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食品安全信息披露影響因素分析

2018-02-11 08:18:03吳海霞陳利斯

摘 要:以2006-2016年滬深兩市A股86家食品類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利用內容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構建基于5類指標的企業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指數。運用面板效應模型和斷點回歸模型,就外部特征、內部特征對企業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的影響進行了實證分析。結果表明:基于外部特征角度,企業所在地經濟水平、法律環境對企業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基于內部特征角度,公司規模、高管薪酬對企業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有顯著的正向影響,權力集中度對企業的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有顯著負向影響。在控制了其他變量后,法律政策對企業信息披露水平有顯著促進作用,但政策效果存在1年的遲滯期。因此,政府有必要擬定頒布相關的政策法規,規范企業在年報、社會責任報告或者內部控制報告中的披露標準;企業應在合理范圍內增加對高管的報酬,提高高管的企業歸屬感;企業應盡量避免總經理與董事長由一人兼任,提高董事會對經理層的監管效力。

關鍵詞:外部特征;內部特征;食品安全;信息披露

中圖分類號:D035.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07(2018)04-0152-09

引 言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物資的極大豐富,人們的消費水平和消費觀念也發生了巨大轉變,即對生活品質的關注逐漸取代了對物質數量的需求,其中,與人們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的食品質量安全更是成為消費者熱議的話題。食品質量安全不僅關系到企業自身的發展,更關系到大眾健康、社會信任及國家穩定。目前,在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時,食品安全事故也頻繁爆出,如“毒奶粉”“地溝油”“瘦肉精”等事件,在危害公眾安全的同時也將食品生產企業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隨著大眾安全意識的提高,企業已將信息披露作為樹立良好企業形象、建立良好公共關系的重要手段,這對企業和利益相關者來說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方面,食品行業“檸檬問題”的出現損害了消費者的身體健康[1],信息披露能讓公眾了解食品生產各環節安全狀況,弱化信息不對稱問題,改善劣質食品充斥市場的現狀;另一方面,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具有信號作用,反映管理層對食品安全的信心[2],幫助企業獲得公眾好感,提高企業在公眾內心的信任度[3]。若企業的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達不到公眾的期望,可能引發公眾的不滿情緒[4],增加企業的違法成本[5],影響企業績效。因此,企業不但要加強安全生產,更要積極披露食品安全信息。

本文將從外部和內部兩個方面尋找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影響因素,并驗證法律政策對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的斷點效應,為規范食品企業信息披露、維護公眾安全的決策制定提供可供參考的理論依據。

一、文獻綜述

(一)信息披露行為的外部影響

關于信息披露的外部影響,許多學者進行了探討,概括起來主要包括利益相關者、制度環境、媒體、經濟發展水平等。Tilt、Fernandez-Feijoo認為利益相關者群體的壓力是影響企業信息披露的主要來源,有利于提高企業報告的透明度[6-7]。Gray等認為企業進行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遵守信息披露法律法規的需要[8]。陶瑩等將制度環境分為法律環境與法律外環境[9],其中法律外環境按Dyck等人的觀點包括市場競爭、媒體關注、道德規范約束、文化等,通過實證研究發現法律環境對信息披露有正向影響,法律外環境對信息披露有負向影響[10]。Piotroski、Muhammad、謝康等認為媒體可以對企業起到監管作用,促使企業加強安全生產,增強信息披露水平[11-13]。陳慧敏認為企業的信息披露水平受地區經濟的制約,經濟水平高的地區企業披露食品安全信息的意愿也相對較高[14]41。

(二) 信息披露行為的內部影響

信息披露行為不僅是外部壓力的結果,更受公司內部特征的影響[15]。影響公司信息披露的內部因素很多,概括起來主要包括公司規模、高管報酬、股權集中度、董事會特征、權力集中度等。劉想、宋林等發現公司規模與信息披露有正向關系,規模越大的公司信息披露的意愿越強[16-17]。陳素云認為高管報酬對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有正向的影響[18]。Barnea 、陳素云等發現股權集中度越高,信息披露程度越高[18-19],而Chau等認為大股東持股比例高會侵占中小股東的利益,減小企業自愿性信息披露程度[20]。Haniffa等發現董事會特征可以影響信息披露水平[21]。Yermack認為董事會機構越臃腫,運行效率越低[22]。刑雅林等發現過大的董事會規模會降低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23]119,而劉想等卻認為董事會規模對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沒有顯著影響[16]。丁麗華發現獨立董事比例與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負相關[24],而馬連福、王建玲發現獨立董事比例對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不顯著[25-26]。Bialek提出監事會成員、管理人員、政府機構和投資者等形成的所有權結構對公司的控制程度能影響信息披露水平[27]。

