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銘
利用后澆帶施工技術,對于保證房屋建筑的質量以及房屋建筑的施工速度等都具有著非凡意義,它最為突出的作用,就是能夠降低溫度對于房屋建筑的影響程度。眾所周知,房屋建筑施工最主要的就是通過利用混凝土材料進行,而混凝土材料相比較于其他材料而言,更加容易受到溫度的影響,從而發生混凝土變形等質量問題。利用后澆帶施工技術,就能夠最大程度上降低溫度對于混凝土材料的影響,從而減少房屋建筑發生的質量問題,除此之外,房屋建筑也會在長期重力作用之下,而引發工程沉降問題,后澆帶施工技術,對于沉降問題的解決也具有著一定的效果和作用。利用后澆帶技術,能夠更好的解決房屋建筑可能發生的問題,從而更加全面的確保房屋建筑的質量。
在房屋建筑工程之中應用后澆帶技術,具有以下幾個應用的要點,需要注重考慮和把握。首先在進行房屋建筑工程設計時,需要對房屋建筑可能發生的沉降問題考慮其中,并且還需要對房屋建筑的施工步驟進行周全的安排,將相關的技術參數進行確定,避免在進行施工中發生偏差,影響最終的施工效果。其次,在具體施工之中,要堅持抵抗兼備的原則,以釋放為主,盡量避免引發混凝土的質量問題,利用后澆帶技術,通過后澆帶的設計,將約束力進行釋放,有效應對約束力對房屋建筑混凝土的影響。
應用后澆帶施工技術,必須要合理的進行材料的選擇,一般情況下,就不會采用具有收縮作用的混凝土材料。在應用混凝土材料時,必須要對其中添加影響的添加劑,并且通過均勻和振搗措施來提高混凝土的整體質量。混凝土的調配方案,要進行科學的設計和規劃,采用一定的技術措施,來避免混凝土裂縫的發生。在進行混凝土的澆筑時,要嚴格按照施工計劃進行,尤其要對模板的壓力進行調控,從而保證計劃是實際效果的相同。同時在振搗設備的應用過程中,必須要控制好模板以及振搗設備之間的距離,避免引發水泥漿的流失。
2.2.1 選擇合理的后澆帶斷面形式
在不同的房屋建筑類型之中,要根據情況選擇合理的后澆帶斷面形式,從而保證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應用效果。在當前的后澆帶施工技術之中,包括四種斷面形式,平直縫、階梯縫、企口縫以及V形縫,絕大多數的房屋建筑施工團隊都在應用平直縫的斷面形式。當然如果工程之中情況有所變化時,則需要改變斷面形式,通常情況下,墻板厚度在60cm以上時,應用企口縫,而在60cm以下時,則需要平直縫以及階梯縫的斷面形式。
2.2.2 合理選擇后澆帶的澆筑位置
后澆帶在澆筑的時候,應該選擇受力最小的混凝土構件部位,一般不能將后澆帶設置在剪力墻的中間部位,后澆帶設置在梁、板的反彎點周圍是最好的選擇。因為這個部位不會因為剪力或者彎矩太大而給構件本身帶來較大的壓力。
2.2.3 合理設施后澆帶間距的大小
如果沒有首先在施工圖上設置后澆帶,那么在施工過程中應該結合工程實際和后澆帶的施工規范進行設置;如果施工圖中有頂留,就按照施工圖進行施工。在設置的時候,頂留縫隙之間的距離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來設定,而不一定遵循施工圖中所設計的間距進行頂留。但是一般來說,建筑物如果是矩形的,而應保證后澆帶的間距在40cm范圍內,其最小間距的設定應該根據建筑物所在地和氣候狀況等進行確定,但一般來說,應保證最小間距在30cm或以上。
利用不同類型的后澆帶進行房屋建筑施工,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澆筑時間,從而保證澆筑的質量。首先,在后澆帶施工中,后澆帶之中的混凝土結構會在施工結束后的兩個月內發生嚴重的收縮情況,因此要等待混凝土結構完全收縮后,再進行后續的施工。其次,高層建筑以及其他施工難度較高的房屋建筑之中,應用后澆帶的施工技術,就必須要有所區別于普通房屋建筑,具體而言就是要改變后澆帶的類型,以后澆帶沉降帶為主。在高層建筑施工時,主體結構的施工會與裙樓一同進行,因此就更加容易引發房屋建筑的沉降。想要最大程度的發揮后澆帶施工技術的作用,就必須要等待高層建筑結構完全沉降完畢后,在進行應用,并且基于房屋建筑工程的成本預算等多方面的因素,綜合考慮技術應用的情況,才能夠發揮出后澆帶技術的積極作用。
后澆帶施工技術在房屋建筑工程之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是提高房屋建筑質量,保證房屋建筑施工效率的重要基礎之一。對于后澆帶施工技術而言,房屋建筑施工團隊要加強學習和研究,更好的掌握技術之中的要點,從而避免各種技術應用中可能存在的失誤,發揮出施工技術的作用。后澆帶施工技術之中存在重要的技術難點和要點,只有掌握這些關鍵部分,才能夠真正把握后澆帶施工技術的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