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峰
(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船舶與海洋工程系 江蘇南通 226010)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住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目前我們在傳統的施工中大多還是采用了現場安裝澆筑的方法,其效率不高,現場的施工環境較為惡劣,勞動強度大,人員數量較多,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不斷提高,傳統的施工方式在成本上也逐漸提高。目前,隨著建筑工業化水平的提高,裝配式建筑大量出現,因其具有的各項優點,使其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各地的建設主管部門也紛紛出臺政策支持裝配式建筑的發展。
國外的裝配式建筑出現已經超過50年,最早出現在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日本是發展較早和較為成熟的國家,由于日本地震頻發,在抗震方面要求很高,在20世紀70年代,頒布了較為完善的建筑工業化標準,政府鼓勵企業在建筑工業化上積極研究探索和實施。美國也是建筑工業化發展較為完備的國家,其標準的制定更為具體,在標準化、模塊化、通用化上面做的很成熟。這些國家在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初期都得到了國家財政的扶持,待標準建立,能夠大規模產業化生產以后,建筑的成本大幅度下降,使裝配式建筑能夠有非常健康的發展環境。
國內裝配式建筑起步較晚,但由于我國沒有配套的產業和投入,使得裝配式建筑的成本較高,推廣起來困難較大,但隨著“十三五”規劃中關于大力發展綠色建筑的政策出臺,裝配式建筑出現了很好的發展機遇,在一些大城市,新建的住房都有裝配式建筑比例的要求,使這個產業逐步發展成熟,也使裝配式建筑的成本不斷降低,進入到良性發展期,最終取代傳統的現澆式建筑。
裝配式建筑的設計不僅要依據設計施工圖,還要對施工圖進行詳細的分解,制定相應的建造方法和流程,滿足工廠生產的需要,同時要盡可能使生產的成本降低,提高工作效率,方便運輸和安裝。在設計的過程中,設計人員要根據結構的體量和類型,合理設計拆分成小的部件,滿足生產的條件,因此在設計時必須進行前期策劃、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構件深化設計等一系列的過程。
裝配式建筑的生產流程為,先由工廠生產構件,然后運往現場進行裝配,其特點是生產的流程可以同時進行,大大加快了生產的過程,同時構件的質量也相對穩定,對提高工程質量有很好的作用,并且生產成本也相對較低。預制構件在生產時要求嚴格按照預期方案和圖紙進行施工,按照設計要求生產出需要的規格、數量、形式的構件,對整個建造的流程可以進行全面的管理和監測,有問題可以及時解決和追溯,對提高建筑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預制構件主要有兩種制作方式:固定工位生產和流水線生產,固定工位生產的作業平臺是固定的,生產工具也較為簡單,適用于手工作業,生產的構件的質量穩定性不高。對于大規模的生產,我們主要采用流水線生產的方式,這種生產方式的投入相對較大,主要包括模具和設備等的投入,整個生產過程可以細化成若干個流程,比如鋼筋放置、混凝土澆筑、養護等,每個人只負責一個工序,這樣可以通過熟練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同時也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節約人力。
預制構件在現場制造完后需要運輸到現場進行安裝,運輸過程是裝配式建筑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由于構件制造的規格各有不同,因此在運輸過程中必須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根據構件的尺寸和重量選擇合適的運輸車輛,在滿足運輸要求的前提下盡量使構件的運輸能夠整合,以節約運輸的時間和車次。
(2)對不同的路線、路況和道路質量進行勘察和比對,選擇較為合適的路線。
(3)根據現場生產的需要,合理安排構件的使用,降低場地的占用時間,使運輸、生產流程的銜接更加流暢,防止長時間的放置對構件質量的影響。
(4)運輸的過程要保證可靠的連接,防止出現掉落和甩出,出現事故。
不同的施工安裝流程對于經濟性的影響較大,裝配式建筑的建造最重要的就是構件的安裝和連接工法,對于一般建筑而言,在滿足標準化的前提下可采用相對簡單的施工工法和工具,便于施工質量的控制,減少人工費用和材料的消耗。施工過程的工藝和順序對工程造價影響很大,各工序之間銜接不緊密的話會導致施工成本大大提高,因此制定標準化的施工流程和應用新的高效的工法是裝配式建筑生產過程中要研究的重要的內容。
要分析裝配式建筑的成本,必須要了解其成本的構成,對于現澆式混凝土和裝配式結構,其主要消耗的材料均為混凝土和鋼筋,只是其建造工法、施工流程等發生了變化,因此帶來了成本的巨大變化。對于裝配式建筑的主要成本包括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措施費、預制構件制作費、搬運費、現場安裝費等,后面幾個費用對裝配式建筑的建造成本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通過分析表明:裝配式建筑的成本控制主要在于預制構件制作費、搬運費、現場裝配費等,通過不同的措施可以改善施工方法、節約材料增強效率等從而降低裝配式建筑的建造成本。
裝配式建筑是目前全世界都在大力推廣的新的建筑模式,我國也在住建部門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快速的發展,對于裝配式建筑的使用,由于有著成本和質量控制這樣天然的優勢,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裝配式建筑的應用會越來越廣,同時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使新型的建筑更加綠色節能和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