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峰,白微微,熱西達·阿不都熱合曼,陳利,李廣闊
(1.新疆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農業部西北荒漠綠洲作物有害生物綜合治理重點實驗室/農業部庫爾勒作物有害生物科學觀測實驗站,烏魯木齊 830091;2.伊寧市農業技術推廣站, 新疆伊寧 835000)
【研究意義】由稻瘟病菌(有性態:Magnaportheoryzae;無性態:Pyriculariaoryzae)引起的稻瘟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1],分布于全國各稻區,以葉瘟、穗頸瘟為害損失最大,輕病田減產10%~20%,重病田減產30%~50%,局部田塊甚至顆粒無收[2],且嚴重影響稻米品質[3]。近年來,受菌源變異、氣候變化及部分主栽品種抗病性喪失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新疆水稻稻瘟病發生較重,威脅水稻的高產和穩產?!厩叭搜芯窟M展】高迎娟等[4]報道了吉林通化地區稻瘟病發生程度與氣象等級的關系及預測出稻瘟病的最佳防治時間;趙先麗等[5]對遼寧水稻主產區稻瘟病發生特征進行了分析,發現水稻抽穗期,如遇降雨易造成穗頸瘟的流行;顧鑫等[6]報道了黑龍江省東部地區影響稻瘟病流行的氣象因素,建立了稻瘟病短期預測模型;彭昌家等[7]報道了南充市水稻稻瘟病區劃和發生流行規律;劉天華等[8]分析了溫度、光度、濕度等氣象因素對稻瘟病菌致病和水稻抗病的影響;李星星等[9]報道了黔南州稻瘟病發生特點及防治對策?!颈狙芯壳腥朦c】已報道的關于新疆稻瘟病方面的文獻主要有新疆水稻主要育成品種抗稻瘟病基因分布[3]和不同殺菌劑對稻瘟病的防治效果[2],關于稻瘟病在新疆主要種植區發生為害的研究報道較少。研究新疆不同水稻種植區水稻稻瘟病的發生情況?!緮M解決的關鍵問題】研究對溫宿縣、莎車縣、察布查爾縣、烏魯木齊市水稻葉瘟病和穗頸瘟發生情況,分析新疆水稻主要種植區稻瘟病的發生為害情況,為稻瘟病的綜合防治提供依據。
調查地點主要為烏魯木齊市羊毛工鎮、三道壩鎮、長山子鎮;察布查爾縣孫扎其牛祿鎮、納達齊牛錄鄉、良繁場;溫宿縣托乎拉鄉、恰格拉克鄉、水稻農場;莎車縣托木吾斯塘鄉。
登陸到氣象資料信息公布平臺,根據試驗地位置,搜集相關試驗地氣象資料。
2016~2017年7月中旬對溫宿縣、烏魯木齊市、察布查爾縣等水稻主要種植區進行了葉瘟病調查,9月上旬對穗頸瘟進行調查。莎車縣復播水稻葉瘟病調查時間為8月中旬。其中溫宿縣、烏魯木齊市和莎車縣水稻品種為新稻11號,察布查爾縣水稻品種為農林315。對調查的每個鄉(鎮)選取3個村,每個村至少選取3塊地,每兩塊地之間間隔不少于500 m,每塊地采用對角線法五點取樣,每點調查20株,每株調查旗葉及旗葉下兩片葉,穗頸瘟每點調查30穗,分級調查[10],計算病情指數[10]。
試驗數據采用Office 2007和SPSS 2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用Duncan's法進行處理間差異顯著性分析。
病情指數=Σ[各級病葉(穗)數×相對級數值]/(調查總數×9)×100。
2.1.1 烏魯木齊市稻瘟病發生為害
研究表明,2016年羊毛工鎮、三道壩鎮和長山子鎮葉瘟病病情指數分別為4.38、4.27和4.02,三個鄉(鎮)葉瘟病病情指數之間無顯著性差異。2017年羊毛工鎮葉瘟病病情指數為6.25,顯著高于三道壩鎮和長山子鎮;三道壩鎮和長山子鎮葉瘟病病情指數分別為4.54和4.63,兩者之間無顯著性差異。烏魯木齊市三個鄉(鎮)不同年份間葉瘟病發生情況比較,羊毛工鎮2017年葉瘟病發生情況顯著重于2016年,而三道壩鎮和長山子鎮兩年間葉瘟病發生情況無顯著性差異。圖1
研究表明,2016年羊毛工鎮穗頸瘟病情指數>長山子鎮>三道壩鎮,三個鄉(鎮)穗頸瘟病情指數之間無顯著性差異。2017年三道壩鎮穗頸瘟病情指數>羊毛工鎮>長山子鎮,但三個鄉(鎮)穗頸瘟病情指數之間無顯著性差異。三道壩鎮2017年穗頸瘟發生情況顯著重于2016年,而羊毛工鎮和長山子鎮兩年間穗頸瘟發生情況無顯著性差異。圖2

