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松青
(綿陽市西山子云亭風景區管理處 四川綿陽 621000)
新常態下,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壓力隨之增加,人類對美好生存環境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隨著建設“美麗中國”的提出,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被上升到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的高度。園林工程是美化城市的重要工程,對于凈化城市空氣,防止水土流失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新技術、新工藝被越來越多的運用在苗木種植施工與養護中,對這些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究就顯得十分必要。
土壤養分對園林植物生長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為達到苗木種植的土壤條件,務必對有害物質及其他雜物進行清除。首先要進行土壤改良及場地平整工程施工。施工前必須對土壤進行化驗,采取全部改良或局部改良措施。對不合格的土壤進行翻松并向土壤中摻入腐熟秸稈、稻殼等多孔栽培基質,提高土壤肥力,為不同種類的灌木、小喬木、喬木等苗木生長創造必要條件。在施工過程中,要避免對周邊構筑物、地面及地下管網造成破壞,在做好種植草坪、花卉前的施肥、翻地施工后,準備好木箱、柳筐和盆等容器。
在秋冬季節,應對苗木加大修剪量,降低葉面呼吸和蒸騰作用,帶走苗木體內的熱量,降低苗木的溫度。以楊梅樹修剪為例,楊梅樹修剪比較適宜在秋冬季或春季(萌芽前)進行,以夏季修剪為輔,強樹早剪(10月下旬~12月),弱樹晚剪(2上旬~3月上旬)。楊梅樹夏季修剪的時間與修剪量直接關系到果樹的產量和經濟效益。如果在7月中下旬甚至8月進行大枝修剪,甚至更新修剪,會引起樹皮灼傷開裂,產量下降,造成經濟損失。因此,荸薺種楊梅夏季修剪的適宜時間為楊梅采掐后至7月上旬前。方法:以整形為主進行大枝矮化修剪,踞去上部2~3個直立枝、密生枝和重疊枝。秋冬季強樹的修剪,一般在10月下旬~12月進行,以疏除小枝為主,修剪過早易抽生晚秋梢,過遲易遭受涼害。剪除徒長枝、枯枝、病蟲枝、衰弱枝,疏刪密生枝、直立枝,以促進樹梢發枝。
苗木移植是苗木種植關鍵環節,有利于苗木的生長,有利于培育苗木發達的根系。移植苗的栽植方法有穴植法、溝植法和縫植法。移植過程中必須與當日種植數量銜接,確保隨起苗、隨運輸、隨種植。苗木起苗后栽植前應對苗木進行分級,將不同級別的苗木分類移栽,使同一種植區苗木保持齊整。為確保小樹移栽成活率提高,一般不對闊葉樹小苗和針葉樹苗木修剪枝干。為使一年生闊葉樹苗形成筆直樹干,移植之前應事先將根栽掉。如果培育多分枝的灌木,也可在移栽后將地上部分全部剪掉,重新萌發新枝,枝條數量與不修剪相比明顯增多。修剪根系應剪掉較長的及已經劈裂的根,剪根同時裹泥漿或臨時假植。栽植前還可用藥劑(生根粉、生長素、根寶2號等)對根系進行養護,使移植的效果更佳。具體而言,移植的步驟如下。
2.2.1 移植苗床的準備
清理場地,設置排水設施,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區劃好苗床,采用東西向,座北朝南,以便迎受陽光,按照移植苗木的株行距定點放樣。容易成活的針葉樹小苗的株距為5~20~50cm,石碌含笑、樂昌含笑、木蓮等闊葉樹苗木的株距為 50~80~100cm,行距為 25~60cm。
2.2.2 苗木的準備
苗木移植比較適合隨起隨栽,以保持根系連續吸收的能力,做好苗木的保護工作非常關鍵。根據苗木主要質量指標(苗高、地徑、根系等)對苗木進行分級,根據苗木的質量分床移植。修根時要注意將過長根修剪掉,防止“窩根”,平滑的剪口,有助于愈合組織快速形成。常綠苗木還應攜帶適當大小的土球移植。
2.2.3 移植技術
(1)裸根小苗起苗
起苗時先在頂行距根部10~20cm處向下沿苗行方向先挖一條苗溝,深度20~30cm(視根系大小而定)。然后在20~25cm處向苗行斜切,深度切斷苗根,然后切斷側根,直下切,向外推,即可取出苗木。應注意起苗時不要硬拔,稍去掉一些苗根上的泥土,放入苗筐內。
(2)土球苗起苗
結合苗木大小確定土球直徑,將根部的表土挖至苗床空地內,深度5cm左右(俗稱起寶蓋);再在土球外圍挖30~40cm的操作溝,深度為土球直徑的2/3。起苗時應注意:
