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巍
(深圳園林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深圳 518021)
景觀作為城市形象的組成部分之一,對推動城市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但是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原有城市景觀等也會出現一定的制約性因素而不能適應城市長遠發展的需要,要求必須及時開展景觀改造提升等對景觀進行改造,使其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推動城市不斷更新。
城市景觀建設的最根本目的是服務市民,只有市民接受了,才能享受舒適自然的城市生活,城市景觀建設的目的才能實現。如果只是單純地追求美觀以及多樣化設計風格的景觀而忽視了城市景觀的務實性建設,城市景觀在一開始建設便違背了建設的定位和要求。為此,必須加強對“以人為本”要求的重視,從市民的真實需求出發,尋找與城市人本思想的切入點再開展城市景觀建設,城市景觀建設才能實現其建設意義。
城市景觀設計開展過程中必須在早期加強對城市整體規劃的重視,城市景觀是城市規劃建設的一部分,如果脫離城市整體規劃而開展城市景觀建設,城市景觀會顯得很突兀而失去其原有的意義。通過推動城市景觀設計和上層城市整體規劃協調發展,可以打造城市特有的城市景觀文化體系,對提升城市形象,展示城市整體文化特色等具有重要意義。
城市作為人類歷史長期發展形成的產物,具有豐富的歷史和地域文化符號以及顏色標識等。通過將該類內容應用到城市景觀建設上去,可以拉近與群眾之間的距離,人民群眾的文化認同感等也可以體現出來,對提高城市凝聚力等具有重要作用。在此基礎上,城市景觀建設可以和現代化建設有機結合,最終形成具有城市特色文化和地域風貌的城市景觀,對推動城市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道路貫穿于景觀建設的始終,對景觀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景觀建設開展過程中,在確定景觀的基本布局框架之后,應當首先對道路進行調整,及時開展新路修建和舊路維修等工作,推動各項工作按照上層總體規劃開展,使得道路周邊景觀建設與城市整體景觀建設相協調,實現景觀和功能結合的城市景觀改造提升的目的。
城市景觀建設和文化建設并不是單獨開展,而是要有機的結合起來。在實際景觀建設過程中,可以根據植物自身的生長特性等進行植物立體布局設置,在提高土地利用面積的同時推動植物互相依賴的生態景觀建設,提高景觀建設的生態性。除此之外,在實際建設過程中,還要有計劃地將生態建設和文化建設結合起來,例如,通過在景觀種植過程中多選用鄉土樹種,不同類型景觀建設,可以拉近與群眾之間的距離,同時也可以有效提升景觀小品的內涵,對推動城市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城市景觀改造和城市更新過程中要加強對節點的重視,通過對節點進行不同方向的設計等,在細節中體現出城市特有的人文關懷,提高城市的親和力,人民群眾對城市景觀建設的接受程度也會逐步提高。在舊的城市景觀建設過程中,相關節點的人文關懷并不能很好地體現出來,許多配套的設施和服務等沒有及時到位,例如供路人休息的長椅、路轉角的垃圾桶以及具有城市特色的景觀小品等。景觀改造提升和城市更新過程中要有計劃地加強對這一環節的重視,通過在道路節點建設過程中及時引入傳統道路節點中缺少的東西,同時為人們留出足夠的休閑和娛樂空間,可以提高城市景觀的整體協調性,打造良好的空間尺度感,對提高城市整體形象等具有重要意義。另一方面,在景觀建設過程中也可以引入不同類型的植物并根據季節變化及時更換,使得人們可以在不同季節都欣賞到城市的特色景觀,可以全年都帶給人們美的享受。
景觀改造提升和城市更新過程中,其指導理念之一即打造人性化的城市環境,擴大市民的活動空間可以有效滿足城市更新建設在該方面的要求。為此,可以在街道建設過程中加強與周邊開發和公園等特色化活動空間設計的重視,合理開展城市空間建設活動。例如,在商業街建設過程中,可以在加強與周邊門店聯系的基礎上,逐步減少中央綠化帶的數量,轉而用具有城市特色的公共藝術品和景觀小品等代替。同時,根據不同商業街的產品以及經營理念等的差異,可以選擇改善商業街周邊的墻體布局等來打造街道自身特色,在此基礎上開展后續相關建設。在該情況下,只需要在與大的交通干線相鄰的商業街附近布置綠化帶即可,城市的整體綠化設計及商業街景觀設計等可以有效實現現代化和城市文化融合的目標。
雨洪管理系統建設和景觀改造提升息息相關,在景觀改造提升過程中,可以有計劃地引入“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在理念的指導下開展城市景觀建設活動,不僅可以提供給人以美的體驗,還可以和市政管網建設等聯系起來,對推動城市雨洪管理系統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具體操作過程中,可以選擇在建筑屋頂鋪設綠化草皮等,不僅可以給人提供更多的休閑空間,也可以有效攔截部分雨水。而地面上的雨水可以經過雨水收集系統等匯集起來,再通過凈化用于植物灌溉等環節,可以有效減少城市內澇等問題,提高城市水循環的利用率。
景觀改造提升和城市更新涉及多個環節,不同環節的工作重點和工作難度等也存在一定差異。相關設計人員必須加強對城市整體化設計的重視,統籌城市的歷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等內容開展合理建設,提高城市更新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