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晶
(山西中方森特建筑工程設計研究院運城華夏所 山西運城 044000)
辦公建筑內人員流動大、公共區域多,出現了諸多浪費問題,從節能降耗的角度出發,辦公建筑中應該實行節能設計,解決照明、空調等多種類型的浪費問題。辦公建筑中應該積極樹立節能降耗的思想,全面落實節能設計的措施,表明節能設計的重要性,由此才能降低辦公建筑的能源消耗,做到節能降耗。
分析辦公建筑的節能缺陷,如:①辦公建筑自身能耗大,尤其是高層辦公建筑的興起和建設,辦公建筑內的用電設備多、人員需求大,增加了能源消耗的壓力,無法保障辦公建筑的節能設計;②辦公建筑運營中的照明、空調等均為能源消耗的大項目,辦公建筑公共場所多,不能處理好照明、空調的能耗問題,導致照明與空調兩個項目出現了較高的能源消耗問題,增加了辦公建筑的能源消耗量,促使辦公建筑中形成節能缺陷。
辦公建筑的熱散失與體形系數關系密切,規范好體形系數的設計,有利于減少建筑的熱散失,實現節能設計[1]。基于節能降耗的辦公建筑設計體形系數時,專門采用了“高度反比規律”,明確建筑體形和高度的關系,進而把控體形系數的實際比值,確保辦公建筑具備節能設計的條件。辦公建筑節能設計時,體形系數的比值偏小有利于提升節能的實踐價值,而體形又和高度存在反比關系,為了保障辦公建筑體形、高度的合理性,在體形系數設計時還要考慮外圍面積,綜合體形系數比值、外圍面積比值的影響,掌握辦公建筑體形系數和熱散失的內在關系,調整好辦公建筑的體形系數,從體形系數上優化辦公建筑的節能設計。
辦公建筑的圍護結構可以減少其自身的能源消耗量,圍護結構設計時應該重點考慮地區氣候。例如:北方地區冬季寒冷,辦公建筑的圍護結構設計時應該注重保溫隔熱,從保溫隔熱上實現節能設計,內部圍護可以設計成內保溫形式,外部圍護可以設計成復合墻,促使北方建筑在冬季或夏季都能具備節能條件。辦公建筑圍護結構的節能設計中,注重通風、采光等因素,必要時可以設置遮陽結構,緩解辦公建筑圍護結構節能設計的壓力,同時利用遮陽結構降低辦公建筑的內部能耗。
辦公建筑選址及結構布局,均與節能設計存在著直接的聯系。辦公建筑選址后就要進行布局設計,為了提高辦公建筑的節能水平,可以提前設出幾套布局方案,從中選擇最具節約潛能的布局方案[2]。辦公建筑結構布局的節能設計中,建議采用BIM技術進行模擬設計,BIM軟件中模擬出辦公建筑的布局,在仿真環境下檢查建筑布局是否符合節能設計的要求,例如:某辦公建筑初期設計的布局為內外聯通結構,經過BIM技術評估后,改為外部封閉,優化辦公建筑的節能設計。
辦公建筑照明系統方面的節能設計主要圍繞自然采光展開。現代辦公建筑過度注重人工采光,通過人工采光搭配照明色彩,體現辦公建筑內燈光的豐富性,人工采光設計會浪費大量的電能資源,實際辦公建筑照明節能設計中仍舊需要注重自然采光[3]。辦公建筑項目中規范好朝向、平面進深、開窗面積等,促使辦公建筑日間能夠最大化的接受自然光照明,一來提高辦公室內的明亮度,二來利用自然光取代人工照明。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辦公建筑照明節能設計中致力于通過導光管、光導纖維等增加室內自然采光的明亮度,進而發揮自然采光在照明節能中設計中的作用。
空調在辦公建筑中的能耗非常大,根據現代辦公建筑中常見的空調類型,分析空調節能的設計方法,如:①辦公建筑內優先選擇節能型的空調,或者為空調系統配置節能型的設備,空調與設備的良好匹配下保證辦公室空調運行的節能型;②空調安裝到無太陽直射的位置,以室溫為空調溫度的設定標準,不要出現過低或過高的溫度設置,避免加重空調運行的能耗負擔;③辦公建筑定期組織空調清洗工作,做好運行管理、維修的工作,促使空調機組始終處于高效的運行狀態;④辦公建筑空調設計中積極推行空調蓄冷技術、地源熱泵技術,緩解空調運行壓力的同時進行節能降耗;⑤自然通風,辦公建筑節能設計中注重自然通風,自然通風取代空調通風,有助于節約空調運行的電能。
新能源技術是辦公建筑節能設計的發展方向,新能源技術不僅注重辦公建筑的節能降耗,還會實現辦公建筑的綠色化與環保型,更加符合人們的辦公需求。新能源技術是指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積極研究新能源技術在辦公建筑節能設計中的應用,按照辦公建筑節能降耗的目標安排新能源技術的應用。現階段辦公建筑節能設計中,太陽能發電、太陽能取暖是較為常見的節能措施,符合辦公室節能設計的理念,而且太陽能是一類清潔、無污染的能源,不會在辦公建筑中引起環境污染。由此可見,新能源技術是未來辦公室節能設計的主要研究方向,圍繞辦公室節能開發更多的新能源,從根本上解決辦公建筑的能耗浪費問題。
辦公建筑節能降耗的實施過程中,先要了解辦公建筑在節能方面的缺陷,再組織節能設計并落實節能措施,完善辦公建筑中的節能方法,促使辦公建筑運營中能夠實現節能降耗。辦公建筑節能設計中提出了發展的要求,促進節能措施的發展,以便更加適應現代辦公建筑的節能需求。
[1]葉春海.辦公建筑的節能設計分析[J].中國高新區,2017(08):115+117.
[2]楊文雪.辦公建筑節能設計的初步探討[J].民營科技,2014(11):168.
[3]李雪平.高層辦公建筑的節能設計[J].工業建筑,2010,40(12):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