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樑
(湖南省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 湖南長沙 410000)
傳統的綜合醫院包括有搶救、門診、化驗、檢查、住院等基本治療部門然而,長期的人性化的缺失造成了人們對于醫院有諸多誤解和抱怨,這跟醫院人性化設計缺失,尤其是沒有從傷患身心的需要出發進行設計有直接關系。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醫院的建設和發展也進入了迅猛發展的時期,政府重視醫院的興建和改革,民資、外資等企業也紛紛投入了城市醫院建設領域。隨著醫療體制的變革和醫療技術裝備的不斷更新換代,醫院管理模式和管理觀念也發生了變化,人們不再滿足于到醫院打針吃藥這種簡單的求醫流程,開始追求醫療環境的安全性、高效性和環境品質的提高,也就是醫院設計中的人性化需求。
在傳統的醫院系統架構方式下,通常以功能、人流量等要素進行各組成部分的確定,根據相互之間的邏輯秩序設定各級部門。小型或專科醫院的內部往往建立1~2級系統就能滿足組織關系,而大型綜合醫院內部空間的模塊化就醫則要求建立3級甚至以上的系統。
醫療模式指的是人們對于社會發展中的醫學形式的一種概述,就是在病人從就醫到康復的過程中,醫護人員對其采取的治療方式、應用的醫療設備及與醫護人員建立起來的合作關系。傳統的醫療建筑設計包括過多的中式建筑技術和較低的管理效率,對于醫院室外環境的關注比較少。隨著人們的對于自身健康的不斷重視,人性化的環境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醫療模式的變化對于醫療建筑形態的變化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醫療建筑目前已經被理解為是病患們恢復健康的重要場所。所以只有更新醫療模式,重視患者的社會、心理和生理的需求,合理布置環境,才能為患者提供更加舒適的就醫環境。
社會在不斷地往服務型方面發展,醫院的護理觀念也要朝著以病人為中心的方向逐漸進步。在患者就醫過程中,對于患者進行人文關懷非常重要,這是對于人權的尊重和保護。傳統的護理觀念在對待患者的態度上是較為冷漠的,患者在就醫過程中并不十分了解自身身體情況,導致出現焦慮和疑惑甚至是害怕醫院的心理,醫患之間溝通過少,導致患者諱疾忌醫。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對于護理服務的需求也變得越來越高,倡導護理人員要以人為本,進行人文關懷,在改變醫護人員的護理管理的同時還要加強對于醫護人員的關愛。
在古代,醫術被看作是神的力量,當時的醫療場所也是利用神壇等進行治療,隨著迷信和愚昧的逐漸消退,醫院的建筑總體設計也變得越來越理性。科學技術在日益進步,很多先進的技術都能夠對醫院的建筑平面布局設計產生影響,醫院的功能化被放大,容易導致建筑體系變得復雜多變,整體構架會變得越來越難以把握。如果新的科學技術和設備出現之后,原有的醫療空間并不能適應這種變化,則會導致技術和設備的使用效率降低。另外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病人的住院周期縮短,但是社會人口數量不斷增加,所以就醫數量不減反增,而且還存在很多住院進行療養的病人,康復和療養變成了趨勢,醫院的公共空間還需要更多的功能建設。
現代醫院走上現代化道路就必須要實現建筑智能化。傳統的紙質掛號、收費、處方等公共空間分布比較集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是會帶來人流的擁擠和空間的嘈雜,已經不能適用當下的發展變化。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簡化就診手續和取藥時間,信息隨著病患的轉移而直接共享,患者直接到需要的科室進行掛號和就診,減少了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醫院工作的特點是爭分奪秒,所以說在醫院空間中人流交通的優化非常重要。空間組織、交通距離、步行舒適度和路徑的簡明性都會對設計產生影響。首先是在辦理掛號等手續時,要保證與相關診療空間之間距離短、方位明確,以休息、活動為主的服務性空間則可以距離診療場所較遠,考慮到少兒患者患病的突發性,可以把兒科診室設置于園區的入口或者是門診大廳附近等比較容易到達的場所。交通流線組織跟醫院的公共空間設計密切相關,現代化綜合醫院規模不斷擴大,技術也更加專業化,所以就醫流程也變得比較復雜,患者有時需要穿梭在各個醫療功能領域,所以可以在路程中設置臨時休息場所,但不宜過多,每個公共區域1~2處即可。
患者在醫院的公共空間中,難免會出現情緒低落乏味,而經過調查顯示,病友之間的交流能夠幫助患者擺脫孤獨感和挫敗感,娛樂和休閑設施能夠降低患者郁悶的情緒,所以醫院的公共空間結構可以結合采光和景觀,比如緊鄰著室外的綠色庭院或者是窗臺的盆景等,既能夠提高空間識別性,還能調節醫院的整體工作氣氛,有助于振奮患者的就醫精神。設計中還可以滿足一些患者的社交需求,例如在病房外間設置室外的連廊,這樣人們既能在這里溝通和交流,也能感受到室外的陽光和白云。
強化醫院中公共空間的識別性,能夠幫助患者在第一時間找到就醫目的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就醫心情。例如在悉尼一家私立醫院中使用了視覺元素,通過粉紅色、藍色和綠色來從視覺上直觀地體現出醫院公共空間的功能區別,這樣色澤鮮明,吸引了患者的注意力,加深患者對于不同功能的印象。
患者在就醫過程中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因此建筑設計應該從患者角度考慮,宣傳畫面多用康復性為主。醫院的墻面色彩采用比較柔和的顏色,搶救急診患者可以通過專用通道,避免引起其他普通患者的恐慌心理。
我國的醫院建設在改革開放之后進入一個發展高峰期,同時也面臨著新的轉型挑戰,醫院的建筑空間設計成為了醫院建筑工作的重要元素。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的進步,計算機和信息網絡化也被廣泛使用,這無疑會對醫院公共空間發展產生影響。現代醫院的建筑設計更應該改善醫患之間的關系,設計出更加滿足于當代社會需求的人性化公共空間,實現以人為本的重要醫療服務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