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兒
隨著“全面兩孩”政策的放開,全職媽媽這個群體也越來越大。可是現實生活中,并沒有多少人關注到全職媽媽為家庭和社會所作出的努力,更沒有人認識到全職媽媽的家務勞動究竟價值幾何!
來自湖北武漢的龔慧也是一位全職媽媽,她在送女兒上學途中發生了交通事故,受傷住院。事后,她在向肇事者追討賠償時,提出了索賠誤工費的請求,卻被對方以無工作、無固定收入為由拒絕。那么,全職媽媽遭遇車禍后,能否索賠誤工費?龔慧為了給自己討個說法,一紙訴狀將肇事者和保險公司告上法院,她卻沒想到這個官司一打就是三年,三上法庭三次敗訴……2016年12月14日,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對這一案件作出了終審判決——全職媽媽照料家庭減少了家庭生活成本,屬于隱性收入,因此,全職媽媽遭遇車禍也有誤工費。
意外車禍
憑什么全職媽媽沒有誤工費
2013年10月10日,早上7點20分,家住湖北省武漢市硚口區集賢里的龔慧,像往常一樣騎車送女兒晶晶去上學。此時正是上學上班的早高峰,一路十分擁堵,龔慧小心翼翼地騎著車。當她騎車經過寶豐一路時,前方一輛停在路邊的黑色轎車右側車門突然打開。正在行駛中的龔慧猝不及防一下子撞上車門,她和女兒被摔了個人仰馬翻。倒在地上的龔慧只覺得渾身像散了架一樣,站不起來,自己的左腳腳背一片血肉模糊,陣陣劇痛直鉆心底。事故發生后,龔慧被送往中山醫院治療。經醫院診斷,龔慧左足撕裂傷,縫合三針,不能隨意走動,需要住院治療。
一聽要住院,躺在床上的龔慧心急如焚,往事一幕幕浮上心頭……2002年12月底,龔慧的女兒晶晶降生了。在她產假即將結束時,丈夫要去外地學習一年,父母生病了,復工意味著要把孩子交給保姆帶。龔慧覺得與其花錢把孩子交由陌生人照顧,不如親媽上陣,全家放心,何況自己的工資也比不上金牌保姆,這樣也算省錢了。于是,龔慧辭職回家當起了全職媽媽。
可龔慧沒想到,這全職媽媽一當就是十年。十年來,一直都是龔慧獨自操持著這個家,送孩子上學、買菜、做飯、洗衣、拖地……每一樣都是自己安排的。她發覺辭職后的日子比上班還要累。可即便如此,懂事的龔慧卻從不把家務推給老人們,大事小事她都自己來,盡量讓年老體弱的父母多休息。可如今自己往醫院一躺,家里可要亂套了。
龔慧正著急著,丈夫路明連夜從外地趕回來。一見面,路明首先安慰妻子:“你現在安心養傷,家中的事都交給我了。”但是處理這些瑣碎的家務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簡單。
17天后,龔慧出院回家。她找到肇事方李軍夫婦協商賠償事宜。對方愿意賠付其醫療費6282元,以及住院期間的護理費2120元等等損失費共計10082元。可當龔慧提出要求賠償誤工費時,李軍卻振振有詞地說:“你一個家庭婦女,沒有任何工資收入,憑什么討要誤工費?”
李軍不屑的口氣激怒了龔慧,她生氣地說:“我一個家庭主婦怎么了?我的時間和勞動就沒有價值嗎?這誤工費必須給我。”可李軍為車輛投保的某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在誤工費賠償上堅決不肯讓步。
當晚回到家,龔慧越想越咽不下這口氣。她把心里的委屈告訴了丈夫路明。丈夫聽完后,很嚴肅地說道:“這么多年來,家里正是因為有了你的悉心料理,我才能心無旁騖的把精力放在工作上,女兒才能培養得如此優秀。如果沒有你的話,我的工作勢必受到影響。”丈夫摟著龔慧的肩膀,說:“老婆,我支持你要誤工費,實在不行我們就上訴。”
明明有法律條文
怎么會輸呢
在多次和李軍夫婦以及某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交涉無果后,2014年7月24日,龔慧在丈夫的支持下,把李軍夫婦以及某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告上了武漢市研口區人民法院,要求其賠償自己的誤工費。
龔慧找到湖北言達律師事務所的辛鳳杰律師,委托其作為自己的代理人。在與辛鳳杰律師的溝通中,辛鳳杰向龔慧解釋: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明確規定,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3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因此,她索賠誤工費也是有法律依據的。得知自己的訴求是有法律條款支持的,龔慧便與丈夫、女兒達成一致,無論最終賠付多少,都要堅持到底。
法庭上,龔慧辯說:“我雖然沒有工作,但是因為我受傷導致家庭事務無法參與,需要家庭成員接替其工作或聘請保姆來從事家庭勞務,這些損失難道不應屬于誤工費范疇嗎?”可某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答辯中稱,龔慧無職業,無固定收入,何來誤工費一說?
