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增輝
(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咸陽 712000)
陜西關中地區依靠豐富的民俗資源開發建設了袁家村、馬嵬驛、黨家村等眾多民俗旅游特色村,為城市人群出游提供了新選擇。民俗游在休閑的同時,能夠讓孩子體驗關中傳統民俗風情,促進親子關系。近年來,休閑民俗游成為都市人群促進家庭交流、增進情感的出游方式之一。然而,配套缺失成為關中民宿的普遍現象,完善民宿配套功能、加強民宿文化特色、開闊關中民宿市場成為當務之急。
親子民宿體驗需要具備特色的文化、吸引孩子的亮點、注重家庭互動、強化安全措施等特征。親子民宿注入了關中風格的設計元素后,民宿就有了靈魂,依托民宿及配套設施與親子互動元素相融合,展現帶有地域風格的親子文化,是關中親子民宿的核心內容。開發益智、認知類關中民俗親子互動游戲,有利于提升親子民宿的知名度及吸引力。在場景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家人的互動,以人為中心,研究民宿裝飾道具,喚起成年父母的共鳴,提高孩子對民俗文化的認知,提升親子體驗帶來的印象。
親子民宿道具設計從民俗體驗、關中民居環境體驗、關中景觀生態體驗、鄉村生活等幾個方面植入。
(1)民俗體驗包括關中傳統秦腔、皮影戲表演、社火、鳳翔泥塑制作、陶繪、鐵環等制作游戲,大人帶著孩子一起完成作品,體驗關中鄉村民俗文化。
(2)關中民居環境體驗。親子民宿的居住環境采用大量民俗元素融入其中,在院內及街道隨處可見的拴馬樁、磚雕、彩繪、景壁等關中傳統民居元素能夠讓置身其中的游客充分體驗到關中民居的魅力,喚起游客對關中故鄉的懷舊,了解關中傳統民居的發展歷程。
(3)關中景觀生態體驗。結合關中當地自然風貌及人造景觀深度體驗,例如:周至水街、馬嵬驛、袁家村、黨家村等地景觀風貌各具特色。
(4)鄉村生活體驗。新鮮時蔬培育采摘、農家飯菜(花饃、鏡糕等)觀賞制作等。
(5)民俗農作懷舊體驗,關中地區為小麥產區,自古以來,耕種文化貫穿始終,在民俗文化中占據重要因素。在小麥耕種收割晾曬過程中,有多個場景環節能夠喚起人們對耕種的懷念。例如:牲口拉著犁耙平地,由于犁耙太輕需要一個人蹲在上面增加重量,由田地一端拉向另一端;收麥階段,將小麥進行晾曬后,在麥場內進行揚場,將麥粒、穗絮一同用木锨揚向高空,篩選出麥粒裝袋;剩下的麥稈,莊稼戶們會在場內堆起谷垛,以備冬季采暖使用,早年農村每個孩子都有在谷垛中挖一間房屋的夢想經歷。
當然,現在很多農作環節已經被機械化所代替,但是留在腦海深處的農作場景成為親子民宿庭院親子互動裝飾及設施靈感的來源。庭院內公共空間設置谷垛,內部掏空做半地下休閑空間;閑置磨盤除了用于鋪地景觀墻等界面處理外,還可將其與旋轉類游樂設施相結合,進行游戲道具創新;牲口拉犁耙的農作環節,可改良為耕地漂移等男孩喜歡的游戲(需加強安全措施)等。
關中親子民宿采用大量傳統民俗器具作為庭院及居室裝飾,遵循舊物新用,新舊融合的原則,原建筑及傳統道具在民宿改造過程中將舊木、磚瓦按照現代裝飾設計需求做空間傳統文化載體進行創新性的二次利用。景觀小品點綴、墻面構造裝飾等節點舊物新用有助于關中傳統民居元素傳承。
分析客戶需求,根據親子家庭年齡構成,分為幼兒家庭、小學生家庭、初中生家庭等。不同年齡組成家庭對親子互動需求各有不同。
幼兒家庭游玩半徑較小,活動強度低,親子互動項目以休閑認知為主,自然景觀觀賞、小動物喂養、陳設色彩辨識等活動較為合適。小學生家庭成員能動性較高,活動半徑大,體力充沛,適合關中傳統民俗文化認知、農耕娛樂場所、親子餐廚、本土戲曲戲劇角色扮演等互動體驗。初中生家庭成員具備較高知識儲備,具有強烈創新意識、未知事物好奇的特征,適合開發戶外探索、民俗道具拼裝、民俗藝術創作等體驗場景。
多層次多樣化的親子項目開發,有助于親子民宿滿足不同客戶需求。讓旅居家庭體驗傳統民俗親子之旅,不但讓家庭成員體驗現代民居生活,耕種體驗,享受綠色健康農家飯菜,還能讓孩子見識傳統民俗文化的現代體現,增強孩子學習能力、促進家庭交流。
關中民俗親子民宿的設計開發,與周邊城市家庭旅居的需求是相呼應的。民宿內部空間裝飾既要滿足現代人們對于外出旅居休閑舒適的需求,又要滿足游客對文化內涵、親子互動、教育熏陶的多樣化訴求。在民宿庭院設計、客房裝飾、家居風格等方面精益求精,基于關中傳統民俗文化開發多層次親子互動游戲,強化民俗特質化親子內涵。增強親子民宿活動的家庭參與性、場景體驗性,將關中民俗中的耕種勞作、戲曲休閑、建筑賞析等民俗元素融入民宿裝飾中,滿足游客對傳統文化的心理需求。
關中民俗風格親子民宿的設計與開發,給城市家庭休閑旅游提供了好去處,提高民俗村民宿產品競爭力,促進關中民俗生態旅游圈的完善,增強關中城市本土民俗特質。關中傳統民俗元素與親子民宿相融合,有助于關中傳統民俗元素的多元化發展,使關中風情得到具象體現,促進城市空間裝飾設計多樣化,使民俗精髓在新需求下體現自己的價值。
[1]陳琦.高星級酒店親子游市場的客人行為及對策[J].科技視界,2016:2.
[2]王 成.關于民宿設計的幾點思考[J].美術教育研究,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