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為芳
(山西潞安集團蒲縣開拓煤業有限公司 山西蒲縣 041206)
樓地面滲漏是建筑工程的主要質量通病之一,是用戶反映較為普遍的問題,也是較難根治的質量通病,嚴重地影響了建筑的使用功能,給用戶造成極大的不便。
引起該位置出現滲漏水的情況通常有:應對管道起到固定作用的混凝土并不牢固、該位置沒有進行密封槽加工或是樓面板變形;相關位置防水處理的意識薄弱或是根本沒有進行防水處理;不按規范要求進行嵌縫作業。
對其進行防治要先將出現滲漏水位置的地面挖開,清除管道滲漏位置附近的雜物,同時進行洗刷,利用模板,將制備完成的水泥在管道穿孔周邊涂滿,同時使用特別制備的細混凝土進行灌注而后搗插致其緊密。
按照相關規范對穿板的管道位置安設套管,套管要求配有止水環,并在套管的埋設過程中,同樣要求其周邊混凝土緊密,不能存在縫隙。
引起樓面滲漏的原則主要有:在對樓板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不合理,沒有對混凝土搗實,從而導致縫隙與孔洞出現,樓板邊緣未做處理,防滲漏層并未加以設計;伸縮特性對預制板的作用而出現縫隙。
如果是樓板出現縫隙,則可順著縫隙對混凝土表面進行鑿挖槽道,槽道大小視縫隙情況而定,然后用清水進行洗刷,待其干燥后在縫隙內注入環氰樹脂液,整體凝結后,再對縫隙處進行填補。
如果是廚衛位置的樓面板滲水,則重復上述步驟,但是灌注介質更換成為防水密封膏,保持與原防水層的一致性,最后進行修補。
引起這種滲漏情況的原因是: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沒有編制相關的技術操作手冊或是操作手冊并未得到貫徹落實,且缺少監督管理;在對相應位置施工結束后,并沒有及時將該部位的雜物清理干凈。
首先確定滲漏產生的原因及其準確位置,通常對于這類滲漏的防治是借助于丙凝壓漿的灌入方式對裂縫實施封閉,同時在樓面板底部使用符合要求的制備膩子進行封閉。同樣在上述操作中,搗實與固定是不可缺少的。
造成地漏滲漏的原因主要是安裝的地漏和樓面板的嵌合出現縫隙,防水處理不到位或是地漏的表面要比安裝位置的地表面更高從而造成積水,導致積水主要聚集在地漏周邊并形成滲漏現象。
當這種滲漏情況出現時,首先同樣要實施鑿除作業,對象是地漏周邊的地面層,而后將縫隙邊的松動部位進行清理,進行洗刷并設置底部的模板,同時涂填加嵌制備好的混凝土,并保證其緊密,填嵌的表面要比樓板面略低,等到混凝土全部干化變硬后,加注防水膠,最后恢復地面表層。
隨著人們的生活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建筑地面防滲漏技術的作用也得到廣泛的重視,以下結合建筑地面防滲漏技術的具體實例,對于防滲漏技術作進一步研究。
該建筑工程面積13萬m2,屬于全裝修的居住建筑工程,共計衛生間1200多個且全部設置地暖。此間防滲漏技術主要應用于所有衛生間之中,以保證地暖設施的正常運行與人們生命財產的安全。其最大的特點是衛生間里各類潔衛設備的地面標高不統一,并且呈現出涉及工序多的特性,如裝修與設備安裝交叉作業等,極易因施工原因而產生滲漏的情況。
(1)附近房間進行墻腳線施工時對防水層形成破壞,從而造成衛生間的墻根位置滲漏水;
(2)水平滲漏于衛生間入口;
(3)因地漏安裝的誤差及給排水管道的問題形成滲漏;
(4)防水層質量問題造成滲漏;
(5)建筑結構混凝土樓面板、砌體出現縫隙;管道與墻體銜接位置不緊密;預留孔施工不規范而造成其周邊出現滲漏。
(1)防水層。在保證地面整齊、無雜物且朝地漏方向呈現自然坡斜,轉彎部位保持弧形后,方可進行防水層的作業。在對其的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按照相當規范標準的要求,對防水層進行規范作業,保證其厚度、涂抹數據達標。在附近房間進行墻腳線施工時,要點是其固定木楔的長度不宜太長。在完成作業后,至少進行兩次蓄水滲漏實驗并對其設置簡易保護設置,同時做好相關記錄。