綜上,現有文獻對企業信息披露指數以及信息披露水平影響因素的構建對本文起到了重要的啟示作用,但這些研究方法及研究結論仍有待進一步發展和深化。第一,企業信息披露水平的影響因素既來源于企業外部,又來源于企業內部,現有文獻多以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割裂研究為主,尤其對外部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不足,缺乏理論支撐。第二,本文在文獻梳理過程中發現,由于所用數據來源、頻率及長度的差異,對于相同的影響因素,不同的學者對其影響機理得出了相反的結論。本文試圖克服上述不足之處,從企業的外部特征和內部特征出發,利用內容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構造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指數,并采用面板效應模型和RD斷點回歸模型研究企業食品安全信息披露行為的主要推動力量,為提高食品企業信息披露水平、制定信息披露政策提供理論依據。

二、研究假設

(一)外部特征與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關系

企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所在地經濟狀況的制約,處于發達地區的企業面臨的發展機遇更多,發展前景更好。企業考慮到持續經營的需要,會積極披露食品安全信息,滿足外部利益相關者的信息需求。陳慧敏認為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地區承擔社會責任的意識更強[14]41。另外,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地區人民生活水平高,公眾在維持基本生理需求的基礎上更注重食品品質,更關注食品質量安全問題。Grunert提出發達地區消費者在食品選擇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食品生產企業為了迎合消費者,需要從橫向和縱向兩個維度提升產品質量以區分劣質產品[28]。因此,本文提出假設:

假設1: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與企業所在地經濟狀況正相關,企業所在地經濟狀況越好,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越高

企業作為社會組織,會時刻受到來自外界的關注。隨著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模式的日漸興起,自下而上的社會監管模式成了食品安全的重要監督力量。企業受到的社會關注度越高,承擔的社會責任壓力越大。Fernandez-Feijoo、Prado-Lorenzo、Jessica等均認為外部利益相關者壓力會影響企業的信息披露行為[7,29-30]。在外部利益相關者壓力下,企業會積極主動披露食品安全信息,一方面配合社會監管,滿足信息需求;另一方面贏得公眾口碑,為企業樹立正面形象。因此,本文提出假設:

假設2: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與社會關注度正相關,企業受到的社會關注度越高,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越高

法律是一種行為規則,對個人、企業和整個社會都起到了強制性的約束作用。我國關于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起步較晚,2009年國家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以強制性的手段對食品行業產品質量進行了規范,在一定程度上對企業披露食品安全信息起到督促作用。Gray 等認為遵守法律法規是企業披露社會責任信息的主要動因之一[8]。法律法規的頒布不但警告生產企業加強食品安全生產,更是提醒消費者食品安全有法可依。法律對企業的約束作用不可小視,鑒于此,本文提出假設:

假設3: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與法律環境正相關,法律越完善,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越高

(二)內部特征與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關系

公司規模是影響公司信息披露水平很重要的因素。與中小公司相比,大公司的公眾可見度更高,可能會披露更多食品安全信息來提升企業的社會形象。盡管中小企業希望通過披露社會責任信息為其保持聲譽,但其會面臨時間、資源和信息披露成本的限制。Jenkins、Basu等均認為公司規模會影響其信息披露行為,公司規模越大,披露的與社會責任相關的信息越多[31-32]。此外,大公司會受到更多的社會關注,來自外部利益相關者的壓力促使大公司積極披露食品安全信息,滿足公共信息需求。因此,本文提出假設:

假設4: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與公司規模正相關,公司規模越大,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越高

根據委托代理理論,代理人與委托人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對稱,代理人為了個人利益可能會產生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損害委托人的權益。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委托人可以給予代理人一定的薪酬激勵,將高管報酬與企業績效掛鉤。一旦代理人與股東的利益趨同,就會弱化委托代理問題,降低發生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的可能性。Kaplan、劉紹娓、Sigler等均認為高管薪酬與企業績效正相關[33-35]。因此,本文提出假設:

