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花
目前我國不論是在科學技術還是在社會經濟上的發展都相當迅速,同時人口也在不斷增加。人口的增長自然會給我國的生態環境帶來一定壓力,對生態資源的不斷開采和掠奪,甚至給我國的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傷害,因此現今生態修復是我國面臨的一大難題。生態修復技術是目前我國新出現的一種技術,需要人們在該技術的實踐應用中找到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更好地達到生態修復的目的,為我國未來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
眾所周知,一個國家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遵循自然,順應自然,許多事例證明了與自然相違背的發展往往會無疾而終[1]。目前我國的科學技術和經濟實力不斷增強,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人們對自然資源的開采和利用更加放肆,這就對我國的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傷害,如今人們已經逐漸意識到這個問題,在生態修復方面也逐漸達成共識。
所謂生態修復,是指對生態系統停止人為干擾,以減輕負荷壓力,依靠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與自組織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進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態系統的這種自我恢復能力,輔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壞的生態系統逐步恢復或使生態系統向良性循環方向發展。合理應用生態修復技術,可以有效保護自然資源,同時有利用人們科學利用自然資源,最大限度地造福人類。通常,需要對一些已經遭到破壞的生態環境進行修復,恢復生態環境原有的狀態以及重建生態環境。在進行生態環境修復工作中,要特別注意以下內容:一是生態環境的修復過程需要不斷地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繼而改造成一個更加優良的生態系統;二是生態環境的修復不能降低生態系統的物種多樣性;三是要合理地規劃利用生態系統的各種資源,實現資源的合理、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服務于人類。
生態修復技術需要不斷在實際的應用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目前我國最為關注的問題就是如何將生態修復技術與實踐應用完美地結合起來,同時不斷探討生態環境的修復技術在園林藝術中的應用[2]。
生態修復技術在園林藝術方面的應用最關鍵的步驟就是對園林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規劃設計,不但要保證園林中的資源可以得到充分且并合理的應用,同時還要滿足自然生態發展的原則,并且遵循我國的各項發展原則,使生態發展更加合理有序。要合理地規劃利用生態系統的各種資源,實現資源的合理、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服務于人類[3]。
眾所周知,生態環境修復的最佳辦法就是增加綠地面積,因此,通過增加綠地面積的辦法可以有效改善生態環境的狀態,最大限度地修復生態環境。目前隨著我國人口的不斷增加,人們對于住宅的需求量更大,進而造成了耕地面積的減少,越來越多的耕地被用作房屋的建造,給我國的生態環境帶來了一定的危害,如氣候不斷變暖。因此,要想有效修復生態環境,可以選擇性地進行綠地擴建,將有限的土地資源進行最大限度地綠地面積擴建,以及合理布局,從而打造優良的生態環境。
我國在取得快速發展的同時更應將生態環境的保護作為工作的重點,要使經濟的發展與生態環境的發展相適應。一個國家要想持續發展,就必須要遵循自然、順應自然。需要注意的是,人口的增長無疑會給我國的生態環境帶來一定的破壞,人們持續不斷地對生態資源進行掠奪和開采,對我國的生態環境構成極大的威脅。基于此,人們迫切需要利用生態修復技術進行一系列工作,從而更好地達到生態修復的目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