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肖琴 張勇輝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林業局,江西南昌 330100)
我國國土面積較大,物產豐富,擁有眾多的野生動植物資源,但人口眾多,人均自然資源較少,而且不少珍稀物種還在不斷減少。尤其是近些年來,大量的珍稀動植物資源的瀕危問題越來越嚴重,雖然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由于社會經濟的發展、時代的進步,野生動植物的許多物種仍然要面臨瀕臨滅絕的危險。在我國大搞經濟建設的同時,如何有效地開發和利用好野生動植物資源,又能保護好這一重要的自然資源,成為人們必須解決的問題。所以人們要不斷加強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的意識,要不斷完善基層管理隊伍的建設,為可持續發展鋪路。
首先,野生動植物具有重要的食用和經濟價值,人類的一日三餐均來源于動植物。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通過動植物開發出更多的菜品,越來越多不熟悉的菜品出現在人們眼前,野生動植物資源發展潛力巨大。而且隨著工業化的不斷發展,動植物原始材料的使用范圍也越來越廣,大到工廠的加工材料,小到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用品,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這一自然資源。其次,社會的不斷發展帶來的不僅僅是人民生活物質水平的提高,還有人們對生活環境的高標準要求,尤其是在提出生態文明建設后,城市綠化的多樣性更是離不開植物資源的使用。
加強基層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隊伍的建設,重視基層管理型人才的工作,基層工作人員是接觸動植物直接管理者,也是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的具體執行者,更是向上級管理部門反映真實信息的橋梁者[1],做好基層基層管理型人才的工作,對我國保護野生動植物的管理工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2.1 野生植物的相關法律法規不全面,法律保護存在一定漏洞 首先,保護野生動植物除了需要人類在道德上進行自我約束,還需要有法律法規來進行強制約束。但目前我國雖然出臺了一系列的關于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法律法規,但里面的內容并不完善,存在一些漏洞,不利于野生動植物的保護管理[2]。其次,我國對于保護野生動植物的管理隊伍建設的起步較晚,管理機構的體制也不夠健全,基層的管理人員缺少,所以基層管理隊伍的建設很有必要,因為基層管理隊伍是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的直接接觸者[3]。
2.2 投入不夠,野生植物保護技術不高 國家和政府很重視野生動植物的保護管理工作,但長久以來收效不大。一方面是因為我國缺乏從事野生動植物保護動作的學者和專家,一些管理人員綜合素質不高,科研水平較低,另一方面是因為國家投入的資金不足,導致配套的基礎設施不多,管理方法落后,缺乏專業性,從而使一些瀕危物種得不到有效保護。因此,加強基層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隊伍建設勢在必行,是維護大自然生態平衡的必要途經。
3.1 健全相關法律法規,依法必究 健全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法律法規,隨著我國野生動物保護法、野生植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出臺,一些相關法律法規大規模普及和執行,人們對野生動植物的認識有了提高,逐漸意識到野生動植物資源在自然社會中的重要性,人們的行為在道德和法律上收到了約束。這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破壞和宰殺野生動植物惡行,打擊了犯罪分子,從而為我國野生動植物的生長提供了發展空間,保護了野生動植物。同時也使生態環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因此,基層管理隊伍人員在工作中要嚴格把關,對觸碰到法律的犯罪人員要堅持違法必究,把法律法規落實到實際工作當中[4]。
3.2 國家加大投入,提高對野生動植物保護的科技力度 面對我國野生動植物瀕危的狀況,國家要加大對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的投入力度。投入大量資金培養相關的專家和學者,從而不斷地提升專家和學者以及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及科研水平,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管理素質,完善配套的基礎設施。管理工作人員要學習先進的管理方法,從而更好地保護一些瀕危物種。
加強基層動植物保護管理隊伍建設是保護野生動植物的基礎,基層管理人員要在日常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重視對野生動植物的保護管理,從專業水平到管理方法,從增強意識到依法履職等各方面,真正做到在基層管理中保護好野生動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