假設5: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與高管薪酬正相關,高管薪酬越高,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越高

董事會規模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董事會的執行能力和運行效率,進而影響企業的信息披露行為。董事會人數并非越多越好,董事會規模越大,人與人之間容易產生互相推諉責任、搭便車等現象,影響董事會的執行力。Yermack、刑雅林等認為企業的董事會規模會影響董事會決策效率,董事會機構越臃腫,決策效率越低[22-23]。因此,本文提出假設:

假設6: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與董事會規模負相關,董事會規模越大,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越低

根據委托代理理論,董事長與總經理由不同的人擔任能保證各自職責的獨立性,董事會能夠監督總經理的受托責任履行情況。不少企業為了降低代理成本,將董事長與總經理二職合一,難以實現權力的制衡。若董事長與總經理由一人兼任,企業信息透明度降低,總經理可能出于個人利益隱瞞企業的不良信息,不利于企業食品安全信息的披露。因此,本文提出假設:

假設7: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與權力集中度負相關,董事長、總經理由同一人兼任,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低

三、數據選擇與模型構建

(一)數據選擇

本文以2006-2016年滬深兩市A股食品類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選擇依據如下:(1)為保證數據的齊整性,企業上市日期均在2006年以前;(2)按證監會2012年行業分類,包括農、林、牧、漁業,制造業下的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煙草制造業以及餐飲業。根據上述標準共選擇食品類公司86家,橫跨11個年份,共得到觀察樣本946個,形成一組平衡面板數據。這些公司分布于全國中部、東部、西部的各個省市自治區,具有較高的樣本代表性。本文的數據均來自于國泰君安數據庫(CSMAR)和巨潮資訊網披露的各企業年度報告。

(二)變量設計

1. 因變量設計。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的衡量方法主要有4種:基于年報內容分析的衡量、基于專業機構數據庫的衡量、基于聲譽指標的衡量、基于問卷調查的衡量[36]。本文借鑒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的衡量方法,采用內容分析法衡量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內容分析法是一種將將非定量的文字轉化為定量數據的方法。本文選取產品質量標準、第三方檢測、企業內部監督檢查、風險預警和風險防范5項作為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的衡量指標,這些指標從企業內部和外部2個角度,呈現食品生產事前、事中和事后整個過程的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情況,相對于前人研究來說,選取指標更簡潔,概括的方面也更加完善。5個指標均來源于觀察樣本年報和社會責任報告,量化方法為:若觀測指標在年報或社會責任報告中披露則賦值為1,否則賦值為0。

為了保證因變量設計的規范性和合理性,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構建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指數(FSDI)。首先進行巴特利特球度檢驗和KMO檢驗,根據檢驗結果,巴特利特檢驗結果在1%的水平上顯著,拒絕原假設,認為相關系數矩陣與單位矩陣有顯著差異;KMO的值為0.618,說明原變量適合做因子分析。其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確定因子變量,最終提取出2個因子,其中第一個因子的方差貢獻率為43.12%,第二個因子的方差貢獻率為27.24%,累積方差貢獻率為70.36%,能比較好地反映原披露指標的大部分信息。再次,按照最大方差法對因子載荷矩陣進行旋轉,結果表明產品質量標準、第三方檢驗、企業內部監督檢查在因子一上有較高載荷,可將因子一命名為監督因子;風險預警、風險防范在因子二上具有較高載荷,可將因子二命名為風險因子。最后,根據因子得分系數矩陣得到因子得分,再以各因子方差貢獻率作為權重,可得到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指數(FSDI):

FSDI=(0.4312F1+0.2724F2)×100

該指數反映了各企業的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FSDI得分越高,說明企業對食品安全信息的披露內容越充分,披露水平越高。

2. 自變量設計。本文將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影響因素分為外部特征與內部特征兩類,外部特征包括企業所在地經濟水平、社會關注度、法律環境;內部特征包括公司規模、高管薪酬、董事會規模、權力集中度。各個因素對應的變量及其具體含義如表1所示。

