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國彬
(中央儲備糧新鄭直屬庫有限公司,河南 新鄭 451100)
二維碼,又稱二維條碼,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的日本,它是由某種特定的幾何圖形按一定規律在平面上組合成黑白相間的圖形,用以記錄數據和符號信息。與傳統條形碼相比,二維碼具有承載信息量大、占用空間小、制作簡單成本低、容錯能力高等特點。除了以上優點,二維碼的另一特點正在被廣泛應用,那就是它的互聯網入口功能。借助此功能,掃描二維碼可以輕松跳轉到各種互聯網應用來為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服務,實現二維碼、互聯網、云平臺的融合。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二維碼技術已經成為人們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們在享受著二維碼技術帶來的便捷和高效的同時,更多的企業或單位也在嘗試著將二維碼技術應用到日常的管理工作當中。
二維碼有著方便、快捷、高效等應用方面的優點,將其引入日常糧庫儲備管理中,則能夠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
目前,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正在推進“標準倉、規范庫”建設工作。根據創建工作的相關要求,對于單倉檔案、質量檔案等倉儲資料的完整性、規范性要求越來越高,而將二維碼技術應用到儲糧信息管理中,則可以有效提升倉儲資料管理的工作質量。
利用二維碼技術,為每個倉房創建一個獨有的二維碼,通過掃碼便可以得到倉房結構數據、交付使用日期、倉房類型、設計倉容、責任保管員等主要信息,這是二維碼技術在信息查詢中最基礎的應用。而利用二維碼的入口功能將其與網絡數據信息系統相連接,則可以實現更多的功能。例如,將二維碼與數據庫表單功能相結合,可以制作一種叫做“記錄碼”的二維碼。掃描這種二維碼,即可以在手機端進行相關信息的錄入操作,記錄的信息會自動上傳到后臺數據庫,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后臺調取數據并進行編輯。利用這種記錄碼,可以輕松實現以下功能。
將二維碼貼于倉房門口,利用手機掃碼便可查看進倉作業的安全告知、風險點及防控措施。利用手機錄入進倉作業人員姓名,系統會自動將進倉人員名單及進倉時間同步到云端數據庫,從而實現作業安全告知及人員進倉記錄管控。出、入庫作業開始和結束前后進行掃碼,錄入出、入庫作業相關的人員名單,系統會將數據同步到云端數據庫中,實現出、入庫作業記錄的管控。當倉房進行機械通風或谷冷通風作業時,在作業前后掃描二維碼,并利用手機端輸入外溫外濕、倉溫倉濕、最高糧溫、平均糧溫,作業前后的電表讀數等基礎數據,從而實現通風作業記錄的管控。記錄碼所記錄的作業時間,是錄入信息時根據云端系統時間自動生成的,無法更改,這就保證了作業記錄的真實性和時效性。
糧食入滿倉后的初驗質量信息、質監中心的驗收質量信息、庫內定期的自檢質量信息以及每年3、9月普查的質量信息等都可以記錄到每個倉房獨有的二維碼中,通過掃碼即可輕松查看每個倉房從入庫到出庫全過程的質量信息,從而輕松實現糧食質量信息的管控。
倉房的資料信息及質量信息可由管理人員在系統后臺進行錄入和維護,手機端掃碼即可獲取最新數據信息。作業記錄信息可由操作人員通過掃描二維碼在手機端進行錄入和查閱,管理人員則可以通過系統后臺對記錄進行維護和導出,根據不同的需求還可生成各類作業記錄匯總表,以便整理和查閱。
對于人員信息管理,二維碼技術可以應用于以下兩種場景。
每個企業都有一些宣傳欄用于對外宣傳員工,讓到訪者可以很好地了解這些人員信息,從而彰顯企業的良好形象,展示企業風采。這種展示需要有個人簡介、照片、個人信息、突出表現等,信息越豐富越好。以上這些信息如果用傳統展板進行展示的話,則存在占用版面較大、信息量不夠豐富、在有限的空間內無法顯示較多內容的弊端。而利用二維碼技術來展示人員信息,不僅文字數量不受限制,還能夠加入更多的圖片及視頻介紹,較之傳統展板能夠承載更多信息,展示的方式和效果更為突出。