①以鍬背對土球。
②起苗時如遇較粗的根可利用修枝剪或人工鋸斷,而不可使用鍬硬劈,以免土球破碎。
③挖至土球深度一多半時,中止開挖,打好腰箍,做好苗木支撐,然后對苗木進行內切根掏底,將土球形成蘋果狀。
(3)裸根苗的修剪和土球苗的包裝。裸根苗起苗后應適時置于陰涼處,根據高度和粗度進行質量分級,不同等級分區栽植。用修枝剪、高枝剪等剪去過長的側根和主根以及部分遭遇人為或機械傷害的根系。為確保土球苗不散球,應進行適當包裝,土球挖好以后,先扎腰繩,1人扎繩,1人扶住樹,2人傳遞草繩,腰繩道數參照運輸距離遠近進行確定,土球直徑小于50cm時3~5道,隨直徑增加道數也同時增加,纏繞過程中,一道緊靠一道拉緊,同時將磚塊蔽擊嵌入土球內。爾后扎豎繩,順時針方向進行纏繞,包裝結束后切斷主根。
(4)裸根苗打漿包裝和土球苗樹冠修剪與攏冠。如運距較近,可簡化土球的打漿包裝,即就近移植可不打漿,在很短的時間內運往栽植地點栽植。如距離較遠或運往其他地區進行出售則要進行打漿和包裝。泥漿水要求不稀不稠、上下均勻,使根系互不相粘。然后,將苗木的根部蘸滿泥漿水,使根系充分吸水。依據苗木的大小,大苗10株、小苗50株為1捆依次碼好,捆好成包。為避免土球破裂,土球苗切斷主根后應使樹木緩緩倒下,依據樹種特性進行修剪。可保持樹型,適當疏枝,攏冠,用繩將樹冠攏起,捆扎好。
(5)裝運。將打包好的苗木裝入運輸工具,做到堆放整齊,下面一層和上面一層的根梢位置要錯開,苗木土球互相靠緊,防止滾動震散土球。裝后要再次攏冠,樹冠不可超過車廂板。
(6)栽植。挖好種植穴后,將苗木放在栽植穴中扶正,使根系比地面低3~5cm,回土達根頸處,用手向上提一提苗,抖一抖,使細土深入土縫中與根系結合,提苗后踩實土壤再回第2次土,略高于地面踩實,第3次用松土覆蓋地表。上球苗要依據大小及高度,先將表土堆在穴中成饅頭狀,使苗木放上去的土球略高于地面。將苗木扶正,再進行回土栽植。當回土達土球深度1/2時,用土棍在土球外圍夯實,注意不要敲到土球上,以后分層回土夯實,直至與地面相平,上部用心土覆蓋,不用夯實,保持土壤的通氣透水。
(7)栽后后第1次要澆足定根水,以后視天氣情況而定。
假植是指移植前,將苗木集中起來埋藏于濕潤土壤中。按照假植時間長短可以分為臨時假植和越冬假植。假植溝應選在地勢平坦、背風向陽處進行。珍貴樹種以及非種植季節所需苗木,起苗前應挖環溝切斷根系,提高成活率。移植前3h,苗床澆一次透水,選擇避風陰濕、排水良好的地方進行。如土壤干燥,假植前應灌溉,以免根系失水,影響成活。
①澆水。苗木移植后應立即澆水,首次澆水要澆透,直到坑(溝)內水不再下滲,初時澆水不宜太急。②中耕除草。將雜草一次性除干凈,苗后進行2~3次中耕。③施肥。早期以氮肥為主,后期以磷肥、鉀肥為主。④病蟲害防治。改善光照條件,加強通風管理,清除雜草,夏季育苗苗床要設在陰涼、通風處。一旦出現病蟲害應及時給藥。⑤排水。首先要做好排水設施施工,加強對排水設施的保護措施,避免排水通道堵塞。⑥缺苗補植。對于少量不成活的苗木應及時挖走,補植苗木。⑦苗木防寒越冬。針對不同的樹木采取相應的防寒措施,常見的措施是澆防凍水,適用于楊樹、柳樹、榆樹、國槐等鄉土樹種,既能保持冬春土壤水分,又能避免地溫下降過快。對東北、西北等冬季風大的地帶也可設置風障防寒。
反季節栽植的核心和關鍵環節就是澆水,一般應緊跟“三水”從而確保成活率。在反季節栽植的澆水次數上,應比正常季節栽植的澆水次數多,并結合枝葉的不同品種在進行相應程度的短截。必要時可將發芽抑制劑進行噴施,以降低葉片水分的蒸發從而抑制發芽。向根部土壤里面注水的過程中,為加速根部發育,可以加入適當量的發根促進劑,對于樹齡較大、相對貴重或生長狀態不佳的樹木,如有必要應提前對其進行斷根。最佳斷根季節為第首年春季,然后在次年春季或第三年春季移植,在陰雨或遮陽環境下能夠增加移植成活率。
綜上所述,園林綠化中苗木種植施工與養護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對林木栽培養護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土壤及容器的準備,苗木的修剪、假植和假植以及苗木種植養護方面應按照嚴格的標準進行作業,促進園林工程能夠實現按時、優質、高效完成。
[1]張文堯.園林施工新工藝在園林工程中的應用及影響[J].中國園藝文摘,2014(12).
[2]王 偉.園林綠化之苗木種植與養護[J].湖南農機,2011(7).
[3]孫佳娟.漫談園林施工新工藝在園林工程中的應用分析[J].施工技術,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