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金 葉劍斌
鄉鎮農機管理人員的主要工作,概況起來就是負責本區域的農機推廣和農機監理,他們直接面對的是農村、農民,肩負著推廣農機新技術、指導農民使用新農機和監管農機安全生產的重任。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農機化事業在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下迅速發展。1959年4月,毛澤東在《黨內通訊》中提出“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的科學論斷,并指出 “每省每地每縣都要設一個農具研究所”。 2004年1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頒布實施,其中第二十七條規定:“中央財政、省級財政應當分別安排專項資金,對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購買國家支持推廣的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給予補貼。”2008年10月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要加強農業物質技術裝備,不斷促進勞動過程機械化。近年來,政府加大了對農機具購置的補貼力度,農民對農機具購置和農機化作業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為農業機械化的加快發展增添新的動力。
農業機械化的快速發展也對鄉鎮農機管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鄉鎮農機管理人員不僅需要具有為農民服務的意識,更需要精通農機推廣的各種業務知識,其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基層農機工作的質量,關系到農機化事業的發展、農民科學素質的提高和農村經濟的繁榮;但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很多鄉鎮農機管理人員面臨著各種問題,亟須提高自己的素質。
隨著老一代農機管理人員的退休,鄉鎮農機管理站通過統一的事業單位招考來補充人員,注入新鮮血液。這類招錄人員要求大專或本科以上學歷,機械或者農業機械等相關專業,是專業相符的高學歷人才;但剛從高校畢業的人員,往往動手實踐能力嚴重不足,不知收割機、插秧機等農業機械為何物及如何工作,更不懂得它們的結構,雖然從書上、視頻資料中有所了解,卻很少接觸過實物,很少實際操作過。“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沒有實踐操作,一切都只是紙上談兵。與老一代農機管理人員相比,新錄用鄉鎮農機管理人員對農業機械知識的了解掌握和實踐操作能力有明顯差距。
雖然在招錄人員的時候限制了機械或者農業機械等專業,但是單純以學校學習的知識,無法滿足工作的需求。鄉鎮農機管理人員負責本地農機監理和農機推廣工作,而此項工作不僅涉及農業,也涉及林業、牧業、漁業等,還有農副產品的加工貯藏,涉及面非常廣,對業務素質要求也非常高。舉兩個簡單的例子:一是農機購置補貼的申請,農戶直接從農機經銷商購買需要的農機具,然后經銷商把資料寄到鄉鎮農機站,鄉鎮農機站通過核實農戶購買的機具,到鎮政府蓋章,并將資料上報上級農機管理站。這個過程往往都是農機戶先知道有什么新產品、怎樣使用新產品,而我們鄉鎮農機管理人員卻是后知后覺。鄉鎮農機管理人員承擔著向農戶推廣新農機具、指導他們使用新農機的職責。可現實是農機戶比鄉鎮農機管理人員更在行,更了解新機具,更熟悉新機具的操作,因為他們有更多的機會、更強烈的欲望去學習、去參觀、去鉆研。二是拖拉機及其駕駛員年檢審驗,駕駛員提交駕駛證或者行駛證,工作人員填寫拖拉機駕駛人審驗表、拖拉機檢驗表等,然后駕駛員帶著駕駛證或者行駛證和表格,到上級農機管理站辦理換證或拖拉機檢審驗。而一部分鄉鎮農機管理人員卻不知道怎樣的拖拉機才能檢驗合格,不知道左右輪的力差、力和在多少范圍內才算合格。鄉鎮農機管理人員要做好這些監督、推廣工作,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是關鍵。
(1)鄉鎮農機管理人員要樹立為民服務的意識。只有把為民服務當作自己的責任,才能竭盡全力為民著想。鄉鎮農機管理人員不僅要把農機工作當作一份謀生的工作,更要把農機工作當作自己的事業,把農民發展、農村繁榮當作歷史使命。
(2)鄉鎮農機管理人員要加強自學。不僅要學習與農機化相關的政策及法律法規,也要學習各種農機具的用途結構,掌握農機化發展的新動態,了解當地生態自然環境、經濟狀況、生產條件、農業技術、土壤情況、機械配套及使用狀況等綜合情況。對上,要了解上級農機管理站的工作及業務,以便更好地回答農戶的相關業務辦理問題;對下,要多去了解農戶使用農機的情況,了解農戶的實際需求,以便更好地推廣適合生產的農機具,解決農戶技術上的問題。鄉鎮農機管理人員要去田里多了解水稻收割機、插秧機、糧食烘干機等農業機械的工作過程,最好有機會可以自己操作。
(3)主管部門要加強對鄉鎮農機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雖然現在主管部門也經常組織農機管理人員的培訓,但培訓內容更多是政策培訓、理論培訓和方向性的培訓,實際操作的培訓比較少。如果能多加入些實踐能力、實地操作的培訓,給鄉鎮農機管理人員創造更多的動手機會,效果會更佳。另外希望主管部門多提供業務交流的機會,上下級農機管理部門的交流,以及與廠家、經銷商、農戶的交流。通過交流不僅能夠了解各自的工作情況、業務流程,更能把各自的想法進行有效地溝通,集思廣益,以達到共同解決問題的目的。
鄉鎮農機管理站是連接縣市農機管理總站和農戶的紐帶,也是發展農機化事業的先鋒,不僅需要了解縣市農機管理總站的業務,更需要了解農戶的需要,這樣工作才能有的放矢,做好兩者的銜接工作。農機工作是一門大學問,要想做好鄉鎮農機管理工作,每一個工作人員都要下苦功,多去曬曬太陽,多去流流汗水,絕不能坐在辦公室蹺起二郎腿喝茶看報。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為民服務,更好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更好地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