3. 變量描述性統計。對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情況和各影響因素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各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指標最小值為0,最大值為1,均值基本小于0.5,說明各企業對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較差;解釋變量中,企業所在地經濟水平最小值為4.94,最大值為11.28,說明樣本企業在全國不同地區分布比較均衡;廣告費用兩級分化比較嚴重,說明不同企業對待社會關注度的態度不同;總資產、高管薪酬最小值、最大值相差不大,說明各企業規模接近,保證了不同企業的可比性;董事會規模均值9.3,說明大多數企業董事會規模適當。

(三)模型構建

1. 面板效應模型。面板數據通常有3種選擇模型,即固定效應模型、隨機效應模型和混合效應模型,從本文數據來看,不同的企業對應的截距不同,適合選擇固定效應模型。固定效應模型又分為個體固定效應模型、時刻固定效應模型和雙向固定效應模型,本文每個截面有86個企業,時間跨度為11年,截面數量遠大于時間跨度,并且不同企業信息披露水平差異較大,因此選擇個體固定效應模型,以上述各變量作為解釋變量構建模型(1)。

2. 斷點回歸設計。在本文構建的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影響因素中,法律是最強制的手段。為了研究法律對企業披露食品安全信息的重要影響,本文就頒布《食品安全法》對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影響進行斷點回歸。本文認為,在2009年《食品安全法》未頒布之前,企業對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的變化應該是平滑的,《食品安全法》頒布之后,若企業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存在顯著跳躍,就可以認為這種變化是由法律的頒布引起的。

由于不同的企業上市日期不同,本文假設所有企業都是2006年上市,每個企業在每一年的上市年齡相同,因此將age設置為分組變量;lawi=(0,1)表示是否頒布《食品安全法》,當age大于或等于斷點,law取1,否則取0。為研究頒布法律對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的影響,令:

由于《食品安全法》的頒布是強制性地對所有食品生產企業起作用,因此本文應該采用精確斷點回歸。模型構建如下:

四、實證結果及分析

(一)平穩性檢驗

為了防止模型出現“偽回歸”的問題,需要對數據進行平穩性檢驗。面板數據的單位根檢驗方法分為相同根情形下的單位根檢驗和不同根情形下的單位根檢驗。本文分別用LLC檢驗和Fisher-ADF檢驗代表兩類檢驗方法來判斷變量序列是否存在單位根,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從表3可以看出,企業所在地經濟水平在LLC檢驗上存在一個單位根;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企業所在地經濟狀況、社會關注度、法律環境在Fisher-ADF檢驗上存在一個單位根。需要對變量進行協整檢驗。

對原序列進行協整檢驗,檢驗結果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面板數據Kao檢驗結果顯示P值小于0.05,拒絕原假設,說明變量之間存在協整關系,不存在偽回歸問題,可以對面板數據建立回歸模型。

(二)假設檢驗

本文采用hausman檢驗方法,先假設原模型為隨機影響模型,即個體影響與解釋變量不相關,結果顯示P<0.01,拒絕原假設,認為個體影響與解釋變量相關,原模型應該采用固定效應模型。本文分別采用個體固定效應模型和時刻固定效應模型對模型(1)進行回歸,結果顯示個體固定效應模型的擬合優度為0.757,時刻固定效應模型的擬合優度為0.353,說明本文的模型適合采用個體固定效應模型,滿足構建模型時的假設。為了消除異方差對模型的影響,本文采用面板廣義最小二乘法進行回歸分析,回歸結果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模型(1)調整的R2為0.757。F值為33.034,P值為0,說明被解釋變量與解釋變量在整體上顯著。