注:**表示差異顯著(P<0.05),下同
Note: ** high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0.05 level. The same as below
圖1 烏魯木齊市水稻葉瘟病病情指數
Fig.1DiseaseindexofMagnaportheoryzaeinUrumqi

圖2 烏魯木齊市米東區水稻穗頸瘟病情指數
Fig.2 Disease index ofMagnaportheoryzaein Urumqi
2.1.2 察布查爾縣稻瘟病發生為害
研究表明,2016年孫扎其牛祿鎮葉瘟病病情指數>納達齊牛錄鄉>良繁場,但三個鄉(鎮)葉瘟病病情指數之間無顯著性差異。2017年,孫扎其牛祿鎮葉瘟病病情指數>納達齊牛錄鄉>良繁場,但三個鄉(鎮)葉瘟病病情指數之間無顯著性差異。孫扎其牛祿鎮和納達齊牛錄鄉2017年葉瘟病發生情況重于2016年,良繁場2017年葉瘟病發生情況輕于2016年,但兩兩之間均無顯著性差異。圖3
研究表明,2016和2017年兩年間良繁場穗頸瘟病情指數>納達齊牛錄鄉>孫扎其牛祿鎮,但三個鄉(鎮)穗頸瘟病情指數之間無顯著性差異。良繁場、納達齊牛錄鄉和孫扎其牛祿鎮2017年穗頸瘟發生情況均顯著重于2016年。圖4

圖3 察布查爾縣水稻葉瘟病病情指數
Fig.3 Disease index ofMagnaportheoryzaein Qapqal Country

圖4 察布查爾縣水稻穗頸瘟病情指數
Fig.4 Disease index ofMagnaportheoryzaein Qapqal Country
2.1.3 溫宿縣稻瘟病發生為害
研究表明,2016年水稻農場葉瘟病病情指數為7.14,顯著高于托乎拉鄉和恰格拉克鄉;托乎拉鄉和恰格拉克鄉葉瘟病病情指數分別為5.18和4.71,但兩者之間無顯著性差異。2017年,水稻農場葉瘟病病情指數為8.46,顯著高于托乎拉鄉和恰格拉克鄉;托乎拉鄉和恰格拉克鄉葉瘟病病情指數分別為6.25和6.67,但兩者之間無顯著性差異。溫宿縣三個鄉(鎮)不同年份間葉瘟病發生情況比較可見,托乎拉鄉、恰格拉克鄉和水稻農場2017年葉瘟病發生情況均顯著重于2016年。圖5
研究表明,2016年水稻農場穗頸瘟病情指數為6.07,顯著高于托乎拉鄉和恰格拉克鄉;恰格拉克鄉穗頸瘟病情指數為4.68,顯著高于托乎拉鄉。2017年水稻農場穗頸瘟病情指數為20.44,顯著高于托乎拉鄉和恰格拉克鄉;托乎拉鄉和恰格拉克鄉穗頸瘟病情指數分別為13.45和12.04,但兩者之間無顯著性差異。溫宿縣三個鄉(鎮)不同年份間穗頸瘟發生情況比較可見,托乎拉鄉、恰格拉克鄉和水稻農場2017年穗頸瘟發生情況均顯著重于2016年。圖6

圖5 溫宿縣水稻葉瘟病病情指數
Fig.5 Disease index ofMagnaportheoryzaein Wensu

圖6 溫宿縣水稻穗頸瘟病情指數
Fig.6 Disease index ofMagnaportheoryzaein Wensu
2.1.4 莎車縣稻瘟病發生為害
研究表明,2016年托木吾斯塘鄉15村葉瘟病病情指數為9.65,顯著高于托木吾斯塘鄉13村,與托木吾斯塘鄉12村病情指數之間無顯著性差異;托木吾斯塘鄉12村病葉瘟病病情指數為6.44,高于托木吾斯塘鄉13村,但兩者之間無顯著性差異。2017年托木吾斯塘鄉15村葉瘟病病情指數為3.93,顯著高于托木吾斯塘鄉13和12村;托木吾斯塘鄉13村葉瘟病病情指數為2.05,高于托木吾斯塘鄉12村,但兩者之間無顯著性差異。莎車縣不同年份間葉瘟病發生情況比較可見,托木吾斯塘鄉2017年葉瘟病發生情況均輕于2016年。圖7

圖7 莎車縣水稻葉瘟病病情指數
Fig.7 Disease index ofMagnaportheoryzaein County
2.2.1 水稻主要種植區葉瘟病發生為害
研究表明,2016年莎車縣葉瘟病病情指數為7.74,顯著高于烏魯木齊市、察布查爾縣和溫宿縣;溫宿縣葉瘟病病情指數為5.68,顯著高于察布查爾縣,與烏魯木齊市葉瘟病病情指數之間無顯著性差異。2017年,溫宿縣葉瘟病病情指數為7.12,顯著高于察布查爾縣、莎車縣和烏魯木齊市;烏魯木齊市葉瘟病病情指數為5.14,顯著高于察布查爾縣和莎車縣。
新疆水稻主要種植區不同年份間葉瘟病發生情況比較可見,烏魯木齊市、察布查爾縣和溫宿縣2017年葉瘟病發生情況均重于2016年,但兩兩之間均無顯著性差異;莎車縣2017年葉瘟病發生情況顯著輕于2016年。圖8

