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雪峰
摘 要:文章首先對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綜合改革的重點進行了分析,對實踐教學體系綜合改革的具體內容做出了闡述,表明我國的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綜合改革是將理論知識、技術手段和社會實踐三者進行了有機結合,對于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工程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都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建筑電氣;智能化;實踐教學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國許多行業領域的發展都更加趨于智能化與現代化,我國的建筑領域也逐漸實現了設備智能化與辦公管理自動化。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作為我國的工程應用型專業,融合了土木工程、信息技術、計算機通信技術和建筑電氣等多門學科知識,對于社會的建設與發展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更是國家經濟實力與科學技術的綜合體現。目前,我國的許多高校已經將實踐教學應用于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的學習中,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文章將針對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綜合改革展開探究,以期能夠完善我國對于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內容,為我國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工程技術人才做出參考。
一、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綜合改革的重點分析
(一)注重課程之間的聯系滲透
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綜合改革的重點在于將建筑電氣與設備工程、通訊工程、計算機應用等一些專業進行有效的結合,實現各個專業之間的彼此滲透和彼此影響,從而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對教學內容進行創新,將環保、節能和可再生能源相關的研發成果引入到教學內容中,擴大實踐教學的教學范圍。同時,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本身就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因此,加強課程之間的聯系滲透,能夠在創新教學體系的前提下,拓展教學內涵,最終提升學生對于實踐的理解。
(二)加強實踐教學智能化示范中心建設
由于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涉及到的實驗規模較大,因此,想要實現對實踐教學體系的綜合改革,應當重視對于實踐教學智能化示范場地的建設,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大實驗室的面積,增加實驗室的設備規模,從而提高實踐教學的整體效果。
目前,涉及到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的相關實驗設備包括電力電子實驗設備、電機拖動實驗設備和建筑設備電氣控制實驗室等,我國應將以上實驗設備及相關實驗室進行進一步的建設完善,優化功能,并開設相應的實驗學習課程,從而更好地加深學生對于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的理解和掌握。
二、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綜合改革的意義分析
(一)解決人才培養實踐能力缺乏的問題
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主要是通過一系列實踐能力的培養,鍛煉出學生對于建筑電氣智能化工程相關的應用能力,豐富實際操作的經驗,最終幫助學生能夠更好地將理論基礎應用于實際的工程項目中,從根本上解決我國關于建筑電氣智能化方向人才培養實踐能力缺失的現象。在實踐教學體系綜合改革的過程中,教師將根據不同階段的教學任務,進行人才培養實踐能力的整體構建,并在教學目標中增設相應的實踐教學內容,從而保障能夠對學生實現全方位、多層次的教學,提高學生對相應工程項目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應用能力。
(二)實現地方工程的人才定制培養
由于建筑電氣與智能化的實踐性較強,因此,對于實踐教學的培養尤為重要。在實踐教學體系綜合改革的過程中,注重對于實踐能力的培養,對于地方工程的人才定制培養也有極大的幫助。同時,從工程技術的角度出發,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能夠優化建筑電氣智能化工程技術水平,也有助于地方教師根據自身的特點,結合地方環境,構建起適應地方個性化發展的教學方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推動建筑電氣智能化專業的信息化建設
建筑電氣智能化專業的信息化建設也是實踐教學體系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一個現代化、開放式的教學管理系統,能夠幫助學生通過上網自主選擇想要進行的實驗項目和實驗時間,并通過網上平臺豐富的資源信息自主選擇出想要進入的實習單位,真正實現開放式教學。同時,學生還可以通過信息化平臺實時查詢自己的實踐操作成績、實習評價和相關課程成績等,并通過線上教學視頻熟悉實驗操作內容,真正做到了將教學內容延伸到課堂之外,增強了教學的學習效率。
(四)增強學生的實踐經驗
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綜合改革更為注重實踐教學的重要性,而將企業實踐經驗引入實踐教學中,也是實踐教學體系綜合改革的一項重要體現。學生通過直接接觸企業,加強自身對于實踐操作的動手能力,不僅能夠滿足學生進行校外實習的單位選擇,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的工程項目中,將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對于培養出學生的工程素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都有著直接的幫助。
三、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綜合改革的措施分析
(一)改革實踐教學體系,注重實踐與課程的結合
