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兆熊
最近一則消息《生物炭基肥可能作為新型有機肥料納入肥料等級管理目錄》,源自農業農村部10月17日公開的一份《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6845號建議答復摘要》。農業農村部將會同相關部門抓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加強機理研究。組織專家對生物炭基肥的主要成分、作用機理、檢測方法等開展研究,提出將其作為新型有機肥料納入肥料登記管理目錄的可行性。二是開展試驗示范。結合實施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等項目,在適宜地區、適宜作物上組織開展生物炭基肥試驗示范,對產品效果進行科學評價。
這對于生產、銷售生物炭基肥的企業來講可是一件大好事,對于那些準備投資生物炭基肥的組織來講,好像看到了政策的指向性。對于生物炭肥,近期網上流轉著很多文章,討論碳元素作為植物營養的作用、機理等,一些所謂的生物炭基肥企業就混淆概念,把炭肥的文章和他們說的生物炭基肥料混在一起。也有企業在宣傳的文章里,大講特講生物炭的功效,說到底大家基本承認,生物質生產的炭作為肥料,更多還是利用炭的吸附能力而已。
前幾天有咨詢機構的人詢問生物炭除了做肥料,還能做什么?筆者覺得市場真的需要冷靜了。生物炭不管是秸稈炭、木炭、竹炭等不就是有機物質的干餾反應嗎?本來它生產的產品就是木炭、活性炭,副產木醋液或者竹醋液和焦油。怎么一些機構認為這個工藝的開發,主要目的成了生產生物炭基肥了?
一直以來作物炭營養的供應由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完成,在一些設施農業中,通過人工增加二氧化碳濃度,提高作物產量,被稱為氣肥。隨著小分子有機物質的研究,大家認可了小分子有機物直接被作物吸收,影響農產品產量和品質。近年,肥料市場產能過剩、競爭加劇,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成為企業的重點,生物質炭基肥開始在市場上大量出現。如果走走市場就會發現,市面上大量傳統肥料企業的包裝已經更換為印有“生物炭基肥”字樣的“新品”,只是沒有作為新型有機肥登記罷了。
在以上這個公告里,我們看到作為肥料施用管理的主管部門,提出可能把生物質炭基肥作為新型有機肥料納入登記管理。也許在這個先例后,中國肥料90%的產品都可以登記成為新型肥料。對于國家主管部門,能夠對市場上出現的新鮮事物時積極組織力量研究、論證,說明我們的管理意識逐步跟上市場。但是最終結果能否科學客觀的引導市場發展,還需拭目以待。希望在生物炭基肥的權威認定上,要多聽一些科學的結論,少一些市場主觀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