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驍挺
(江蘇省啟東市政府投資項目工程建設中心)
科技的發展帶動信息技術的發展,在各個行業領域中信息技術獲得廣泛的認可與應用,建筑行業中應用現代化技術有效促進行業的良好發展。當代,信息技術對于建筑工程發展的影響極為關鍵,把現代化技術運用到建筑行業質量監管工作中,可帶動建筑監管的真正發展,切實達成現代化與信息化的監管,帶動建筑行業更為穩定、持續的發展。
目前,對建筑質量進行監管工作涉及到很多內容,建筑是一個工程體系,有很多環節存在其中,例如立項、地形勘測,圖紙設計、竣工驗收與結算等等。在進行建筑質量監管的時候,其中有很多信息內容,運用現代化技術,能將收集到的信息內容進行分析存儲處理,這給建筑質量監管工作提供了數據內容和理論層面的支持。目前,我國建筑工程監管資料內容是紙質的,紙質材料不能進行長時間的存儲,并且資料內容的查詢也較為麻煩,工作效率偏低,可是在監管工作中使用現代化技術,這些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構建工程資料內容電子數據庫,日后再去查找資料的時候就會非常便捷,同時將資料內容進行歸納整理,就可以進行長時間的存儲了。
(1)在相關的調查數據中,可以發現,省級建筑企業具備高質量的現代化監管能力,很多企業已經在建筑監管中運用現代化技術,并且運用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目前已經達到一半以上的企業。可是市級的建筑企業中對現代化技術的運用并不理想,由于各種因素的局限,依然有很多企業對現代化技術欠缺全面、正確的認知。因此,市級建筑企業在質量監管中運用現代化技術的比例尚不明顯,還不到兩成。而在縣級的建筑企業中,運用現代化技術進行施工的企業更少,只有百分之幾,這些數據不難看出,當前時期,我國在建筑質量監管中運用現代化技術的占比并不理想。
(2)監管能力偏低
許多建筑單位在質量監管中使用現代化技術的能力偏低,還都停留在施工計劃編制層面。在實際的施工當中,由于欠缺全面、正確的認知,并且因為傳統質量監管理念的影響,導致在監管工作中未能運用現代化技術,在監管工作中欠缺良好的監管方式。目前從事監管工作的并未專業人士,而是由施工人員臨時充當的,這些人并不具備專業的機能與知識,在監管工作中更重視施工技術,對于建筑質量等層面的監管沒有理論支持,對于現代化技術知識的掌握上存在不足,嚴重局限了在建筑質量監管中運用現代化技術,運用能力也無法提升。
要提升在建筑質量監管中運用現代化技術的能力,建筑單位一定要強化計算機的運用,切實認知到現代化技術運用到建筑質量監管中的關鍵作用,并構建現代化技術監管機制。當前依然有很多建筑單位沒有建立現代化技術監管機制,還有一些建筑企業即使有現代化技術監管機制,可是機制內容存在落后、不完善等諸多問題,而造成這些問題的關鍵因素就是成本資金的欠缺,缺少資金的支持,無法實施現代化技術監管機制建設。建筑質量監管是建筑企業多個部門整合起來的系統工程,在進行質量監管時,需要有關部門共同參與來保證監管的能力。監管工作人員尤為關鍵,他們會直接影響監管的成效,而現實中存在專業監管人員緊缺的狀況,嚴重局限了質量監管的成效,這要求建筑企業一定要積極組建監管力量,監管人員不但要有較高的能力,還一定要具有較高的素質,這樣才能將建筑質量監管工作做實、做好。
在建筑企業的質量監管中,要提高監管能力,就一定要使用現代化技術,將其作用更好地發揮出來,此外,政府一定要給予相應的支持,有關政府職能部門一定要發揮作用,使用有效的策略制訂有關政策措施,對建筑質量監管工作進行指導與規范,提供相應的支持。作為政府部門,一定要重視現代化技術,并且增加對現代化技術研發運用的成本投入,給予相應的政策扶植。對于那些因為資金問題而沒有在建筑質量監管中運用現代化技術的建筑企業,建筑企業當地的政府要在政策方面予以支持,使其能運用現代化技術,并且提升建筑質量監管的能力。
伴隨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建筑企業各方面發展的速度也隨之加快,與建筑質量監管相關的機制愈加豐富,傳統的建筑質量監管機制不再適合現代的發展要求。因此,要強化建筑工程項目之間的關聯,各部門之間實現和諧的聯系,才能將現代化技術在建筑質量監管中的作用更好地發揮出來,使各部門間形成同一的工作環境。
總而言之,在建筑質量監管中運用現代化技術,能真正提升監管工作的效率,所以,一定要對當前監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使用行之有效的解決策略,運用現代化技術,發揮其監管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