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
(龍元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 200072)
作為建筑工業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已成為當前建筑行業發展的主要導向和趨勢,可以看到當前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在質量控制和檢驗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加以改進,針對預制構件生產、進場驗收、施工質量驗收等環節還需要就進一步完善和優化,才能提高和改善建設質量水平,進而發揮結構應有的功能。加強新形勢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質量控制和檢驗,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裝配式混凝土主要是以預制混凝土為主要構成部分,按照不同的設計標準和結構規范,對構配件進行規劃生產、運輸、裝配、連接和澆筑生產而形成的一種混凝土結構。當前裝配式混凝土結構主要用于建筑結構、外圍結構、停車場等方面。隨著結構的不斷優化和生產水平和技術的不斷提升,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將應用于更廣泛的領域。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與傳統的建筑結構相比,優勢比較明顯,一方面對預制構件主要是采用工業化生產模式,模具成型和生產設備都相對固定化,所以可以進行重復利用,提高生產效率,節約生產成本和費用。生產的構件尺寸規范、精度較強、質量穩定。另一方面,該結構生產和加工過程對環境污染少,現場濕作業較少。對結構進行全面監督和質量檢測,能夠從源頭和過程上全面保證整個施工作業的安全性、規范性。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主要有框架結構和剪力墻結構兩種形式。每一個結構的組成部分又具有不同的連接形式,所以要根據工程建設需求選擇合理的方式進行組合,提高適用性。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加工要嚴格按照規范標準要求進行,當前對于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加工規范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由于該加工過程主要是一種工業成品的形式投入工程現場,所以對產品的質量控制和要求較高,由于對該結構生產過程監督和投入使用后質量監控體系不完善,檢驗環節粗放,以及施工技術人員操作能力和技術制約等,影響了整體結構的可靠性和穩定性,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1)預制構件生產環節檢驗模式和方法分析。預制構件是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重要基礎材料,對于預制構件生產環節質量及檢驗內容應當包括:①構建成型所用的水泥、鋼筋、配比添加劑、砂石等原材料和制劑的質量等方面。②模具的規范性、定位標準和技術等。③構件澆筑、養護方式,成品的外觀、尺寸和保護層等方面的檢驗分析。主要檢測項目是預制構件生產涉及到的原材料本身的質量,高性能混凝土、構架內部的密實性、構件結構性能以及專項項目等進行檢驗,每一個檢測內容檢驗方法不同,對于原有的檢測項目按照現行的標準規范要求進行檢驗即可,對于混凝土原材料需要根據國家預拌混凝土檢驗規范進行檢驗,對于高性能混凝土也要按照國家相關要求進行抽檢。構件內部的密實性需要采用超聲波技術等進行檢測,性能按照國家質量驗收規范進行檢驗,這些都需要第三方檢驗機構、駐廠監理以及生產廠家等共同監督完成。
(2)預制構件進場驗收環節檢驗模式和方法分析。預制構件進場環節,針對結構實體和性能方面,可以按照國家標準的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由第三方檢測機構和監理部門共同檢驗,對于外觀質量和疊合面以及鍵槽、預留設施、構件尺寸等主要由監理部門、第三方檢驗機構按照分工對缺陷、成型的質量、規格和數量、尺寸偏差等進行觀察和測量分析得出。對于陶瓷類裝飾面磚、保溫墻板等由第三方檢驗機構和監理部門對低粘結強度、導熱系數等進行計算檢驗。
(3)施工質量驗收環節檢驗模式和方法分析。施工質量驗收環節針對原有的項目由第三方檢測機構和監理部門按照既定的規范標準對項目內容進行檢測。針對現澆高性能混凝土構件,主要由第三方檢測機構和監理部門分別對強度、工作性能、體積變化情況等進行檢測,灌漿材料方面主要對灌漿材料的強度與變形進行檢測,灌漿密實度方面采用超聲技術和局部破損試驗方法進行檢測,由第三方和監理部門共同協調完成。
(4)工程驗收環節檢驗模式和方法分析。該階段針對原有的項目,按照現有標準規范要求進行檢測。對于節點和結合面以及主要受力構件,采用變形、開裂監控量測的方式進行檢測,這些同樣需要第三方檢測機構和監理部門聯合開展完成。
總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質量檢驗是一個系統的復雜的工程,滲透到預制構件生產、預制構件進場驗收、施工質量驗收和工程驗收環節各個階段。隨著國家對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加工規范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也將逐漸提升,對生產技術、規范和要求等方面的制度體系和監督體系也更加健全。針對裝配式結構生產的各個環節,都需要進行全方位檢驗和控制,對于裝配式混凝土結構質量控制需要根據不同的階段進行全面分析,進而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模式進行檢驗,不能憑經驗進行主觀評價,需要對涉及到的項目、類型、機構等從多角度進行檢測,最終保證產品結構和性能穩定,達到施工規范要求,實現整體效用最大化。
[1]黃 剛.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質量控制探析[J].建材與裝飾,2017(41).
[2]李冬林.土木工程施工的質量控制措施初探[J].綠色環保建材,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