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彬
摘要 目的:探討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結節的多層螺旋CT診斷價值。方法:收治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結節患者36例,通過高分辨率CT對病灶內部結構與形態學特征進行分析。結果:炎癥結節8例,其中結節呈斑片狀7例;肺不典型腺瘤樣增生(AAH)結節呈圓形;腺癌與細支氣管肺泡癌呈分葉征、不規則形與圓形?;颊呦侔┡cBAC邊緣存在毛刺征11例,邊緣光整、清晰16例,胸膜凹陷征15例,均見于腺癌與BAC;胸膜增厚16例,其中見于腺癌與BAG13例,見于炎癥3例。AAH2例與炎癥6例均為單純GGN,腺癌8例與BAG18例為混雜性GGN。結論: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結節的病灶病理類型、HRCT征象與病變性質之間存在著相關性特征,利用這種特征能夠對診斷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持。
關鍵詞 X線;多層螺旋CT診斷;磨玻璃密度結節
肺部磨玻璃密度影(GGO)是指高分辨率CT圖像上表現為密度輕度增加的一類非特異性影像學表現,支氣管血管紋理仍見。磨玻璃結節(GGN)是指以GGO為特點的肺部結節。許多研究報告表明持續存在的GGN可以是早期腺癌或癌前病變的征象。本研究收治16排螺旋CT掃描發現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結節患者36例,分析全部樣本病理結果與影像學之間的關系,對多層螺旋CT與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結節之間所表現出的病理類型與疾病之間的相關性進行判斷。
資料與方法
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經16排螺旋CT高分辨掃描發現肺部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結節的患者36例,對其手術病理資料進行收集。其中,女22例,男14例,年齡42~75歲,平均(56.9±7.7)歲。其中無臨床癥狀9例;輕微咳痰、反復咳嗽20例;痰中帶血7例。在病變類型方面,炎癥患者8例,不典型腺瘤樣增生(AAH)2例,惡性病變范圍中的BAC18例,腺癌8例。
設備與方法:本次研究選用美國GE公司Optima52016排螺旋CT機,選擇患者膈頂至肺尖部位為掃描范圍。對掃描參數進行調整,設置為120kV管電壓、300mm視野、1.0螺距以及0.6mm準直器,20~30cm重建視野,0.9mm間隔,1.0mm層厚。使用高分辨率算法(骨算法)。
圖像后處理與分析:將高分辨算法圖像、靶后重建、重疊以及薄層等方面的原始數據輸入工作站,平面重組病灶肺葉,同時完成容積再現、最大密度投影等方面的重建工作。在兩名高年資主治醫師及一名副主任醫師的配合下綜合評價重建圖像與原始圖像,對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結節的影像學特征進行分析。CT診斷GGN需滿足4個條件:①模糊或無一定形狀的肺密度增高區;②灶內可見血管紋理和支氣管壁;③在HRCT上看到;④用寬窗照片(2000Hu)。
相關的評價標準需要遵循以下幾方面的內容:①將病灶最大層面平均長短徑劃分為3.0cm以上、1.0~2.9cm以及0.9cm以內3個范圍;②將病灶輪廓分為不規則形、類圓形、圓形以及斑片狀4種類型;③將病灶邊緣分為模糊、毛糙、光整3種類型;④將病灶密度分為單純GGN(pGGN)、混雜GGN(mGGN)兩組;⑤依照病灶面積中GGO所占的比例進行分型處理,若GGO成分占91%~100%記Ⅰ型,51%~90%記Ⅱ型,≤50%記Ⅲ型。節的病灶病理、HRCT征象與病變性質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相關性特征,利用這種特征能夠對診斷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持,值得推廣。
結果
