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卓 朱玉平 姚源淵
(1.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南陽 473009 2.南陽建工集團 河南南陽 473000)
1998 年鮑里爾提出智慧的城市設計理念,提出在城市發展總周期考慮應用新理念新技術使城市發展良性循環。2005年以后,“智慧城市”一詞在全球傳開。2008年11月,彭明盛正式提出“智慧地球”理念,于是有了“智慧城市”的概念:在充分體驗、互相聯系的前提下,依靠新型工業、互聯網技術和特色小鎮的發展機會,運用新的信息成果完成個人和城市的互通、緊密連接,形成城市節能、快捷、環保、良性運轉的狀態,使市民更幸福,管理更和諧。
1.2.1 互聯網大面積覆蓋
想要建成智慧城市,要能及時獲取城市的各種消息,并進行加工。這就需要城市大部分區域有網絡。新時期物聯網迅猛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互聯網信息的大面積覆蓋。總體來說,城市信息的獲取也不能刻意追求全面,在偏僻的地方不好實現,能夠滿足城市的需要即可。
1.2.2 信息網絡有效交互
現代城市信息網絡多種多樣,這些不同的網絡形成了復雜的網絡鏈,智慧城市就是要把這些不同類型的網絡連接起來,使他們之間能夠充分的進行相互交互,有效的實現不同信息的綜合處理,使民眾對信息真正的充分利用,最終方便市民的聯系,并讓網絡的使用價值得到提升,實現信息網絡的有效交互。
1.2.3 資源共享,消息互通
傳統城市中的資源往往都是各自單位部門獨自擁有,相互之間沒能保持及時聯系,也沒有一個統一的組織機構體系,要建設智慧城市,就要改變這種狀況,實現資源共享、信息互通。以免出現信息量不對等不準確的現象。智慧城市要達到能對市區的不同類型資源進行統一調配或者提取,使資源能在不同領域發揮其重要作用。
1.2.4 資源系統智能加工
資源除了共享之外,還要能夠進行加工處理以及輸出。智慧城市要求能夠對錯綜復雜的資源系統進行智能加工,進行根據需要進行歸類和篩選,并按要求發出命令,做出合理最優的處理辦法。使信息更好地被利用,避免在無用信息上浪費寶貴時間。信息資源的加工需要新技術的支持。
北京早在2011年3月,就在中國移動的支持下開展了無線城市建設,并積極推進城市應急管理領域的物聯網建設和城市安全運行的推進。現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上海圍繞著智慧城市三年規劃,完善了具有國際水平的信息基礎設施體系,帶動相關企業重點開展專項建設,全面提升了上海信息基礎設施的服務能力;廣州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走在了國內前列,圍繞創新發展這一主題,加大創新對城市建設和發展的支持力度,實現城市各方面的資源共享,取得了巨大的成績;深圳在交通安全和智能交通方面做出了較好的實踐成果,通過建立智能交通平臺,將整個城市的綜合交通信息融合在一起,對城市交通管理和交通整體調控起到了促進作用。
美國迪比亞克市將整個城市完全數字化,把所有的城市資源都連接起來,通過整合與分析相應數據,智能化的滿足城市居民的各種需求,力求節約城市資源,降低城市能耗,更好地發展城市的居住和商業;2007年歐盟提出建設智慧城市的建設目標體系以及相應的評價標準,評估表明:德國、芬蘭、瑞典、盧森堡等國家的城市智慧程度比較高,最有利于建設智慧城市;日本在2009年7月就制定了相應的智慧城市發展戰略,讓數字信息技術融入到日本社會的各個角落,并且改革整個經濟社會,以此催生整個日本的創新活力,并將智慧城市帶來的福利成果惠及到每一位公民,包括了電子政務、醫療和教育等核心領域;韓國政府在2004年3月推出了u-Korea發展戰略,希望韓國能夠盡快創建智慧城市,通過以無限傳感器網絡為基礎,把韓國所有的資源連接在一起,最大可能的實現資源的交互化。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南陽已有的互聯網信息技術基礎,為發展智慧城市創造了條件,大幅提升了城市的服務效率和水平。目前南陽市已經實現了無限通信基礎設施全覆蓋,同時建立了市級層面的通信樞紐中心,通過整合各種信息資源和業務模式,提高了城鄉寬帶接入能力和寬帶普及率。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業態的結合,產生了許多新的業態,這些業態將成為南陽經濟增長,產業結構優化的動力。目前各個傳統產業都在尋求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相互融合的道路。互聯網越來越成為一種重要的生產要素,“互聯網+”將成為新的產業增長點,通過促進產業間的相互融合,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極大地改變了三種產業的比例,改變了產業的形態。
