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晟浩 劉 偉 李 賀 高盼盼
(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 河北滄州 061100)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概念是由美國Chuck Eastman教授最早提出,在2004年左右引入我國。BIM技術的應用可以充分反映項目的信息,并對項目進行相關聯,達到模型信息與實際施工的一致性,此外還可以協調各種工程信息的參數,模擬工程數據的實施情況,清晰的用三維圖畫進行展示,實現了模型可視化管理,為項目實施人員提供了最優方案。隨著項目的進行,BIM技術將信息模型進行細化,當進行某項過程時,能夠同時把信息傳輸并提取到相應的環境中,有效的減少“錯誤、遺漏、碰撞、缺失”現象,進而有效的提高了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1]。
傳統的建筑工程管理是把各個工程施工工藝按照時間階段進行分割,這樣使得各個單位缺失交流聯系,單從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發,盲目的尋求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進度來實現建筑工程目標,建設項目的質量很難符合要求。建筑工程施工偏差的不確定性,施工人員進行返工作業的過程較為困難,嚴重的降低了工程施工的效率,造成大量的人力資源及社會資源的浪費。
施工安全管理可以嚴格準確地進行,直接關系到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同時對于施工單位而言施工安全會對自身的社會形象以及后期發展產生嚴重影響。但是,相關部門的監管力度不足、施工單位安全培訓投入不足、施工工人安全意識不強等眾多因素對安全施工產生重大影響。
工程項目能否在規定的竣工期之前完成相應目標的建設關系到建設投資方的資金效益。在工程施工的進度控制中有詳細的計劃以及橫道圖、網絡圖等方法,但是以上的進度管理方法往往難以表達各個施工工藝之間的復雜、相互制約的生產協作的邏輯關系無法滿足工程管理效率的要求。
施工質量是項目管理范圍內最重要的任務之一,項目管理在涉及建筑材料使用、施工機械和合同程序簽訂的過程,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并在符合規定的前提下,用較低的造價實現工程施工建設目標高效順利的完成[3]。在傳統的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過程中,項目管理者在檢查各種專業知識規范與標準是否完全的實施等方面有很多不便,這使得建筑工程管理效率降低。
關乎項目各方的收益能否最大化的實現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建筑工程的成本,在BIM技術被施工單位在工程施工階段充分被利用之前還存在以下的問題:①施工所需的材料、人員、設備調配不均。②工程動態問題管理的不合理性導致了項目效率的低下和成本的增加。③成本管理人員計價的標準各不相同使得工程成本預算的科學準確性不能得到保障[2]。
應用BIM技術能夠構建施工項目的4D模型,利用其囊括的比較完備的工程基礎數據信息,突破傳統二維施工圖形的限制,虛擬模擬工程施工,幫助施工管理者進行安全施工的預防和處理。另外,BIM技術能夠對施工安全進行實時控制,進行各個施工階段的動態模擬,及時解決施工空間的矛盾,保障工程施工的安全順利的進行。
通過BIM技術進行工程進度管理時,將各組模型構件盡可能直觀準確詳細的通過4D模型進行展示,精確的核算每日的工程完成任務,設定項目的階段性完成目標,同時,聯系進度表實現對工程設備進行動態管理。BIM的應用能夠實現施工工人對自己的工作范圍與工作目標進行明確,對作業人員的基本信息,建筑材料規格、型號等要素的校對,發現安全問題并進行安全等級評估,對施工人員進行合理、分配,提高了工程的效率。
施工管理人員利用移動數字設備將工程的實施情況導入BIM模型,隨后BIM技術進行對質量標準、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分析,發現安全問題并進行安全等級評估。工程管理者根據相應的問題及時進行安全問題的整改處理,確保工程符合規范。
決策規劃階段是成本管理的首要階段,保證科學合理的進行項目的策劃對項目的效率有很大影響。BIM技術能夠對項目財務、方案等進行高效綜合性的分析和比較,保證工程策劃的真實可靠。BIM技術使用算量功能進行工程量的準確計算,達到了對投標風險的控制,實現成本的精確控制。
BIM技術利用建筑工程項目的模型構建、虛擬仿真等方式在勞動力、設備以及時間方面實現管理途徑的效率優化,從而達到事前控制,促進建筑施工中各項工作按期完工。
[1]王宇佳,王佳,于輝.BIM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應用探索[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術,2016(04):89~93.
[2]孫成雙,江帆,滿慶鵬.BIM技術在建筑業的應用能力評述[J].工程管理學報,2014(03):27~31.
[3]李雅婷.BIM技術在現代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項目管理技術,2016(07):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