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向陽
(安慶市城鄉規劃設計院 安徽安慶 246000)
從時代的角度來分析,任何城市的建設、拓展過程中,都必須開展階段性的規劃設計,堅持從自身的文化內涵、經濟內涵、建設內涵出發,堅持對城市規劃設計的可靠性、可行性做出良好的提升。城市發展過程中,遭遇到的影響因素較多,無論是人員流動因素,還是國家政策因素,都必須積極的適應,從而開展靈活的規劃設計。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城市規劃設計工作引起了社會上的高度關注,在很多方面都能夠產生特別大的影響。但是在調研過程中,發現部分區域的城市規劃設計,存在一定的問題,過分強調經濟發展,導致城市規劃設計表現為失衡現象,促使城市出現了畸形發展的情況[1]。例如,東北老工業基地集中在東三省的各個城市當中,過去的發展非常重視經濟方面的內容,雖然短期內形成了高度的繁榮狀態,可是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導致地方資源消耗過于嚴重,失去了往日的活力,整體上的城市規劃設計出現了很大的隱患,現階段的振興難度也比較高。除此之外,在過分強調經濟發展的情況下,容易忽視一些重要的產業布置,科技方面的研發力度表現不足,無法推動城市規劃設計的良好進步,造成了潛在性的隱患[2]。從某種程度上分析,經濟發展的確是城市規劃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在過分強調的情況下,人口、文化、資源等多方面的內容,都無法達到和諧的狀態,不符合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戰略部署,造成的負面影響較為突出。所以,今后的城市規劃設計,必須將經濟方面做出良好的平衡。
就城市規劃設計本身而言,其在開展的過程中,還出現了盲目追求超高目標的現象。這種現象的出現,雖然在表面上刺激了城市的快速發展,可實際上的城市實力并不高,難以承受各類大型項目齊頭并進,造成了資金鏈斷裂現象,很多項目都在持續性的擱置[3]。例如,內地的一些三線城市建設過程中,正常情況下需要進行持續性的規劃、完善。但是其看到一線城市和經濟規劃區的成就后,開始盲目的效仿和追求,不斷的進行大學城建設、CBD商圈建設,這就很容易造成資源的過渡消耗,對于地方的產業布置也產生了很大的問題。大學城、CBD商圈的建設過程中,要擁有足夠的科技企業入駐,這樣才能帶來較多的合作項目和產業任務,可是三線城市的規劃和建設,要先從自身的特色角度來出發,忽視特色以后,很容易促使自身已經擁有的成果出現嚴重的不足,想要再一次的進行彌補,將無法獲得預期工作成績,還會造成工作體系的嚴重矛盾,對城市規劃設計的持續進步,很容易造成較大的隱患[4]。
從主觀的角度來分析,城市規劃設計的過程中,想要更好的適應城市自身發展,必須對各個因素做出良好的平衡處理。①各個因素的平衡過程中,要堅持從多個角度來出發,改善工作的多項隱患。例如,山東省的蓬萊市在城市規劃設計過程中,蓬萊擁有很多的美麗傳說,在文化內涵上非常的豐富,并且氣候條件良好,適合開展旅游業。現階段的蓬萊市在旅游行業內,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每年都能夠吸引較多的游客來參觀和游覽,拉動了經濟上的增長。與此同時,在旅游業發展過程中,蓬萊市開借助自身的地理位置優勢和氣候條件,進行了很多的食品、藥品開發,對于居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改善產生了良好的促進作用,推動了交通環境的不斷完善。②各個因素的把控過程中,要積極的提升自身的設計可靠性、可持續性。例如,海南省的海口市在城市規劃設計過程中,不僅是開展了一些特產的銷售,更加是借助自身的獨特氣候條件,大力發展房地產事業,讓北方居民能夠在冬季前往居住,拉動了地方的經濟增長,在人口流動上可以較好的把握,不至于出現嚴重的失衡現象,整體上創造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非常顯著。
在進行城市規劃設計時要考慮城市空間資源與環境的關系以及土地資源的分布情況,再綜合城市社會經濟、政治及文化現狀,為城市的發展制定最為合理的規劃,使城市的發展保持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另外,城市規劃還要對城市的環境資源體系的承受力進行評估,城市的發展必須以環境資源體系的承受力為界限。城市發展突破了這個界限就會導致城市發展的不合理,嚴重超出了城市發展的能力。從這一點來看,可持續發展的制定、執行,將會對城市規劃設計、對城市發展產生決定性的影響。①在可持續發展的制定過程中,必須對自身的資源做出良好的應用。例如,我國的福建省莆田市,充分借助自身的自然資源,加強茶葉的種植和銷售,不僅鞏固了土地資源的良好利用,還能夠讓茶葉的市場獲得更好的拓展,對于茶文化的宣傳和指導,更加促使很多人前來參觀和學習,拉動了莆田市的長久進步,當地的環境和人文也在不斷的健全,整體上獲得的成績是非常顯著的。②在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與國家的可持續戰略相互符合。例如,國內的部分礦產資源非常豐富,但是考慮到人口眾多,并且在未來的需求量方面龐大,因此已經禁止出口,地方城市的礦產資源規劃,正在通過先進技術來開發和保護。
城市規劃設計過程中,想要更好的適應城市發展,還需要在規劃管理上不斷的努力。我國的城市規劃設計還存在諸多不合理、不科學的地方,城市規劃還存在著大量的違規違建行為,很多違章建筑給嚴城市形象帶來極大量影響。并且城市規劃的管理工作也存在很大的漏洞,管理部門的工作經常出現懈怠,對于市民的舉報行為視而不見,造成市民與城市管理部門之間的不信任,從而使城市管理工作陷入僵化,城市管理工作無法推進,出現城市建設違規的現象。從這一點來看,規劃管理具有很強烈的必要性。例如,安徽省的合肥市堅持開展城市規劃管理,對不同產業做出合理安排,減少亂搭亂建現象,維持了城市的清潔和規范,同時對小商販做出了良好的安置,促使地方社會的和諧程度不斷提升,整體上的經濟進步程度較為顯著。
本文對城市規劃設計如何適應城市發展進行論述,當代城市規劃設計不斷走向科技化發展方向,城市發展空間日趨擴大,由此創造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不斷提升。日后,需繼續在城市規劃設計上,對體系、制度、措施進行均衡處理,推動城市良性發展。
[1]王威.城市規劃設計如何適應城市發展的思考[J].住宅與房地產,2017(27):92.
[2]盧炤權.城市規劃設計如何適應城市發展的思考[J].智能城市,2017,3(04):173.
[3]韓曉飛.城市規劃設計如何適應城市發展的思考[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06):110~111.
[4]陳文秀.城市規劃設計如何適應城市發展[J].科技與企業,2016(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