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嘉雋 馮佳慧
(1.西安工業大學 710021 2.西安醫學院 710021)
支撐、擋土、擋水是深基坑支護技術在巖土工程中的主要施工方式。另外,巖土工程的工作范圍必須根據施工區的實際情況來確定。雖然我國建筑行業現在在巖土工程中已經離不開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但是這一技術仍存在許多問題,施工質量很難得到保障。因此,為了將建設工程的安全隱患及施工事故的發生降到最低,加強深基坑支護技術的研究是重中之重。
深基坑支護技術是工程施工的根本。但是,其設計方面存在兩個問題:
(1)支護結構設計問題
深基坑支護技術結構主要有四種,分別為排樁支護、地下連接墻支護、土釘墻支護和深層攪拌樁支護。根據朗肯和庫倫的公式,分別將這四種類型已經測量完的基坑范圍、深度等數據進行計算,利用上述公式算出來的數據具有較高的精準性。如果實際測量過程中基坑數據不準確,巖石工程的安全隱患將受到嚴重威脅[1]。
(2)實際情況與設計嚴重不符
一般情況下,深基坑的支護程度的深淺設計,是通過分析深基坑的受力程度,在以極限平衡理論為基礎實現的。但在實際支護過程中,理論值遠遠大于實際數據,從而增加了意外事故發生的次數。
在巖土工程中,其施工順序如下:①將土方挖開,然后按照事先準備好的設計方案對其進行深基坑支護的施工。但是,在深基坑支護施工中常常因兩個施工之間協調性的缺失會遇到許多阻礙。土方開挖、相關配套建設等相對簡單,但深基坑支護施工更為復雜和繁瑣。因此兩種建設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使整個建設項目的難度大大增加,雙方的矛盾沖突不斷惡化。一般在這種情況下,施工方都會將此問題擱置,然后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施工,這種情況導致深基坑開挖的空間不能滿足實際的需要,從而阻礙了施工的進程。②只有機器和人工相結合才可以開展深基坑工作。但是,在現實中如果機器開挖出現偏差而人工管理又不到位、技術不全面,這會導致施工的質量嚴重不合格。
目前,在我國巖土工程深基坑支護設計中,首先要明確設計標準并將支護結構進行統一規范統。然后將已經收集好的相關數據,通過朗肯和庫倫的公式進行計算。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雖然這兩種測量方法是靜態的,但隨著巖土工程的變化會讓支護結構的承載力變弱。受到巖土工程條件影響的支護結構,在其計算結果與實際結果中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這也讓工程的安全性降低。為了打破傳統的深基坑支護技術的阻礙,可以通過引進先進的理念,使支撐結構更加規范和合理,改變傳統的方法。這不僅有效地解決了結構荷載計算方法的不足,還使其達到動態設計。
建筑工程不應盲目施工,應該根據巖土工程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施工方案并研究相應的施工方案。在施工前,所有施工人員應嚴格按照方案進行施工,以減少在深基坑支護的施工中出現意外的概率。只有施工人員自覺的遵守所有的注意事項,才能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逐步完善基坑開挖支護工作。這不僅大大的減少了開挖的時間,同時還有效地避免了施工的不規范問題,從而提高支護施工質量。
質量檢驗、運營標準和技術規范是深基坑支護結構的具體試驗模式。因此,巖土工程必須將制度化、規范化和標準化這三種標準作為深基坑支護結構的重中之重。在這三種試驗方法的基礎上,需要對深基坑支護的整體結構、成品、材料等方面進行相應的物理試驗,從而在源頭上將事故進行清除。在這一過程中,因會涉及一些專業難度很高的技術,需要專業人員經過專門的質量檢測進行檢驗與確認出,此外才可以繼續進行下一步操作。運用先進的檢驗方式和方法,在檢驗的同時將日常檢驗和重點檢驗結合,以此來提高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檢驗工作效率提升的最快的方式便是進行相應的相互檢驗和自檢[2]。
在巖土工程建設中,采用深基坑支護的措施和方法,有助于保證建筑物的穩定性。在此基礎上,對現階段的支護施工工藝進行了全面改進。然而,事實上,深基坑支護包含著一個復雜的技術過程,相應的支護技術措施也反映了其復雜性。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必須因地制宜,充分考慮現場條件,并緊密結合深基坑支護,給出最適合的支護措施和方法。目前,深基坑支護在巖土工程中的現場施工措施尚不完善,有待于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在今后的施工實踐中,施工人員還需要探索經驗,進而為全面提高巖土工程建設質量。
[1]賴德基.論巖土工程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措施[J].建筑知識,2017,37(08):82~83.
[2]馬俊剛.試析巖土工程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措施[J].建材與裝飾,2016(43):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