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亮
(北京漢通建筑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人們觀念意識的轉變,對自然資源的利用與生態環境的保護也日益重視,綠色環保理念也滲透到社會行業的方方面面。綠色建筑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居住環境,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將綠色環保的建筑材料和自然資源通過綠色技術應用到建筑當中,既能節約資源又能滿足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使綠色建筑在建筑行業內獲得好評并迅速發展。因此在綠色建筑的設計技術選擇上也要嚴格要求,力求在設計的過程中將材料科學、環保節能等學科進行融合、創新,創造出高質量、高品質的綠色建筑,將資源的利用做到最優化。
綠色建筑,從字面意思來講就是將生態環境與建筑融合起來,把握好人與自然地平衡狀態,將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之間的關系協調好。綠色建筑,又叫做生態建筑。在設計一個建筑的過程中,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大化,將土地、能源等充分利用,在每一個環節都充分體現出綠色生態的理念。在這種建筑中,隨處可見的就是一些節能系統和資源的可循環,無論是土地還是資源的開發利用,其目的是實現生態平衡,建立一個和諧的生態環境,使人們的居住環境更加舒適化。其另一個重要的方面是能夠將資源實現可持續,為以后的發展儲備能源。綠色建筑其最大的特點就是能源損耗低。在綠色建筑中,能夠根據當地的地理環境進行適合的設計,這不僅能夠充分利用當地的優勢,還能夠節省許多不必要的浪費。
(1)整體美化的原則。在設計上,綠色建筑要做到與周圍環境的優勢進行巧妙結合,在整體上營造出美觀、舒適的感覺。同時還要在尊重自然環境的基礎上,充分結合當地的風土人情與歷史文化,合理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切實做到綠色建筑,突出綠色理念。
(2)簡單而高效的原則。節約資源是綠色建筑最突出的特點之一,在設計上要合理使用自然資源,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同時在設計上還要充分利用網絡技術等,做到人性化、智能化的綠色設計,綜合考慮社會發展趨勢,作出可持續發展的長遠規劃。
(3)健康而舒適的原則。綠色建筑在設計上要做到健康、舒適,有良好的通風和采光功能,保證室內舒適溫度。另外在設計的過程中盡量滿足居住者的需求,讓居住者在舒適的環境下工作和生活。
(4)同步化設計原則。有了節能節地建筑設計態度,還要讓節能節地建筑設計思維在各設計過程同步化進行。建筑師、設計師從前期分析、策化、方案構思、比選、各專業深化初步設計,各專業協調定案,到施工圖細節完善、施工中的調整、控制完成等設計全過程,都要同步思考建筑的“低碳、節能、節地”要求。
(1)缺少統一的標準。在綠色建筑設計過程中由于存在不同的程度的差異,導致技術設計比較混亂,沒有形成統一的技術標準。另外由于綠色建筑正處于不成熟的階段,致使在發展的過程中會出現分歧,市場管理也比較困難。
(2)缺乏明確的指標。在綠色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對于采光、通風等基礎項目上缺乏明確具體的資料和數據,這對于綠色建筑的發展存在一定的阻礙。
(1)在設計中利用太陽能。太陽能作為一種可再生資源,在社會發展的進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綠色建筑所追求的綠色環保理念,在對太陽能的運用中可以充分體現出來,太陽能因其自身的特點,并且對環境不會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在綠色建筑施工中要充分利用太陽能,達到節約資源和減少建筑成本的作用,這也有利于承臺系統的平衡。
(2)在設計技術中利用井光學。我國綠色建筑在設計的過程中,應通過技術手段對建筑的整體布局進行設計,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合理考慮井光學的作用,充分利用光應用以減少對電力資源的使用量,節約能源,真正體現出綠色建筑的理念。同時在綠色建筑的技術設計上還要還要多利用光學的原理對建筑物其他的構造進行整體的折射系統設計,將太陽光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達到照明的效果,同時在各個房間之間利用反射光照明,最大程度的減少電力資源的消耗。
(3)整體環境的設計。對建筑物進行整體環境設計要求在設計的過程中要綜合考慮整體建筑范圍,要將該建筑物所在城市的整體環境為規劃目標,對該城市的地形特點、氣候天氣、動植物的生存情況等進行分析,得出建筑技術設計的是否合理可行。第一種方法是堅持并貫徹綠色環保建筑理念,在設計上要將當地的自然環境、人文特點等進行完整的結合,要合理布局整體的建筑空間以及資源的利用,切實在進行技術設計的同時保護好當地的自然和人文環境。第二種方法是對環境進行綠化。當前社會發展帶給人們的壓力非常大,而人們也更傾向于通過近距離接觸大自然來發泄各種壓力,因此加強對環境的綠化和保護,有利于人們的身心健康,營造出舒適健康的工作、生活環境。另外大量的綠色植物還可以減少環境污染,釋放氧氣,幫助路面吸熱,提高環境質量。
綜上所述,綠色建筑設計技術能夠很好的將自然環境與建筑進行結合,有效的節約資源,提高環境質量,滿足人們高質量的生活品質。因此我國要重視綠色建筑設計技術對于建筑行業的發展所起的關鍵作用,不斷進行研發和創新,充分利用可再生資源對建筑物的積極效果,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