圖8 水稻主要種植區葉瘟病病情指數
Fig.8 Disease index ofMagnaportheoryzaein main rice planting areas
2.2.2 水稻主要種植區穗頸瘟發生為害
研究表明,2016年溫宿縣穗頸瘟病情指數為4.89,顯著高于察布查爾縣和烏魯木齊市;烏魯木齊市穗頸瘟病情指數為3.33,顯著高于察布查爾縣。2017年,溫宿縣穗頸瘟病情指數為16.45,顯著高于察布查爾縣和烏魯木齊市;烏魯木齊市穗頸瘟病情指數為5.26,高于察布查爾縣,但兩者之間無顯著性差異。
新疆水稻主要種植區不同年份間穗頸瘟發生情況比較可見(圖9),烏魯木齊市、察布查爾縣和溫宿縣2017年穗頸瘟發生情況均顯著重于2016年。圖9

圖9 水稻主要種植區穗頸瘟病情指數
Fig.9 Disease index ofMagnaportheoryzaein main rice planting areas
研究表明,溫宿縣、烏魯木齊和察布查爾縣2017年6月下旬和7月上旬降水總量均大于2016年,此時水稻處于分蘗至破口期,溫濕度條件及其適宜病菌生育侵入,加重了水稻葉瘟病的發生。且由于葉瘟病的發生加重,也導致后期水稻穗頸瘟發生加重,這與溫宿縣、烏魯木齊和察布查爾縣2017年穗頸瘟發生情況顯著重于2016年的結果相吻合。溫宿縣降雨較為頻繁,且降雨量高于烏魯木齊和察布查爾縣,因此,也造成溫宿縣水稻葉瘟病和穗頸瘟均重于烏魯木齊和察布查爾縣。莎車縣2017年6~8月降水量少于2016年,葉瘟病發生程度輕于2016年,這與調查結果相一致。水稻葉瘟和穗頸瘟的發生流行與降水時間和數量關系最為密切,且呈正相關,這與高迎娟等[4]的研究結果相一致。圖10

圖10 水稻主要種植區旬降雨量
Fig.10 Ten day rainfall in main rice planting area
水稻稻瘟病的發生、流行和其他病蟲害一樣需具備三個條件:易感水稻品種、致病菌群及適合發病的氣象環境因素[11]。氣象因素在水稻稻瘟病發病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8],當溫度在20~30℃,田間相對濕度在90%以上,1 mm以上的降雨量可使稻株體表保持一層水膜達6~10 h,這種情況下稻瘟病就容易發生[4]。北方稻區6月下旬平均溫度一般在20℃以上,此時葉瘟和穗頸瘟的發生流行與降水時間和數量關系最為密切[4],這一結果與研究相一致。
適時播種是水稻高產、優質、抗病的基礎[12],新疆不同水稻種植區域氣候特征、播期不同,對水稻秧苗素質、生長發育和抵抗力造成明顯差異。多數研究認為,適宜的播期對改善水稻生育進程,保證個體正常發育、提高抗倒伏和減輕病蟲草害發生有重要作用[13-14]。分析新疆四個水稻種植區域稻瘟病的發生情況可知,復播水稻稻瘟病發病程度高于正播水稻。其中莎車水稻種植模式一般為復播,前茬作物為小麥,麥茬稻的生育期較春播稻短,營養生長期較短[15],栽培期氣候條件的改變致使水稻對病害抵抗力改變,生長發育的關鍵期若遇到高溫高濕,光照較弱的天氣,極易造成該水稻種植區域稻瘟病偏重發生。
稻瘟病的爆發流行與溫濕度與光照等氣象因素,栽培模式、播期等農業措施均密切相關,因此,稻瘟病的防治除了增強水稻品種抗病性及藥劑防治以外,還要根據當地氣象環境、栽培模式,因地制宜的選擇水稻播期和早晚熟品種,及時預防稻瘟病的發生流行。
4.1 新疆水稻主要種植區均有稻瘟病的發生,其中正播水稻溫宿縣葉瘟病和穗頸瘟的發生為害均重于察布查爾縣和烏魯木齊。
4.2 新疆水稻葉瘟病和穗頸瘟的發生流行與降水時間和降水量呈顯著正相關。正播水稻種植區2017年6月下旬和7月上旬降水總量均大于2016年,這與溫宿縣、烏魯木齊、察布查爾縣2017年葉瘟病和穗頸瘟發生情況均重于2016年的結果相一致。莎車縣復播水稻種植區2017年6~8月降水量少于2016年,這與莎車縣葉瘟病發生程度輕于2016年的結果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