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雪梅
油茶病蟲害在近年來呈現出發生規模大、發生迅速、原因復雜等傾向,對茶樹的正常生長造成嚴重影響,進而大幅度降低茶園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需要注意的是,茶園在種植過程中不能隨意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化學農藥等。總之,病蟲害防治工作在油茶栽培中尤為重要。
物理機械法防治是一種實踐效果較佳的油茶病蟲害防治技術,既能作為已發蟲害時的應急措施,又能作為預防措施。物理機械法防治包括人工擊卵、性誘殺、色誘殺、光誘殺等,其中色誘殺、光誘殺的應用范圍最為廣泛。目前,一些企業研發了多種專類害蟲色誘板,如茶小綠葉蟬誘蟲板、粉虱高效誘蟲板等。此外,信息誘導素、太陽能誘蟲燈等新型物理機械法防治技術的應用前景也十分廣闊,可考慮在油茶病蟲害高發區域批量安裝使用。
每年冬季都要對茶園內的病蟲葉與病蟲枝進行徹底清除,并且要將其進行集中燒毀,適當的時候還要開展復壯樹勢、優化樹冠等工作,以便能徹底將那些粗干枝與病蟲枝條清除出園。同時,為了改善茶園內的通風透光條件,可以開展臺刈、修剪工作,以此抑制那些喜歡在郁閉條件或者潮濕條件下生活的介殼蟲、黑刺粉虱等病蟲害的繁殖。
另外,適時采摘。一是能降低病蟲基數,如茶蚜、茶細蛾、茶跗線螨等病蟲害可通過一芽三葉采摘標準進行控制;二是能破壞害蟲的產卵場所和營養條件;三是分批多次采摘還能降低危險性病蟲(如麗紋象甲、小綠葉蟬、蚜蟲等)的危害程度;四是如果春季溫度較高,那么需要早開園采摘,如果秋季的病害蟲較多,那么需要適當推遲封園[1]。
通常,茶園在夏秋季節的翻土頻率最好控制在一兩次,若該地塊存在較為嚴重的麗紋象甲,那么需要在采摘春茶之前就深翻土地一次,以此控制病蟲害的發生。每年冬季在深耕培土時還要注意施用一定量的肥,以此將存在于落葉層、土表層中的多種病原體及越冬害蟲(包括茶葉夜蛾、扁刺蛾等)深埋土中,并且還能將象甲類幼蟲、蠐螬類幼蟲暴露于地面,使之或被天敵捕食而死,或由于不能適應地面環境而死。
選用優質的茶葉品種既是當前最佳的提高茶園茶葉產量的途徑,又是油茶病蟲害防治的重要一環。各個地方應基于自身條件選擇適應性強、抗逆性好、沒有病蟲侵害的良種,在種植過程中要對種植密度進行合理控制,避免出現條栽或叢栽。
如果大面積在茶園單一種植茶葉,那么很容易出現病蟲害現象。針對這種情況,應在行間合理間作綠肥,這樣既能豐富茶園的自然植被,又能對茶園的土壤進行改良增肥,還能降低病蟲害的發生率。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茶園出現了較多的斜紋夜蛾,切記不可與甘薯間作;如果茶園出現了較多的小綠葉蟬,切記不可與豆科作物間作[2]。
勤除雜草能有效地降低油茶病蟲害的危害程度。對于那些兼食雜草和茶樹或者以取食雜草為主的害蟲,如果不能妥善除草,很容易導致這些害蟲對茶樹帶來危害。如果是一般雜草,可以不用徹底清除;如果是惡性雜草,一定要采取人工方式進行清除。值得注意的是,茶園內可以保持一定量的雜草,以此改善生態環境。
生物防治技術的防治原理是通過培育病害蟲的自然天敵對病蟲害進行防治,雖然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見到成效,但是一旦培育出足夠的自然天敵,就能動態控制病蟲害和自然天敵的種群數量,進而實現病蟲害的長時間控制。大力開展生物防治工作,有利于油茶病蟲害防治。例如,可以對茶園內的有益生物(如寄生蟲、瓢蟲、草蛉等)進行妥善的保護與利用,還可以利用鳥類防治油茶病蟲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