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勤文
棉花原產于高溫、干旱、短日照的熱帶和亞熱帶的荒漠草原,其主副產品都擁有較高的利用價值,在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推廣棉花高效栽培技術,搞好綜合利用,對增加棉農收入和滿足國民經濟發展需求具有重大意義。
棉屬包括許多棉種,其中栽培種有4個,即草棉、亞洲棉、陸地棉和海島棉。我國不是棉花的原產地,棉種是由國外引進的。我國植棉大約有2 000年的歷史,在我國栽培最廣泛的是陸地棉。陸地棉產量占世界棉花總產量之首,約90%左右,海島棉約占5%~8%,亞洲棉占2%~5%,草棉已很少種植。
棉花喜溫,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其生理代謝活動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加。當溫度升高時,其生長發育縮短,有利于棉花早熟增產。一般在每天12 h光照條件下棉花生長發育最快,每天光照8 h以下發育明顯推遲。棉花喜光性強,葉片有向光性,在光照充足的條件下植株生長健壯、節間較短,往往鈴多、鈴大、品質好,否則旺長、脫落多。棉花的適應性強,在良好的環境下能獲得高產。處于旱、澇、鹽堿、低溫等不良的環境下,仍可表現出較強的適應能力。
棉花分為4個生育時期,即出苗期、現蕾期、開花期和吐絮期,在不同時期對肥料的吸收量有所不同,總的趨勢與植株的生長速度相一致。苗期生長比較緩慢,需肥量少;現蕾以后植株生長增快,需肥量增多;到開花結鈴時期,植株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均處于旺盛期,是棉株需肥量最多的階段;到了后期棉株長勢開始減弱、根的吸收能力下降,對肥料的吸收量也逐漸減少。據測定,正常生育的豐產棉在苗期吸收氮、磷、鉀的數量分別約占一生吸收總量的5%、3%、3%;從現蕾到始花期,對氮、磷、鉀的吸收量分別約占一生吸收量的11%、7%、9%左右;從始花期至盛花期,植株對氮素的吸收達到最高峰,同時對磷、鉀的吸收量也成倍增加,吸收氮、磷、鉀的數量分別約占一生吸收總量的56%、24%、36%;從盛花期至吐絮期,棉株吸收氮、磷、鉀的數量分別約占一生中吸收總量的23%、51%、42%;吐絮期棉株吸收肥料的數量明顯下降,此時吸收氮、磷、鉀數量分別約占一生中吸收總量的5%、14%、11%。根據不同時期棉花對肥料的需求情況,要做到“施足底肥,分期追肥,輕施苗肥,穩施蕾肥,重施花鈴肥,補施蕾肥,補施蓋頂肥”。但在實際的生產操作中,棉花對肥料的需求情況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施肥時還要考慮當地的土質、氣候、苗情等,以達到合理施肥、高產豐收的目的。
這項工作一般在播種前15 d左右進行,667 m2施用有機肥料3 000~4 000 kg、三元復合肥50 kg、硼肥1 kg、鋅肥1~2 kg。對于有黃萎病發生的地塊,667 m2應增施硫酸鉀10~15 kg。經田間試驗證明,增施鉀肥的地塊黃萎病發病率明顯低于不施用鉀肥的地塊。
施用肥料后要對種植地塊及時翻耕整地,要做到平整無洼地,且能在大雨天氣過后及時排水。低洼地塊如果形成積水,容易誘發黃萎病的發生,嚴重時造成棉花萎蔫死亡。而較平整的地塊發病較輕。整地后對于有水澆條件的要及時進行澆水,為播種打下良好的基礎。
整地的同時要對播種地塊進行雜物清理,如清理種植地塊殘留的棉柴、地膜等,從而減輕病蟲害對棉花的危害,為棉花的增收打好基礎。此外,應對該地塊進行深耕、細耙,使土壤達到平整、細碎、上松、下實,以利于棉花出苗整齊及幼根的生長。
選擇優質良種是棉花高產豐收的第一要素,要選擇抗病蟲害、生命力強、好管理、早熟不早衰的優良品種。一定要到正規的種子部門,購買選擇純凈度高、發芽率高、質量優的種子。棉花的播種期受地溫、氣溫、土質的墑情、霜期、播種方式及品種特性的影響,其中溫度是首要條件。河南省棉花種植區的適宜播種時間為4月中下旬,播種過早容易造成爛種、爛芽,播種過晚則生育期延緩,造成晚熟減產。因此,一定要掌握好棉花的播種期,為豐產豐收打下堅實的基礎。
2.3.1 種子處理。棉花種自帶病菌是苗病發生的主要菌源之一,因此要做好棉花苗病的預防措施。首先,選種曬種。播種前要剔去蟲籽、癟籽和爛籽,并將棉種晾曬兩三天,以提高棉種的發芽率。其次,藥物拌種。可選用種衣劑包衣進行過精加工的棉種;對于毛棉籽應選用0.5%~1.0%稻腳青進行拌種,或選用甲基立枯磷200倍液浸種5~6 h。
2.3.2 黃萎病的防治。需深挖三溝防漬;用無病土育苗,移栽時施藥灌定根水,營養缽移栽后當日或次日每株灌多菌靈1 000倍液加尿素100倍液100 mL。對于已發病的棉株,應追施碳銨殺菌促發,每株灌20~30倍碳銨液400 mL。
2.3.3 棉蚜的防治。對于棉蚜的防治,可選用50%久效磷乳油1 500倍液、40%氧化樂果乳油1 000倍液、20%滅多威乳油1 500~2 000倍液噴霧,還可噴2.5%敵百蟲粉劑等。
2.3.4 鈴病的防治。鈴病好發于秋雨多的年份和棉花早期,光照不足、濕度大是其發病的直接原因。因此,要對棉枝進行打空枝、摘爛鈴,以減輕鈴病對棉花的危害。應在8月中旬選用70%代森錳鋒對準棉株中下部進行施藥防治。7 d/次,共施藥三四次,可達到50%的防治效果。在棉鈴發生腐爛之前噴灑化學藥劑,對防治爛鈴具有一定的作用,藥劑有富民隆、代森鋅、波爾多液等。
棉花的成熟采摘期一般在9月和10月。收獲棉花時應注意在棉花吐絮后每隔5~7 d采摘一次。如若采摘過早,棉花纖維尚未充分成熟,會降低棉花產量和品質。如若采摘過晚,棉絮經過風吹日曬也會降低纖維拉力,從而降低棉花質量。因此,為提高棉花質量和品級,一定要做到精收和細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