根據模型(1)的回歸結果,企業所在地GDP的回歸系數為正(P<0.01),假設1成立,說明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與企業所在地GDP正相關,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地區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意識和能力更強,愿意披露更多食品安全信息。社會關注度回歸系數為正,但未通過顯著性檢驗,假設2不成立,說明社會關注度對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沒有顯著的影響作用。從理論上講社會關注度高的企業迫于外界壓力會披露更多的食品安全信息,但本文回歸結果顯示二者無顯著關系,原因可能與選取的指標有關。本文選取的指標為企業的廣告費用,在廣告宣傳上投入過多的企業可能更關注企業的銷售業績、經濟效益而忽視對食品安全信息的披露。法律環境回歸系數為正(P<0.01),假設3成立,說明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與法律環境正相關。《食品安全法》的頒布無疑給企業和消費者都敲響了警鐘,提醒企業加強食品安全生產,積極披露食品安全信息。 公司規模回歸系數為正(P<0.1),假設4成立,說明公司規模對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有正向的影響,來自外部的壓力促使大公司積極披露食品安全信息,滿足公共的信息需求。高管薪酬的回歸系數為正(P<0.01),假設5成立,說明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與高管薪酬正相關。給予高管更高的薪酬能弱化代理問題,增加高管對企業的歸屬感,使高管的生產經營決策都以維護利益相關者權益為出發點,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披露更多食品安全信息。董事會規模檢驗結果不顯著,假設6不成立,說明董事會規模對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沒有顯著影響。董事會的執行效率不僅僅囿于董事會規模,更是取決于董事會成員的辦事能力,若董事會成員都能恪盡職守,無論董事會規模大小,均能幫助企業發展。權力集中度的回歸系數為負(P<0.01),假設7成立,說明董事長與總經理若由一人兼任,對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有負向作用。一人兼任董事長與總經理會破壞職位的獨立性,董事長不再能監督總經理受托責任履行情況,影響董事會的監管能力,不利于食品安全信息的披露。

(三)政策效應斷點回歸檢驗

根據模型(1)回歸結果,法律環境在所有的變量中回歸系數最高,說明政策效應對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有重要影響。《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理論上應將斷點設置為2009年,但考慮到法律從頒布到被公眾接受需要一定的過渡期,本文將斷點設置在2009年和2010年,比較兩個斷點的回歸結果以說明法律對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的影響作用。本文通過最小化均方誤差選擇最優帶寬h,根據最優帶寬以及兩倍的最優帶寬,選擇三角核函數對模型(2)進行斷點回歸分析,回歸結果如表6所示。

由斷點回歸結果可知,當斷點取2009年時,無論是1倍帶寬還是2倍帶寬,回歸結果均不顯著,當斷點取在2010年時,1倍帶寬和2倍帶寬均在1%的水平上顯著,說明法律的頒布對信息披露確實有促進作用,但從法律頒布到發揮作用有一定的過渡期。隨著《食品安全法》的出臺,企業應該加強對食品生產經營過程的管理,一旦食品質量安全得到有效控制,企業將更愿意披露食品安全信息以釋放利好信號。但回歸結果顯示,在《食品安全法》頒布的短期內,企業的信息披露水平并沒有明顯變化,反而在食品安全法頒布的一年后有顯著提高。這是因為企業出于生產經營習慣或僥幸心理,可能會忽視法律的約束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企業因為違反法律受到懲戒對其他企業起到警示作用,迫使企業開始重視法律的作用,依法生產經營,并主動披露食品安全信息,因此跳躍點在法律頒布后的一年內是合理的。

模型中加入協變量可以減少擾動項方差,斷點回歸的隱含假設是協變量的條件密度在斷點處連續,以證明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在斷點處的變化是由處理變量引起的。為驗證此假設,需要檢驗協變量的條件密度是否在斷點處連續,檢驗結果如表7所示。由表7可知,所有協變量均在斷點處連續,說明各協變量在斷點處無顯著跳躍,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指數在斷點處的變化是由頒布法律造成的,驗證了《食品安全法》與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因果效應。

五、結論與政策建議

本文以2006-2016年滬深兩市86家食品類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從企業外部特征和內部特征兩方面出發,基于面板效應模型和斷點回歸模型,就食品企業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實證分析,得出如下結論:第一,基于外部特征角度,企業注冊地經濟發展水平和法律環境對企業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有顯著正向影響,社會關注度對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無顯著影響。第二,基于內部特征角度,公司規模、高管薪酬對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有顯著正向影響,權力集中度對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有顯著負向影響,董事會規模對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無顯著影響。第三,斷點回歸結果表明在控制了其他變量后,法律政策對企業信息披露水平有顯著的促進作用,但這種作用存在一年的滯后效應。

