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晨艷
(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寧夏銀川 750021)
建筑設計新技術和新材料的大量引入在滿足人們的生活工作需求的同時,也出現了很多不和諧的因素,比如說室內環境不達標等。本文認為現代建筑施工中新技術和新材料的使用應確保三點:①節約能源,在充分利用資源的基礎上,以較少的成本實現建筑效果,實現減低能耗的效果,提升經濟效益。②體現和諧發展的理念,新技術和新材料應體現無毒低碳的原則,避免對自然社會產生過多的污染。③美觀的特點,建筑施工也要體現設計的特點,在滿足人們基本需求的基礎上,應注重人的感官體驗。
新技術在建筑施工中主要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①節能技術。現代建筑在發展中都體現出節能的特點,減少圍欄結構的能量損耗、降低不可再生資源的損耗以及可再生資源的有效利用。通過對建筑施工的具體能量損耗和利用進行管控,改進施工材料的應用,降低能量損耗,在新技術的應用下,體現出節約工程材料的效果。②生態技術。應用生態技術應體現出社會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在滿足公眾基本需求的基礎上,確保環境健康發展,體現出保護環境的理念,使得建筑設計形式與生態理念要求相契合。
新材料在建筑施工中主要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①保溫材料。保溫材料經歷了從厚重到輕便的技術演變。在技術革新之前,人們只有通過加大保溫材料的用量來提升保溫效果。隨著保溫材料的技術革新,新型的輕便的保溫材料出現,滿足了現代建筑的靈活發展的需求,同時也體現了建筑設計的美觀要求。②隔熱材料。現代很多建筑物較高,受到陽光的輻射較多,特別是夏天,采用隔熱材料不僅防止熱量更多地進入室內,而且也節省了降溫的資源。
這里以應用最廣泛的居民建筑施工為例,在具體建設中應體現出建筑事業的發展水平的不斷進步。隨著時代發展,很多傳統的建筑施工技術已經無法適應現代人的需求,這就需要我們借鑒發達國家的建筑設計技術,開發適合現代居民的建筑技術。現代化建設提倡以人為本,在建筑施工中也應體現時代性,使建筑物建造適合人們居住。例如,現代很多小區里所使用的遮陽隔熱窗技術,即能保證人們的優良的生活環境,也有效的吸收了熱量實現了環境保護。當然隨著時代發展,如果遮陽隔熱窗能與太陽能有效結合,那么又會是一個一舉兩得、事半功倍的事情。建筑材料和技術的使用都應該隨時代發展而不斷進步。
建筑施工需要注重審美的要求,需要體現設計感。然而建筑施工的最主要的目的在于適合人們使用。建筑施工技術和使用的材料也應該將實用性放在首位,在實用性得到保障的基礎上做到美觀。例如隨著社會發展,幕墻的設計出現在了很多建筑物上,特別是高層建筑物,但最早出現的玻璃幕墻卻帶來了光污染的現象,而且也造成了室內溫度較高。據科學研究,強烈的光反射會引起人們的強烈不適感,同時造成交通事故。隨著人們的認識深入,現代對于玻璃幕墻進行了有效改進。例如建筑中人們采取透明或半透明的雙層玻璃通風結構。夏天時通過半透明的卷簾窗隔開陽光,并通過通風設施排風散去大部分熱量。冬季關閉排風設備,雙層玻璃又起到了保溫作用。這樣既保證了室內溫度適宜,也避免了光污染。
建筑施工技術和材料的使用最終的落腳點在于人們使用的舒適程度。所以建筑施工中應該以人的使用感受作為最重要的衡量指標,或者說建筑新技術和新材料的更新時應考慮是否會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如現代城市化的發展使得人們的生活環境越來越擁擠,人們日常工作中承擔的巨大壓力,所以日常人們生活居住的環境應該提高空間利用率,將空間最大化。通過建筑施工技術的發展和新材料的使用將更多的空間給予人們才是建筑施工中要體現出來的原則。再如,建筑施工技術和材料要對人無害,應該嚴格建筑材料和技術的把控,避免對人產生危害。
建筑施工時,施工人員注重設計方法,希望通過設計最大限度的提升建筑的經濟實用性。其實建筑設計不應該以豪華和新穎為目標,而應該體現簡約、節能的特點。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應該將這些原則融入到新技術和新材料的使用中,在滿足基本的美觀要求上充分體現實用性和安全性。新技術和新材料使用的相關法規應該根據現代建筑的需求盡快出臺相關的實施細則,確保新技術的開發和新材料的使用在正確的軌道上運行。相關法規應明確建筑施工所要體現的原則,如無害化,實用性,輕量化,耐用性等,并細化相關標準,使施工方和檢測部門有章可循。
我們看到建筑新技術和新材料具有節約資源和美觀等方面的優勢,在節能和保證人們生活工作舒適性上具有重要意義。新技術和新材料更加發揮其作用,應體現出時代性、實用性以及以人為本的理念和更加完善的法規。可以說新技術和新材料的引進為建筑施工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前景,我們必須善加利用。
課題項目:此文系2015年寧夏教育廳教學工程基于教學做一體化模式的《工程測量》教學改革與實踐項目過程性成果,此論文由此項目經費支出。
[1]費國權,王 全.新技術和新材料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建筑遺產,2015.
[2]李春德.建筑新技術新材料在工程中的應用[J].建材技術與應用,2016(3):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