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綜合改革的首要舉措便是對實踐教學體系進行改革。由于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要求學生具備基礎理論知識與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因此,在相關課程內容的制定上,學校應當注重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充分結合,設置出充分符合當前教學目標的教學課程,從而培養出更多的應用型人才。在實踐課程的制定上,實踐內容應當包括實踐內容的設計與專業課程的實踐,而實踐涉及的領域應當包含建筑電氣認知實習、建筑電力生產實習、建筑電氣畢業實習、金工實習和建筑電氣畢業作品等。學校的實踐教學環節應當在學生具備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培養起學生在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工程方面的實踐能力。同時,學校還應注重加強學生對于現代信息化技術的教學,比如計算機通信技術,電子信息傳感技術等一些高新技術。最終讓課程內容不僅包含基礎理論知識,還能夠增加一些創新與研究型的實踐操作,使得學生能夠根據課本內容和實踐內容,全面豐富自身的學習范圍,強化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
(二)加強實踐與教學的配合,提高教學成效
在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綜合改革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加強實踐與教學的配合,避免出現實踐內容與課程教學內容相脫節的情況發生。二者應當是彼此配合,相輔相成的關系。同時,教師應當注重師生關系的培養,課前課后與學生積極地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想法,對學生在學習與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給予及時的引導指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實踐教學的意義。最終,能夠讓學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熟練的運用專業理論知識展開實踐操作,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這對于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成效也有著顯著的幫助。
(三)優化實踐教學方式,豐富教學手段
傳統的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實踐教學方式僅僅是根據專業課程的內容進行系統化的實踐練習,不僅需要依賴具體的實驗器材,還要定期進行實驗器材的后期維修,產生較大的維修成本,對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并沒有顯著的幫助,教學效果也不盡如人意。因此,實踐教學體系綜合改革下的實踐教學,應當優化實踐教學的方式,適當建立一些與建筑電氣智能化專業相關的仿真實驗室,并充分利用一些仿真軟件幫助學生展開實踐教學,包括MATLAB、BIM和RP—INDUSIM等,同時結合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創設出仿真的實踐環境,使得學生能夠更直觀的感受到相對真實的生產環境,從而展開一系列實踐操作。該種教學環境下的實踐教學,不僅能夠豐富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參與感,還可以讓學生更真實的了解到未來實習的建筑電氣工程環境,對于學生日后的實際工作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四)創新實踐教學體系綜合改革的考核方式
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綜合改革還應對學生的考核方式進行一些創新及優化。傳統的實踐教學考核僅僅是照搬理論教學的考核方式,對于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考核則并不凸顯。因此,創新優化后的實踐教學體系綜合改革考核方式應當注重將實踐教學的考核與理論教學考核區分開,同時,在實踐教學考核中,不僅需要注重學生參與實踐操作的水平,還應適當加入一些學生的問答環節,考驗學生的反映能力及理論知識應用能力,最終結合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及課堂表現能力進行評定,最大程度提高考核結果的可靠性。
(五)完善校外實踐基地,加強研究合作
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綜合改革還需完善校外的實踐基地,加強與企業和科研部門之間的研究合作,這也是培養出更多真正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的根本需要。學校應當充分利用自身的條件與一些事業單位及科研所簽訂實習協議,保障學生能夠在完善校內理論與實踐學習后,前往相關實習單位進行工程現場的實際操作,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同時,學校還可以與相關的科研所工程師合作,支持工程師進入校內為學生實時傳授實踐操作的技能,并為學生的畢業實習作品提供一定的指導,最終進一步拓寬學生的實習范圍,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豐富學生的實踐經驗,為以后參與實際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總結
綜上所述,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綜合改革是將理論知識、技術手段和社會實踐三者進行了有機結合,最終形成一個專業化、信息化與智能化的教學體系,對于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工程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都有極大的推動作用,對于我國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工程技術人才也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意義。
參考文獻:
[1]蔣盼盼,胡艷,蔣新波,林瓊.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實踐教學改革[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7(09):48-49.
[2]高瑞,黃民德,楊國慶,郭福雁.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綜合改革的研究[J].實驗室科學,2016,17(01):132-134.
[3]牟淑志,鞠全勇,牟福元.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實踐教學改革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6(23):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