(2)建筑結構防滲漏。根據建筑結構施工的特點,分項對于混凝土、門窗、預留孔、砌體、標高、穿墻管道等部位進行防滲漏處理。
(3)根據工程施工進度與相關專業施工特點,在土建等其他專業在進行混凝土作業時,合理設置防水檔板,對施工中可能因防水滲漏工作尚未完成的情況下導致滲漏進行預防。
(1)在需要進行防滲漏的建筑體防水砂漿部位的刮糙作業不低于兩次;
(2)注重對有防滲漏要求的樓板面進行全天候的蓄水滲漏實驗;
(3)地漏設置必須比樓板面要低,且使該區域樓板面朝著地漏方向呈現適度斜坡;
(4)對預留孔,則要首先對其進行清理,再經毛化后開始粘結層作業。現澆孔洞堵塞時注意搗實,并于澆筑凝結后進行一定時間的蓄水滲漏實驗,在安裝管道完成以后,更要在管道與樓面板銜接位置進行全天候的蓄水滲漏測試。
為了避免上述施工原因造成的問題,在施工期間,施工單位應嚴格按照施工規范進行施工,嚴格控制混凝土的溫度,配合比,水灰比,塌落度等等,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證鋼筋的位置,避免發生鋼筋位置偏移的現象。樓板的厚度以及鋼筋保護層厚度必須達到設計要求,施工單位必須采用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施工單位應該對混凝土的養護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必須按照養活規范進行養護,避免裂縫的產生。避免施工踩踏問題的發生,就要在澆筑混凝土前,把架板鋪設好,避免對鋼筋的踩踏。這樣才能有效的控制樓地面裂縫的產生,將裂縫寬度控制在允許值以下。
隨著建筑新技術的日益推廣應用,使建筑防滲漏技術也有了長足的發展,同時其技術的重要性也開始凸顯。由于防滲漏技術不但對保障人們居住的舒適性起到一定的影響以外,而且對于一些工業建筑中的關鍵部位來說,防滲漏還能夠保證關鍵儀器、機械設備、材料不因滲漏現象而導致腐蝕甚至報廢的情況出現。造成建筑物樓地面裂縫的原因有很多,希望通過對這幾項主要的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夠對實踐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但是我們也要知道造成樓地面破壞的原因并不只是某一種原因造成的,可能是很多因素共同造成的結果,但是通過規范的設計、施工以及嚴格的選料可以有效的減少裂縫的發生。每項工程都有自己的特點和情況,應根據自己的特點再制定一些相應的措施及對策,來控制樓地面裂縫的產生,減小裂縫的寬度以及數量,確保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建筑防滲漏技術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這就要求我們從實際出發,善于接受在防滲漏方面的新技術,同時結合建筑工程的實際特點,設計出真正能夠服務于建筑的防滲漏技術方案。
[1]李一蕓,傅殿威.現澆混凝土樓、地面裂縫分析與防治[J].安徽冶金科技職業學院學報,2004,03:27~28.
[2]呂大偉,高 波.樓地面裂縫產生的原因及預防措施[J].活力,2009,13:29~30.
[3]李秀巖.水泥砂漿樓地面裂縫的產生和預防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2:13~14.
[4]姬生泉,董存玉.防滲漏技術在地面熱輻射采暖衛生間的應用[J].建筑施工,2008,30(6).
[5]于 湫,王 昊.建筑工程質量通病的防治方法[J].山西建筑,2007,33(11).
[6]潘仕明.建筑工程樓地面滲漏原因及防治[J].海峽科學,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