基于上述結論,本文提出如下政策性的建議:第一,外部環境對企業食品安全信息披露具有重要影響,尤其是法律對信息披露的強制性作用不容小視。隨著《食品安全法》的頒布,企業對食品安全信息的披露水平有明顯的提高,但食品類企業對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仍然參差不齊,也沒有明確的披露規范。因此,政府有必要擬定頒布相關的政策法規,規范企業在年報、社會責任報告或者內部控制報告中的披露標準。第二,根據研究結果,高管薪酬對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有正向影響,增加高管薪酬可以提高高管對工作的滿意度,弱化委托代理問題。因此,企業應該在合理范圍內增加對高管的報酬,提高高管的企業歸屬感;第三,董事長與總經理二職合一會降低信息透明度,削弱董事會對總經理受托責任的監督,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因此,企業應盡量避免總經理與董事長由一人兼任,提高董事會對經理層的監管效力。

盡管本文在現有水平及能力下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受條件限制,仍存在不足及需深化之處。首先,受數據尋找難度的限制,本文選取的解釋變量有限,尤其是外部環境的角度,由于諸多外部因素難以量化,導致本文在外部環境的因素選擇時,舍棄較大,這是本文的一大遺憾。其次,本文構造了一組平衡面板數據,跨期11年,選取了11年中均有上市交易和信息披露的企業,一些企業在某些年份存在被ST的情況,為保證數據的平衡性本文并沒有剔除這些企業,但被ST的企業在一定程度上對食品安全信息的披露有一定影響,而本文并未將這一因素納入考慮。最后,本文采用內容分析法構造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指數作為被解釋變量,由于統計食品安全信息披露內容的過程帶有較強的主觀性,稍有不慎便會漏掉企業披露的內容,這在一定程度上對所構建的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指數的準確性產生影響。

參考文獻:

[1] Sheina M V.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s An Effective Signal of Food Safety: the Results of Economic and Mathematical Modelling[J].Perm University Herald Economy,2015,3(26):53-60.

[2] Lys T,Naughton J P,Wang C.Signaling Through Corporate Accountability Reporting[J].Journal of Accounting Economics,2015,60(1):56-72.

[3] 黃世偉.食品行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6(11):240-241.

[4] 朱晉偉,李冰欣.食品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影響因素研究[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2(5):123-128.

[5] 張俊. 一損俱損:食品安全、企業的社會責任及市場反應——以“塑化劑”事件為例[J].財經論叢(浙江財經大學學報),2015,196(7):66-74.

[6] Tilt C A.The Influence of External Pressure Groups on Corporate Social Disclosure:Some Empirical Evidence[J].Accounting Auditing Accountability Journal,1994,7(4):47-72.

[7] Fernandez-Feijoo B,Romero S,Ruiz S.Effect of Stakeholders’ Pressure on Transparency of Sustainability Reports Within the GRI Framework[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4,22(1):53-63.

[8] Gray R,Kouhy R,Lavers S.Corporate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Reporting: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UK Disclosure[J].Accounting Auditing Accountability Journal,1995,8(2):47-77.

[9] 陶瑩,董大勇. 制度環境與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關系的實證研究[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3(12):63-68.

[10] Dyck A,Zingales L.Private Benefits of Control: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J].Journal of Finance, 2004,59(2):537-600.

[11] Piotroski J D,Wong T J,Zhang T.Political Incentives to Suppress Negative Information:Evidence From Chinese Listed Firm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15,53(2):405-459.

[12] Muhammad A I,Craig D.Media Pressures and Corporate Disclosur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Performance Information:A Study of Two Global Clothing and Sports Retail Companies[J].Accounting Business Research, 2010,40(2):131-148.

[13] 謝康,劉意,趙信.媒體參與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條件與策略[J].管理評論,2017(5):192-204.

[14] 陳慧敏.食品行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影響因素研究[D].衡陽:南華大學,2013.

[15] Gond J P,Palazzo G,Basu K.Reconsidering Instrumental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rough the Mafia Metaphor[J].Business Ethics Quarterly,2009,19(1): 57-85.

[16] 劉想,劉銀國.社會責任信息披露與企業價值關系研究——基于公司治理視角的考察[J].經濟學動態,2014(11):89-97.

[17] 宋林,王建玲,姚樹潔.上市公司年報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影響因素——基于合法性視角的研究[J].經濟管理,2012(2):40-49.

[18] 陳素云.公司治理、股權性質與食品安全信息披露[J].中國農村經濟,2017(3): 86-96.

