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慶東
在林業資源管理中,有害生物管理工作至關重要。為減少有害生物對林業建設造成的損失,應積極重視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將加強林業管控作為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點,針對不同的林業資源尋找不同的防護方法,提高防范效率[1]。
長期以來,生態環境的建立是林業工作的重中之重,為促使生態環境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優勢,我國把發展的著重點放在植樹造林這一細分工作中。雖然目前我國森林覆蓋面積呈持續增加的趨勢,但是,由于人民群眾過于注重經濟效益,生態環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而且呈現了惡化狀態,導致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難以有效開展。若有害生物總量得不到有效控制,將會帶來諸多不利影響,嚴重影響林業發展。
當前,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難以有效開展的原因有:①人工造林種類過于單一,雖然樹木總量逐步增加,但病蟲害數量和種類隨之增加,導致受災面積不斷加大;②隨著當前生態環境的變化,病蟲害覆蓋面積隨之擴大,形成高密度的災害形勢,因此防治難度逐步加大,使植樹造林工作受到制約;③有害生物災害的暴發并不是一蹴即至的,而是逐步擴散的,且具有明顯的周期性。而這一特征與防治工作的難度息息相關,其對環境的威脅難以被第一時間發現并解決,使病蟲害防治工作難度極大[2]。
目前,林地覆蓋面積逐步擴大,但林區生態環境較為脆弱,導致有害生物對林區的破壞有了可乘之機,增加了防控難度。林業有害生物每年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嚴重制約了林業生產和生態環境建設。首先,隨著人工造林面積的增加,林業有害生物的發生面積不斷增加,尤其是單一樹種純林的增加,導致危害加劇,損失增多。其次,生物類別多樣化,與之相伴的病蟲也適應了環境的多樣化,使防控難度加大[3],病蟲害的發生具有顯著的周期性特征,使潛在的威脅很難從根本上得到徹底消除。再次,在營林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缺乏與之配套的監測系統,加之投入資金短缺,使防治工作未能按照要求的科學造林技術實行。另外,林區總面積較大,完全憑借預報與查驗是不可行的,雖然目前林區設預報點及監測必備點有利于協助防控工作的進行,但由于監測點未能預備成套的監控設施,導致預報流程偏于落后。最后,科學造林管控人員的水平偏低,管控意識不足,投入資金較少,防控可用方法老舊,缺少先進的技術等,導致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未能落到實處。
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不只是林業部門需完成的工作,還是一項具有全民性質的防治項目。因而,在實踐中要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傳播廣泛的優勢,通過各種渠道來宣傳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在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中,應以“防”為主,只有從根本上控制病蟲害的發生,才能將病蟲害帶來的危害降至最低。同時,應優化林業經營管控模式,使其更加適合建設需要,以便在規范經營主體的同時,細化責任并落實于個人。與此同時,利用現代技術加強對有害生物防治的宣傳,進一步增加有關領導及社會群體對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重要性的認知,提高人們的防范意識,樹立正確的防治觀念,為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相關部門應把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議程,提高相關領導對于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認識。隨著人們對森林資源需求的不斷增加,有關領導應增強保護和監管意識,根據相關法律條例,指明森林防護工作重點,并對責任進行細分。同時,要求管理人員同心協力,以保護森林資源為宗旨,增強對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管理意識,及時處理有害生物并提交相關報告,對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仔細分析,并及時給出解決方案[4]。
以國家級林業有害生物中心測報點為重點,以各鄉鎮林站和國有林場為依托,建立地方森防測報網絡。同時,為提升監測預警、檢疫御災能力、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購置檢疫檢驗設備、氣象觀測設施等。另外,對林業工作者進行培訓,提高其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保證其可以應用先進的監測技術和設備對林業有害物進行快速、準確的預測預報,為林業有害物的有效防治打好基礎。
3.4.1 加大培育力度。加大儲備資源的培育力度,使森林撫育工作質量與成效得到穩定提升。加強對森林撫育工作的質量管理,將未能滿足質量標準要求的設計一律駁回,退回的不達標的土地不允許反復上報,全年工作將按照“設計一塊審批一塊”的原則進行,為林業局規劃設計和撫育工作提供幫助。在森林經營模式上實施立體開發,復合經營需按照森林經營計劃與技術規章制度施行,對禁伐區實施以撫育為主的工作;對限伐區實施撫育,施行可持續發展性的采伐、造林及采集;針對商用林區,應因地制宜地選擇采伐,減少對母樹、幼樹、幼苗的傷害及對地表的破壞,充分發揮林地的生產力,轉變森林僅提供木材的傳統思想,充分發展及利用森林獨特的生態優勢,實施立體開發,創建復合經營模式。為加快儲備資源的培育力度,改善對幼林的經營管理模式,做到因地制宜,將急需培養的林區劃分為補植改造型、撫育型、封護型,制訂有效的技術標準和管理方法,采取不同的經營管理措施[5]。
3.4.2 提高造林質量。在加強管理的同時應采用多種方法,猛抓造林質量,使保存率與成活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對于該項工作,應樹立“效益第一、質量第一”的理念,切實把工作的中心放在效益、質量上,具體做到以下幾個方面:①改善思維方式,增強領導能力,重新認知及重新定位造林工作對林區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性;②全面實施領導責任制,將責任落實到個人;③擬訂措施,按質按量地完成造林工作任務;④積極開展植樹活動,綠化美化家園,為人民群眾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
林業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對其管理應按照有效的營林保護方法,提升管理質量。對于林業發展中出現的有害生物,需了解目前的發生狀況,并采取相應的解決方法,不斷提高綜合防治水平。同時,加強科學造林、有效監督,促進我國林業經濟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