傳統的紙質統計方式存在信息散亂、人員信息及檔案對應困難、人員信息查找困難、信息變更麻煩、容易丟失、容易破損、可讀性差等弊端。利用二維碼與數據庫技術相結合,在顯示人員基本信息的基礎上,還可以整合員工的各種資料,如三級安全教育培訓記錄、考核記錄、學習記錄、人員技能證書、合同保障等。這些信息既可在手機端通過掃碼快速獲取,也可利用后臺根據需要進行分類導出。這大大提升了資料查閱的效率,同時降低了人員信息管理的難度。
目前,大部分企業或單位,對于設施設備的管理還停留在紙質記錄的階段。從設備的購買、接收、檢驗、入庫、出庫、使用、維護、保養到報廢都需要記錄大量信息,這就給設備的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難。例如,有的設備名稱出現重復、產品的型號記錄出現混亂,在登記、檢查、維護時會造成效率低下,整個流程運轉不暢的情況發生。將二維碼技術應用到設備管理中,則可以很好地解決相應的問題。
根據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對倉儲設施設備管理的相關要求,需要為每臺設備建立一份檔案,用來記錄該設備從購買到使用再到日常保養維護整個環節的相關資料。采用傳統紙質記錄的方式來管理這些設備檔案,不僅工作量大,而且檔案的整理和查閱都比較繁瑣。利用二維碼技術,可以為每臺設備創建一個獨有的“身份證”,通過掃碼就可以準確地獲取設備的編號、參數、名稱以及相關的其他信息。而對于設備較多的情況,相同型號的多臺設備,則可以通過創建模板進行批量生成二維碼來提高效率。因為利用了數據庫技術,這些設備信息也可以通過后臺進行導出并生成報表,以方便管理和查閱。
一般情況下,管理人員都會在設備旁邊的墻壁上粘貼一些該設備的使用流程、注意事項之類的信息提示卡,但是有時會受到空間或設備類型的限制,如狹小的操作間或者是非固定式的設備,這對于放置提示卡就顯得有些困難了。另外,設備操作流程的提示信息大多是操作說明的精簡描述,對于不熟悉操作的人來說,這些流程理解起來會有一定的困難,往往是看過以后還是一頭霧水,不敢操作。而二維碼技術在設備操作的說明展示上提供了很好的解決辦法。由于二維碼的體積很小,所以它可以很輕松地貼在設備操作面板的醒目位置。同時,利用二維碼信息包容量大的特點,可以將設備的操作說明書以電子文檔的形式放入二維碼中,以便操作前可以及時翻閱。倘若感覺文字形式的說明書晦澀難懂,可以將設備的操作流程以圖文并茂的形式進行編排,加入二維碼中,提高操作流程的可讀性。甚至還可以將設備操作的視頻教程加入二維碼中,利用文字、圖片、視頻相結合的多媒體方式來幫助作業人員熟練掌握設備的操作。
對設備進行操作,就需要建立相應的運行記錄。采用傳統紙質記錄的方式,會出現作業記錄缺失或損壞的狀況,且設備運行記錄的匯總和整理工作量較大。而利用記錄碼,則可以輕松地使用手機實時記錄設備的開、關機時間,以及運行參數、操作人等信息。管理人員還可利用后臺輕松調取設備的運行記錄并生成報表。
在設備巡檢的過程中會存在設備類型多、數量大、巡檢點分散、紙質信息錄入不方便等問題。借助二維碼技術,將日常設備巡檢產生的數據進行分散、分點錄入,再利用云平臺進行集中處理,以實現定期、定點、定人對現場設備進行巡檢,對運行中出現的異常和故障隱患,做到提前發現,事前解決,以保障設備安全運行。
在設備巡檢時,巡檢人員可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并添加設備的巡檢記錄,同時還可以查看設備的歷史巡檢數據。當發現設備異常時,利用手機對異常情況進行拍照并提交巡檢異常記錄,系統會實時將巡檢記錄匯總到后臺進行管理。
在設備進行維保之后,工作人員需要記錄這臺設備的維保信息,以便日后查詢該設備的維保狀態。采用二維碼技術來記錄設備的維保信息,它具有上傳現場圖片、自動獲取地理定位、記錄人、記錄時間等信息的功能,輕松解決了紙質記錄表單無法及時查詢和共享的問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將二維碼技術應用到設備的運行、檢修狀況的管理中,維護人員可以在作業現場掃描添加記錄,取代傳統紙紙質錄入的方式,使得操作更加方便快捷,數據的搜集整理變得更加高效。利用后臺統一集中管理的功能,管理人員可以對所有設備的狀態進行統一管控,從而加強設備監控,確保設備安全運行。
本文淺談了二維碼技術在儲糧信息管理、人員信息管理、儲糧設施設備管理這3個方面的應用及效果,文中所描述的各種應用場景的功能均已在實際操作中實現。當然,對于二維碼在糧庫儲備管理中的應用,遠不止以上3個方面,這里只做拋磚引玉式的探討。隨著二維碼技術與物聯網技術的不斷融合發展,相信二維碼技術在糧庫儲備管理中的應用會越來越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