[19] Barnea A,Rubin A.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s A Conflict Between Shareholders[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0,97(1):71-86.

[20] Chau G,Gray S J.Family Ownership,Board Independence and Voluntary Disclosure:Evidence From Hong Kong[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Auditing Taxation,2010,19(2):93-109.

[21] Haniffa R M,Cooke T E.The Impact of Culture and Governance on Corporate Social Reporting[J].Journal of Accounting Public Policy,2005,24(5):391-430.

[22] Yermack D.Higher Market Valuation of Companies With A Small Board of Director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6,40(2):185-211.

[23] 邢雅林,張建英. 涉農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影響因素研究[J].廣西財經學院學報,2014(3):113-120.

[24] 丁麗華.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影響因素研究——來自社會責任報告的經驗證據[J].財會通訊,2016(3):59-61.

[25] 馬連福,趙穎.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影響因素研究[J].證券市場導報,2007(3):4-9.

[26] 王建玲,王青云,賈晚晴.金融業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因素研究[J].統計與信息論壇,2013(3):43-48.

[27] Bialek-Jaworska A.Determinants of the Level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n Financial Statements Prepared in Accordance with IFRS[J].Journal of Account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2015,3(14):453-482.

[28] Grunert K G.Food Quality and Safety:Consumer Perception and Demand[J].European Review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5,32(3):369-391.

[29] Prado-Lorenzo J M,Gallego-Alvarez I,Garcia-Sanchez I M.Stakeholder Engagement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porting: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Effect[J].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9,16(2):94-107.

[30] Jessica F,Nolan G,James R E.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mplications for Performance Excellence[J].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Business Excellence,2010,21(8):799-812.

[31] Jenkins H,Yakovleva N.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the Mining Industry:Exploring Trends in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06,14(3-4):271-284.

[32] Basu K,Palazzo G.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 Process Model of Sensemaking[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8,33(1):122-136.

[33] Kaplan S.Top Executive Rewards and Firm Performance:A Comparison of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4,102(3):510-546.

[34] 劉紹娓,萬大艷.高管薪酬與公司績效:國有與非國有上市公司的實證比較研究[J].中國軟科學,2013(2):90-101.

[35] Sigler K J.CEO Compensation and Company Performance[J].Business Economics Journal,2011,31:1-8.

[36] 毛洪濤,張正勇.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影響因素及經濟后果研究述評[J].科學決策,2009(8):87-9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波多野结衣亚洲一区| 强奷白丝美女在线观看| 91成人免费观看| 色综合天天娱乐综合网| 亚洲激情区| 日本爱爱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永久不卡免费视频| 亚洲品质国产精品无码| 无码国产伊人| 91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蜜芽影院| 成人国产精品网站在线看| 激情综合激情| 亚洲第一香蕉视频|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大片午夜| 手机在线免费不卡一区二| 亚洲第一页在线观看| 97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美女一级毛片| 美女内射视频WWW网站午夜 | 国产福利一区视频| 热热久久狠狠偷偷色男同| 女人天堂av免费| 91国内外精品自在线播放| 天天综合网站| 亚洲毛片在线看| 国产视频你懂得| 欧美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91久久大香线蕉| 欧美日韩久久综合| 波多野结衣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三级毛片| 在线观看网站国产| 国内精品视频| 日本在线国产| 最新精品久久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老汉色老汉首页a亚洲| 亚洲av色吊丝无码| 精品91在线| 国产精品视频久|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无码精品一区| 99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欧美精品1区2区| yy6080理论大片一级久久| 国产一在线| 色窝窝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9精品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23页在线| 国产剧情国内精品原创| 老司机精品一区在线视频| 亚洲AV人人澡人人双人| 啊嗯不日本网站| 国禁国产you女视频网站| 99er这里只有精品| 午夜电影在线观看国产1区| 欧洲极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亚洲一区| 欧美三级视频网站| 沈阳少妇高潮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频道| 欧美色图第一页| 9丨情侣偷在线精品国产| 九九热这里只有国产精品| 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就|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2| 欧美另类第一页| 国产乱人免费视频| 996免费视频国产在线播放| 日韩av无码精品专区| 国产免费好大好硬视频| 激情国产精品一区| 日韩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日韩国产高清无码|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国产黑丝一区| 激情网址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日本不卡网| a欧美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