之作。至于尺度巨大的水墻、水臺階,造型各異的音樂噴泉等,在我們的視野中更是隨處可見。
植物作為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體現園林風格,代表傳統文化起著重要的作用。中國古典園林中的植物配置處理手法如山姿雄渾,蒼松翠柏;水態輕盈,池中放蓮;岸邊植柳,柳間夾桃;懸崖峭壁倒掛藤本;窗前月下見梅花含笑,竹影搖曳;還有移竹當窗、槐蔭當庭、栽梅繞屋等等,寄托了豐富的情感遐想,這些設計手法完全可以借鑒和發揚。另外,植物獨特的形態、色彩、芳香、聲響、風韻之美成為觀賞特性極為豐富的內容,利用植物的觀賞特性,創造園林意境,是我國古典園林中常用的傳統手法。如松、竹、梅的“歲寒三友”,梅、蘭、竹、菊的“四君子”,荷花的“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被認為是脫離庸俗而具有理想的象征。因此,在現代城市景觀設計中,可以根據景觀的設計主題和風格選擇不同的植物,用以創造出不同的景觀效果、體現出不同的景觀寓意。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詩畫同源”的說法,都十分強調其中的意境,而中國傳統園林更是詩畫意境的延伸。所以,中國傳統園林的所有手法,都是為了表達各種意境,因此,借用到現代建筑設計中,就是要在注重舒適、開放和生態的同時,營造出一定的意境,體現中國文化的神韻,以增強居住空間的藝術感受,提高整個建筑的文化品位。例如:位于上海浦東新區的中心,毗鄰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的“喜瑪拉雅中心”就是將山水園林的意境融入到建筑中去。只不過建筑設計理念更加抽象化,只是灌輸了山水園林的精神,就像蘇州園林只是江南文人把江南山水融入自己的家園一樣。“喜瑪拉雅中心”超越了文人造園,是用現代建筑直接回歸自然,表現自然,希望讓都市人能生活在自然之中。于是出現了喜瑪拉雅中心最獨特的“林”的部分。它象征自然,而上面是現代建筑,其上又有一個空中花園,這樣就把園林變得立體了。它的設計者磯崎新是在用完全抽象的理念重新解讀人與自然的關系,從而升華了立體山水園林的概念。喜瑪拉雅中心較高的部分是“林”的兩邊,那仿如古代玉琮造型的正方體,是證大喜瑪拉雅酒店。它們內圓外方,象征天與地,柱體中的貫穿孔則傳達天與地之間的溝通,蘊含中國古代“天圓地方”的宇宙觀,這些都融匯著東方哲學與智慧的創意。
中國古典園林常用石頭、粉墻、黛瓦、青磚、木材、小品等材料。在使用傳統造園材料時應注意兩點:首先,要賦予傳統材料如青磚、紅磚、瓦片、石板、木材、塊石等使用上的新的手法,賦以新意;其次,把傳統材料和新材料有機地結合起來使用,如瓦片和不銹鋼、石材的鉸接等等,形成粗曠古樸的肌理與平整圓滑的質感之間的強烈反差,使人產生厚重和輕盈、堅硬和柔和的對比等感覺,達到耳目一新的景觀效果。
中國的現代建筑設計發展至今,中國古典園林的借鑒和運用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它在現代城市景觀和建筑設計中完全可以得到全新的詮釋和發展。我們可以相信,一門新的富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建筑設計學將在現代建筑的發展中逐漸充實、完善和成熟。因景生境,無所不在的人居美好環境將是建筑設計工作者追求的目標和境界。
[1]王彤.淺談中國古典園林的特點[J].現代園林,2005(05).
[2]楊永菲,李歡,李延鵬.談中國古典園林中的廊[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5(05).
[3]高力,陳飛虎,王立群.論中國古典園林的理水藝術[J].芒種,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