電子政務網絡建設統一進行。全國各鄉鎮地區都正在推進電子政務網絡建設,并和省、市級網絡連接,推進市級政務信息資源交換與共享平臺建設,避免重復建設和投資浪費,統籌規劃合理利用網絡資源;實現市級信息資源協調運行,推進城市政務信息不斷交換與共享。建設企業基礎信息共享平臺,積極抓好惠民信息工程建設,建成市級區域衛生平臺,建立社保一卡通工程,融合各項保障功能,同時加快住房信息聯網建設,提高住房保障管理水平,實施農業農村綜合信息服務提升工程。
南陽市要利用智慧城市建設大好時機,把智慧城市建設當作重要發展方向,提供強有力的保證體系:①領導帶頭成立工作小組,可以有針對性地制定一些保障性文件;②找準智慧城市的定位和發展方向,將智慧城市列入南陽市發展戰略,重點從居住環境、市區旅游、第三產業等角度來確定發展方向;③多種智慧城市發展模式比較,選取適合南陽的模式,引入一些智慧城市建設比較成功的企業,以開放的心態對引入的企業給予政策上的支持,充分利用外部力量來建設智慧城市。
一方面,在南陽原有基礎設施的基礎上,可以增設城市資源中心、大型服務器、城市統一管理系統、線上服務中心等項目。另一方面,智慧管理也需要以基礎設施為基礎,南陽市應該整體規劃興建智慧設施的相關項目,項目最好涉及民眾衣食住行相關的領域,城市管理、民眾出行、商品的統籌銷售電商平臺等。除了這些必要的條件,信息資源的收集也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部分,南陽市要加強項目管理,政府部門的數據采集、數據處理的統一標準,實現項目管理信息交互,提升城市的項目管理能力。
政府可以通過招聘與智慧城市建設相關專業的人才來壯大智慧城市建設的中堅力量,提高總體建設人才的素質和能力。也可從海內外引進信息技術方面的高學歷人才、行業領軍人物,鼓勵國內外的高水平高素質人才組建團隊到南陽創業。定期舉辦一些教育類的講座或是培訓,擴充現有技術人員和領導的職業素養和工作方面的思路。鼓勵本地師院、理工等高校調整課程專業的增減,增加智慧城市、信息技術等方面的課程。依托鄭州、武漢等地的高校,嘗試學徒制等人才培養模式,建設軟件開發、大數據應用等高端實習基地。
從對現有電子類業務信息安全的解析結果,找出完善南陽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的必要性,從基礎設施、具體硬性標準、規劃構思、國家法制等幾個因素出發,找出適合南陽智慧城市信息安全建設的方案,比如完善視頻監控系統,實現視頻監控在市區全方位覆蓋;打造網絡控制和預防平臺,保證信息的安全;加強農業、工商、監測等部門的信息系統建設,保證食品安全監測水平,為公眾提供良好服務;逐步推動全市重點企業對重大危險源的監控,加強重大危險源監控信息平臺的建設。重點考慮政務系統,有效開展南陽市信息安全測評活動。
就現階段來說,智慧城市的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因此智慧城市的測評系統還未建立。制定監督評價機制,建立全方位管控機制,加強對智慧城市建設過程的實時跟蹤,完善智慧城市建設管理方法,將測評系統引入,保證建設良性循環。加強智慧城市建設工作在年度考核中的運用,將考核結果列入領導考核和考察的參考條件,制定獎懲制度。引入智慧城市建設網絡民意測評機制,通過基于互聯網的民意評議平臺,提高市民在南陽智慧城市前期規劃、建設過程、建成運行、后期管理過程中的參與性。
南陽市開展智慧城市建設以來,確定了總體建設方案,出臺了多項文件,成立了專門的機構,在多領域開展一系列智慧化建設和改造,智慧城市建設效果初步顯現。但是,南陽市智慧城市建設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智慧生態環境、信息網絡安全、城市測評體系等方便還存在一些不足。本文通過總結國內外智慧城市研究成果,確定智慧城市的主要特征,分析南陽市智慧城市建設的現狀和提升策略,提出了南陽市智慧城市建設的對策,實現智慧城市建設有據可依,有跡可循。
[1]王 亮.從數字城市到智慧城市建設思路研究[J].城市規劃,2014,4(8).
[2]楊正洪.智慧城市——大數據、物聯網和云計算之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
[3]王首彬,高君.天津智慧城市建設的對策研究[J].智能處理與應用,2013(4).
[4]明仲,王強.大數據助力智慧城市科學治理[J].深圳大學學報,2013,12(4):36~37.
[5]辜勝阻,楊建武,劉江日.當前我國智慧城市建設中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軟科學,2013(1).
[6]張向陽,袁澤沛.廣州智慧城市與智慧產業融合發展路徑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3,30(12):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