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華鋒
(青島市華測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山東 青島 266101)
農藥的大量使用使農產品中有農藥殘留,食品安全無法保證,科學探究食品中農藥殘留的閾值,嚴格把控農藥殘留,根據食品檢測相關問題,結合農藥殘留的實際情況,針對不同的農產品做出不同的檢測方案,通過針對性的具體方案、技術手法按照農食品殘留標準,進行分析檢測,并深入探究食品檢測的具體步驟。需要注意的是,檢測過程不能破壞食物本身的營養價值及營養元素,在去除農藥殘留的同時,提高食品檢測的綠色健康以及安全性,保證檢測的環保性。農藥殘留檢測技術包括氣相色譜、免疫檢測分析法、電化學檢測分析法等,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可強化食品安全,提升檢測的可靠性[1]。
為了確保農產品產量以及利潤,不計其數的農藥被使用在農業生產中,雖然有國家相關政策及農藥使用標準的限制,但是這些政策的實施中存在著落實不到位、監管不嚴等問題,得不到預期的效果,農產品的農藥殘留指數不規范,農藥的生產也是一個棘手的問題,農藥的生產、使用和售賣存在嚴重的問題,這也是農藥殘留不樂觀的重要原因。我國已嚴禁銷售存在嚴重質量問題的農藥,農藥殘留檢測可以發現,某些農藥含量高達50%,食用含有農藥殘留的農產品而導致的急性中毒甚至死亡事件比比皆是,農藥的亂使用、亂生產及銷售給人民群眾的身體以及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和威脅,所以要高度重視農藥殘留的檢測,嚴禁銷售不規范、不合格的農藥,從源頭解決問題,避免農藥殘留的威脅。
有機氯農藥是用于防止植物病蟲害的一種農藥,這種農藥對人體的危害非常大,且毒性較慢,不易被發現,容易被人體腸道吸收,隱藏在脂肪及內臟中,如若人體中的有機氯農藥超過了10 mg·kg-1,就會出現內臟等身體器官的變質,出現諸如貧血等問題,嚴重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2]。
有機磷農藥可危害人體的呼吸系統以及皮膚等,可導致人體血液中的膽堿酯酶受抑制,使人體喪失分解乙酰膽堿的能力。進入人體會出現心跳加快、肌肉無力等癥狀,甚至使人體中樞神經失常,威脅生命安全。長時間吸入有機磷農藥,可導致白細胞的吞噬功能減退,肝功能降低,甚至致癌。
氣相色譜法可用于檢測農產品中的農藥代謝物和降解物等物質,這一檢測方法的應用說明農藥殘留的檢測有了新的進展和突破,農藥殘留的檢測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氣相色譜法包括氣質聯用技術、氣相紅外技術以及頂空氣相色譜等技術,一些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食品,尤其是群眾們比較熱愛的高溫油炸以及烤制食物中含有大量添加劑,在高溫狀態下,添加劑會分解產生丙烯酰胺,丙烯酰胺是一種可致癌的有毒物質,會影響人體的消化機制,會對孕婦或小孩造成很大傷害,導致基因突變甚至癌變。氣相色譜法的優勢在于檢測成本低,目前,氣相色譜法已廣泛應用于分析食品中的農藥和水的鹵化物,這種檢測方法提高了檢測技術水平,食品安全程度。氣相色譜法也應用于蔬菜的有機氯/磷等殘留物的檢測中[3]。
農藥是一種不穩定、分子量大、揮發性低的物質,活性物質偏低,加熱易發生物質分解,可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來檢測農藥殘留,高效液相色譜法是利用分離物在固定相和流動相的分配系數不同,來實現分離效果,從檢測方法來說,高效液相色譜法更貼近生活,也更切合實際,這種檢測方法可以對化合物進行深入分析,彌補氣相色譜法的不足。
酶抑制法以及酶聯免疫法是生化檢測的2 個重要方法,最為常見的是酶抑制法,酶抑制法主要是檢測有機磷以及氨基甲酸酯等農藥對生物體內的膽堿酯酶的抑制程度,酶抑制法的成本很低,而且操作簡易,20 min 內即可檢測出結果且檢測基數大,是檢測蔬菜、水果中農藥殘留的最佳選擇,由于可控性不高,調節力不大,只能檢測嚴重超標的農藥殘留物。酶聯免疫法是利用抗原和抗體自身的性質以及抗原抗體反應的可逆性檢測,這種檢測方法需要使用一種試劑盒,優勢在于針對性強、靈敏度高、操作簡易方便,缺點在于農藥的基數多、檢測時間長、準備難度較大、成本高且依賴國外進口,這種方法檢測出來的殘留量一般都在0.05 ~5.0 mg·kg-1。
電化學分析法的優勢在于檢測速度快、精準度高,靈敏度極微,電化學分析法是通過電化學反應來進行綜合測定,根據物質的濃度等指標,分析電化學反應中的參量,用范圍來斷定分析結果[4]。
免疫分析法高靈敏度,能更準確地進行農藥殘留的定性和定量,它能夠檢測多種農藥殘留,極大地提高了效能。除此之外,免疫分析法以抗體作為檢測器,能定性定量地分析有機化合物、酶等物質,這種超微量的測定技術具有分析容量及成本低、安全可靠的特點。21 世紀以來,免疫分析法得到了飛速發展。比起色譜法,免疫分析法操作簡單,不需要貴重的儀器,且適用于現場分析,已成為較有發展潛力的分析技術之一。不過,免疫分析法花費的時間較長,費用較高,而且它在多殘留分析方面應用不足,提供的信息量不大,這是免疫分析法在未來還需要改進和突破的幾個方面。
農藥殘留的檢測是一項復雜且非常重要的技術。要將不同的檢測技術應用于有限的檢測目標中,只有多種檢測技術齊力發展,才會在農藥殘留檢測中有新的突破,從而實現農藥殘留的全面檢測,從根源上阻斷危險,確保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