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曉慶
(大同市古建筑文物保管所 山西大同 037004)
基于我國基本國情,古建筑承載了大量的歷史文化,不僅具有非常高的觀賞性,同時還可以通過對其的研究來獲得建筑相關知識。就古建筑木作工程修繕技術進行分析,需要了解其結構特點與建設目的,然后從專業角度出發,遵循專業原則,明確修繕目的,確保可以更大程度上來發揮出其所具有的作用。
對古建筑木作工程進行修繕,主要目的就是實現傳統文化的有效傳承。木材作為天然的建筑材料,因為取材方便、適應性強以及抗震性高,并且便于修繕和搬遷,被廣泛的應用在古代建筑建設中。基于木作工程特點來看,其可以更大程度上與自然風景融為一體,更貼合人心理上對建筑的需求,可以進一步拉近人與自然之間的距離,同時更有利于文化的傳承。我國古建筑見證了不同朝代的更迭,具有獨特的歷史韻味,是現代人們接近古代人文歷史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對其進行修繕是延長其存在年限的必要措施,對促進我國歷史文化的延續具有重要意義。
2.1.1 保持原樣原則
對于古建筑木作工程來講,其具有非常高的歷史價值,在對其進行修繕時,最為關鍵的原則就是要保持其原有樣子來進行,不得破壞其所具有的歷史價值。即建筑原來是什么樣就修成什么樣,不對其尺寸、結構、空間等進行調整和修改,更不得增添現代元素,嚴謹出現擴建以及現代化建設的情況[1]。結合我國傳統建筑整體美基本要求,木作工程修繕應保持各部分的渾然一體效果。即除了要對建筑進行修繕外,還需要兼顧風貌的保護與修復,不改變原有聚落與地形格局,可以為人們營造一種置身歷史場景的感覺。
2.1.2 結構保留原則
此項基本原則要求在對建筑進行修繕時,需要對建筑原有的結構進行保留,其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筑設計與建設技術,結構精美絕倫,與現代建筑不同獨具風格。古建筑木作工程的基礎為原有結構框架,不對原有結構框架進行修改,是保持建筑歷史價值的根本。實際修繕工作中,需要對結構可靠性來論證檁條還具有的可靠性是否存在隱患,然后根據建筑原有型制工藝,來基于結構設計需求,增大結構斷面,或者是增加連機,提高其可靠性[2]。另外,木作工程所存有的雕刻最大程度上進行保留,將改變控制到最低限度。
2.1.3 應用原工藝原則
古建筑木作工程與現代建筑工程存在本質上的區別,在對其進行修繕時,不得應用現代技術方法以及材料資源進行處理,應保留原有工藝,通過原材料進行修繕維護。對于古建筑來講,其建設所應用到的工藝以及材料,代表了當時社會經濟、文化水平,對歷史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影響著整個建筑工程的韻味。在實際修繕中,除了基于安全性需求而選擇附加原料、工藝以外,其他部分應盡量使用原工藝、原材料處理,包括油漆等防腐材料。
2.2.1 現場全面考察
以提高古建筑木作工程修繕綜合效果,在制定修繕方案之前,必須要去現場進行全面考察,對不同部位做好詳細的記錄,為全面了解建筑實際情況提供依據。只有充分了解建筑建造特點以及實際狀態,才能夠基于建筑特色來制定科學可行的修繕計劃。古代建筑所應用的木材與現代材料存在較大差異,為達到與建筑原材料相同的效果,需要施工人員收集準確的數據,利用現代技術來建模,分析待修繕的各部分特點,明確修繕技術要求,最大程度上來確保修繕結果與建筑原有結構保持和諧統一[3]。
2.2.2 合理選擇材料
古建筑木作工程修繕需要特殊的木材作為支持,并且因為木質建筑保溫以及隔熱物理性能較差,需要綜合各項條件與需求來進行分析,判斷選擇最為合適的材料。一般可以通過相同材質對腐蝕較重的材料進行替換,而腐蝕較輕的材料則可以通過熏蒸的方式來保證其完整性。另外,在不破壞建筑的前提下,必要時可以采取石料與木料結合的方式處理,進一步提高木作工程的堅固度。
2.2.3 有針對性處理
對于不同建筑結構應采取不同的方法工藝進行修繕,不僅可以提高修繕工作效率,同時還可以保證良好的修繕效果。一般古建筑木作結構最為常見的框架結構形式為穿斗式與抬梁式兩種,其涉及到的各部件規格、形狀以及位置,全部需要根據建筑實際需求來進行設計制造,具有獨特的特征。其中,梁架作為房屋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對其進行修繕時,需要重點控制好橫梁設置位置,盡量不要對原有橫梁造成損壞,維持建筑較高的安全性與可靠性。木梁柱可以承受屋頂全部重量,并通過椽、梁等結構傳到木頭圓柱后達到地面。木柱梁需要承受整個屋頂的全部荷載,這樣為保證作業安全性與建筑穩固性,在修繕時必須要注意墻壁問題,遵循整體性原則,避免造成建筑綜合效果影響[4]。另外,除了質量要求以外,還需要重視美觀要求,保證所有門窗等構件的統一性,所用材料要一致,提高建筑觀賞價值。
斗拱主要包括斗、栱、昂、枋等構件,在進行修繕時,需要結合不同構件特點來采取相應技術進行加固。①斗。對于劈裂為兩部分的,觀察其斷紋是否可以對齊,可以的話只需要進行粘結后繼續使用即可,不可對齊或者嚴重糟朽的話需要進行更換。斗耳斷落的情況,應根據原尺寸大小進行補配,然后粘牢釘固。②栱。劈裂未斷的情況可灌縫粘牢,如果左右扭曲度在0.3cm以內則可以繼續使用,超出的話則需要更換。榫頭斷裂但是無糟朽的情況可以灌漿粘牢,如果糟朽嚴重的話可以直接鋸掉后接排。利用干燥硬雜木根據原有榫頭樣式尺寸制作,控制長度為原有長度的2~4倍,并將兩端粘牢,通過直徑為1.2cm的螺栓加固。③昂。昂嘴斷裂以及脫落的情況,觀察其斷紋是否可以對齊,可以的話只需要進行粘結后繼續使用即可,不可對齊或者嚴重糟朽的話需要進行更換。脫落的部分則需要根據原樣尺寸利用干燥硬雜木補配,并與原有構件連接。④枋。對于斜劈裂紋的情況可以在枋內通過螺栓加固或者直接灌縫粘牢,另外部分糟朽的可以利用木料釘補齊整。
古建筑木作工程槅門窗因為年久失修,受到環境因素影響經常會出現變形問題,邊梃抹頭榫卯脫落,修繕時需要將其拆卸下來后重新組裝,并用膠將榫卯粘貼牢固。另外,邊框局部糟朽時,需要釘補完整。如果槅心損壞,應按照缺多少補多少的方法處理,不需要全部換新,盡量動原構件,保持其所具有的雕刻效果。
如果井口天花板殘裂,要盡量控制少換,可對其進行頂補齊整處理,按照原有尺寸將缺失的部分補配齊整。尤其是比較常見的枝條折斷情況,各檔枝條相接榫卯牢固度比較低,可以在其交接位置設置寬度為5~7cm、厚度為0.3cm的鐵板加固。
古建筑木作工程修繕為一項長期并且復雜的工程,尤其是對于歷史價值高的建筑工程,要求每項修繕工作的開展全部要遵循專業規范,依照專業原則,從選材、質量以及工藝方面精益求精,達到最佳修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