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結節的高分辨率CT(HRCT)外部形態:8例炎癥患者中病灶大小≤0.9cm0例,1.0~2.9cm3例,>3.0cm5例。形態輪廓不規則1例,斑片狀7例,圓形0例,分葉征0例。邊緣模糊8例,光整0例,毛糙0例,毛刺征0例。周圍改變胸膜凹陷0例,胸膜增厚3例;2例AAH患者中病灶大小在≤0.9cm2例,1.0~2.9cm0例,>3.0cm0例。形態輪廓不規則0例,斑片狀O例,圓形2例,分葉征0例。邊緣模糊0例,光整2例,毛糙0例,毛刺征0例。周圍改變胸膜凹陷0例,胸膜增厚0例;18例BAC患者中病灶大小≤0.9cm0例,1.0~2.9cm13例,>3.0cm5例。形態輪廓不規則11例,斑片狀0例,圓形7例,分葉征7例。邊緣模糊2例,光整11例,毛糙5例,毛刺征6例。周圍改變胸膜凹陷9例,胸膜增厚7例;8例肺癌患者中病灶大小≤0.9cm以內0例,1.0~2.9cm5例,>3.0cm3例。形態輪廓不規則5例,斑片狀0例,圓形3例,分葉征6例。邊緣模糊0例,光整5例,毛糙3例,毛刺征5例。周圍改變胸膜凹陷6例,胸膜增厚6例。
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結節的內部結構:炎癥患者中病灶密度I型患者8例,密度Ⅱ型患者0例,密度Ⅲ型患者0例,支氣管充氣征4例;AAH患者中病灶密度Ⅰ型患者2例,密度Ⅱ型患者0例,密度Ⅲ型患者0例,支氣管充氣征0例;BAC患者中病灶密度Ⅰ型患者0例,密度Ⅱ型患者4例,密度Ⅲ型患者14例,支氣管充氣征2例,空泡征8例;腺癌患者中病灶密度Ⅰ型患者0例,密度Ⅱ型患者2例,密度Ⅲ型患者6例,支氣管充氣征1例,空泡征5例。
討論
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結節病理學基礎:GGO主要指的是肺密度局限性提升,并未遮蓋支氣管影與血管影,影像學表現出充分的非特異性特點,病變因素相對復雜,通常包含如局灶性出血、局限性肺纖維化、AAH以及炎癥等。在肺泡結構塌陷、病理組織增多以及纖維細胞增生的影響下,病灶需要轉化為磨玻璃結節,引發肺間纖維化、腺癌以及BAC等疾病。小腺癌通常包含以下幾個類型,即局限性細支氣管肺泡癌、低分化腺癌以及乳頭狀腺癌等。Yang等對周圍型小腺癌59例(直徑20mm)的高分辨率CT和組織病理對照研究發現,當腫瘤細胞沿肺泡壁生長而無肺泡塌陷時,在CT上表現為pGGN;當附壁生長伴有肺泡塌陷、彈性纖維中重度增生及網狀結構斷裂時,則表現為mGGN;當腫瘤呈實體性生長時,呈實性軟組織密度結節,表現為實性結節GGN。
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結節的影像學及臨床意義: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結節的胸部x線方面無明顯的影像學表現,在高分辨率CT方面的影像學表現為少量的密度增高影,支氣管與血管方面的病灶可以清晰地表現出來,含或不含實性成分。pGGN分葉毛刺征等惡性征象少見;mGGN則可有多種與肺癌相關的x線征象,如分葉、毛刺、空泡、胸膜凹陷、空氣支氣管征等。從持續時間上來看,又可將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結節分為一過性GGN(主要見于炎性疾病、炎性出血和炎性水腫)和持續性GGN(主要見于良性:局灶性纖維化,惡性:肺腺癌)。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表明,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結節內是否含有實性成分有助于良惡性的鑒別。故而,病灶的邊緣形態、形狀、內部結構以及結節持續時間對于病灶良惡性的鑒別有重要價值。16層螺旋CT高分辨率掃描能夠對該疾病的情況進行清晰的觀察和判斷,利于病灶的早診斷、早治療。
綜上所述,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結節的病灶病理、HRCT征象與病變性質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相關性特征,利用這種特征能夠對診斷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持,值得推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