最終,武漢市斫口區人民法院審核認定,原告龔慧無職業,無固定收入,不予支持其誤工費。
2014年8月1日,龔慧拿著武漢市硚口區人民法院的判決書呆坐在沙發上。她看著自己受傷的左腳,眼淚忍不住就落下來了,她怎么也想不通:明明有法律條文,怎么會輸呢?她對丈夫說:“作為全職媽媽,我每天需要周而復始地完成大量的工作,我們幾乎沒有假期和節假日。我的付出難道不應該被尊重嗎?”路明認真地看著她,說:“老婆,你雖然不賺錢,但你同樣為家里付出了勞動、作了貢獻,我的工資和獲得的榮譽也都有你的一份。”
丈夫的話讓龔慧頗感欣慰。不服氣的龔慧告訴辛鳳杰,自己繼續上訴。
在辛鳳杰律師的建議下,2014年10月,倔強的龔慧向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要求撤銷原判,改判增加誤工費3712.88元。理由是龔慧雖為全職媽媽,但具備勞動能力,受傷使其當時喪失了出外工作的可能性。
在法庭上,辛鳳杰提出,一審法院認定龔慧無職業,無固定收入而不予支持誤工費是錯誤的。誤工費是指賠償義務人應當向賠償權利人支付的受害人從遭受傷害到完全治愈期間內,因無法從事正常工作而實際減少的收入。本案中,龔慧在交通事故事發前是具備勞動能力的,但是沒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交通事故后喪失勞動能力,一審法院并不能因此判斷龔慧就沒有誤工損失,而是應當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標準計算上訴人的誤工損失。endprint
2014年11月14日,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經過多日的庭審后認定,原審法院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駁回龔慧的上訴,維持原判。
龔慧沒有想到討要自己正當的權益居然如此艱難,她覺得很委屈。看著妻子氣餒的樣子,丈夫路明鼓勵她說:“沒關系,咱們繼續告,理在咱這邊,我不信討不到公道。”有了丈夫的安慰,龔慧覺得踏實了很多。
家務勞動屬收入
別拿“全職媽媽”不當職業
龔慧討要誤工費的事在當地引起了身邊很多朋友親人們的關注。2015年春節,龔慧和朋友們聚會。飯桌上大家聊起了龔慧的這場官司,女友劉敏也是一位全職媽媽,她憤怒地說:“憑什么說我們沒有職業,全職媽媽不就是一種職業,全職媽媽比很多工作都辛苦。”劉梅還告訴龔慧,“前幾天,我和老公因為一件小事爭吵,老公最后說了句‘你自己賺錢了再說就出了門,當時,我心里那個難受喲,還沒地方去訴苦。”她一把摟住龔慧大聲地說:“龔慧,我們都支持你,把這個官司繼續打下去,要為我們全職媽媽討個公道,讓大家知道我們的勞動也是有價值的。”朋友的支持和鼓勵,給了龔慧無限的動力。
2015年6月初,心有不甘的龔慧向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再審申請。可是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仍以龔慧系全職家庭主婦,一直未就業,無收入來源為由,駁回了龔慧的再審申請。
三次上庭三次敗訴,作為代理律師的辛鳳杰也不免有些氣餒了,倔強的龔慧卻搖搖頭說:“我還就不信我找不回這個理。”2016年年初,龔慧再度向湖北省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11月25日,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此案。
在法庭上,原被告雙方的焦點仍是:龔慧的誤工費請求應否得到支持。在辛鳳杰、張發達兩位律師的據理力爭下,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認為龔慧在事故發生時沒有工作,主要從事照顧老人小孩等家庭型事務,其為家庭提供的勞動使其家人無需再借助外來服務,減少了家庭生活成本,屬于一種隱性收入,同樣具有經濟價值;其所承擔的家務對其他家庭成員的正常務工收入而言,無疑具有支持和保障作用。龔慧受傷后,整個家庭的收入和開支勢必受到影響。因此,原判決僅以其“不能舉證證明近三年從事何種行業和平均收入狀況”而未支持其誤工費請求,顯失公平,依法應予糾正。
經過多日的辯論,12月14日,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出了終審判決:撤銷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和湖北省武漢市硚口區人民法院的二次判決。然后根據2014年湖北省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標準,參照家庭主婦身份相近的服務業人均年工資收入,判決某保險公司應賠償龔慧誤工損失1211.33元。
2017年4月15日,龔慧在接受采訪時說:“其實,我一開始就沒打算要多少錢,總共也沒誤多少天工,我要的不過是一個理——全職媽媽的勞動也是份職業,和其他所有工作一樣不易,同樣需要自我關懷和成長,她們的付出同樣需要得到來自家人的肯定以及社會的認可。”
龔慧的代理律師辛鳳杰則說:“在此之前,與龔慧一樣無工作的全職媽媽在遭遇意外傷害時提出賠償誤工費的少之又少,龔慧案對同類案件具有影響意義,有了先例以后,其他類似案件的審理就有了參照。”辛鳳杰表示,湖北省高院對于“家務勞動屬于隱性收入”的認定,其意義不僅在于替當事人討回了公道,更在于承認了一位妻子和母親從事家務勞動的社會價值。隨著“全面兩孩”政策的實施,全職媽媽不斷增多,龔慧案的勝訴將讓更多女性受益。(文中龔慧、辛鳳杰均為真名,其他人為化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