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文
(重慶弘創時代建筑時代設計有限公司 重慶 400000)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城鎮化建設工作也隨之開始飛速發展,現如今我國城鎮化的覆蓋率已經達到了51.3%,城鎮已經成為當前我國傳播現代科技以及生產觀念的重要場所。但是隨著城鎮化建設工作的不斷發展,一些存在于其中的問題也隨之漸漸暴露了出來,生態環境污染就是其中一個主要問題。除此之外,經調查研究顯示,我國在這一年以內建筑能耗為我國全國總能耗的1/4,隨著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那,建筑能耗成為了我國能耗最多的行業,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綠色建筑應運而生。
綠色建筑有別于以往綠色建設理念之中將工程建設成為綠色的模式,其主要是通過在建筑工程建設工作之中融入綠色理念,借此有效防止工程建設項目在施工過程當中對周邊生態環境造成污染和破壞的情況發生。借此有效實現生態與建筑和諧發展的目的,不僅能夠有效利用自然資源,同時還能夠實現節能減排,使人與自然之間、建筑與生態環境之間和諧相處,這就是綠色建筑的特點。
近些年來我國社會經濟呈現出飛速發展的狀態,這其中能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隨著能源的不斷使用也對我國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和破壞,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我國要像達到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的,就必須要進行節能減排,這其中建筑能耗占據我國所有行業能耗占比的30%,因此要想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就必須要對我國建筑能耗進行限制,綠色建筑就是一種有效限制建筑能耗的手段,在達成這一目的的同時,通過綠色建筑還能夠有效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因此推行綠色建筑就勢在必行。
通過將節能技術應用到綠色建筑工程之中,綠色建筑工程施工作業人員能夠對綠色建筑能耗的能源種類進行合理選擇,比如說將不可再生能源轉變為可再生能源。其中可再生能源的涵蓋范圍非常廣泛,比如太陽能、風能等等都屬于可再生資源。通過在綠色建筑工程之中應用可再生資源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同時還可以借此有效改善民眾的居住環境,達到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
比如說光電建筑一體化具有能源消耗低、材料環保、占地面積小、發電效率高以及綠色安全等多方面的優點,因此其在當前我國城鎮建設工作中受到了廣泛的歡迎。在進行光電建筑一體化設計工作的過程當中,涉及工作人員必須要充分結合建設當地的地理環境、結構安全性以及光伏組件的承受風壓能力以及建筑外觀的協調性等多方面的內容。在一般情況下,光伏組件的透光率要控制在10~15%之間,工作人員可以將光伏組件設計成橫框隱蔽或者豎框露明的形式,對于雙玻璃光伏組件則可以將其設計為隱框形式,借此保證光伏建筑的密封性。此外,對于光伏建筑一體化的安裝形式,具體可以分為構件型、建材型以及屋頂墻面結合等等。在實際施工過程當中,工作人員可以通過結合施工的實際情況來決定使用哪一種安裝形式。
門窗節能技術的應用關鍵就是節能材料,工作人員在進行結構設計工作的過程當中,可以將窗和墻的比例設置為30~50%,同時使用最新的節能材料進行建設,借此有效防止綠色建筑內部的能量向外流失。
比如說可以在綠色建筑工程項目之中的承重墻建設工作時采用空心磚的材料,通過這種新型材料來有效保障綠色工程建筑的承載力的同時,使綠色工程建筑具備一定的保溫能力。但是在該施工技術的實際應用過程當中,施工作業人員需要注意以下兩點內容:首先第一點就是需要對空心磚進行相應的測試,確保其質量和性能能夠滿足當前我國綠色建筑工程施工的相關要求標準;第二點就是在采用空心磚進行工程施工的過程當中,空心磚的擺放、堆砌操作都必須要嚴格遵守設計工作人員的設計方案進行[1]。
除此之外,施工人員還可以采用外墻保溫技術來加強綠色建筑工程的保溫功能,施工作業人員除了需要對建筑工程的墻體進行相應的施工之外,還需要對工程的屋面進行相應的保溫施工,這樣才能夠有效保證綠色建筑工程的保溫功能。現如今我國建筑工程之中主流的屋面保溫措施就是通過利用密度比較小,傳熱性能比較低的充氣材料進行施工的,比如說混凝土板、水泥以及瀝青混合高分子聚合物等等。除了采用上述材料進行施工來保證綠色建筑工程的保溫功能之外,還有部分綠色建筑工程項目通過設計來保證保溫功能,比如說:架空保溫屋面、倒置屋面等等,其主要是通過利用改編建筑物的形狀來達到保證保溫功能的目的。
水資源的問題現如今已經成為了一個世界性的問題,在我國部分地區水資源的問題十分嚴重。有鑒于此,在綠色建筑工程施工之中應用水循環技術就勢在必行。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我國的水資源利用的技術也發展的越來越成熟,在以前的綠色建筑工程排水系統設計工作之中的水循環利用體系是一次性的,但是現如今已經發展成為了可以多次循環利用的水資源循環體系,通過該技術有效提高了我國綠色建筑工程對于水資源的利用率。
在我國傳統建筑工程排水系統設計工作之中,沒有將生活污水和生活廢水有效區分開來,而是將二者一起由水廠進行統一凈化操作。但是在實際生活當中,生活污水主要是由洗衣廢水、冷卻排水以及民眾日常洗漱和洗菜用水,這些生活污水并不需要進行相應的凈化操作,只需要對其進行簡單的內循環處理就能夠將其作為非飲用水進行多次使用,比如說講這些生活污水應用到綠植灌溉工作之中去。但是相比較生活污水,生活廢水就無法進行循環利用,這主要是因為生活廢水之中蘊含著一些污染性和毒性物質。因此在綠色建筑工程之中應用水循環技術,并通過設計將生活廢水和生活污水分開排放的建筑功能,借此有效提高對于水資源的利用率,同時有效減少我國水廠在處理生活污水和生活廢水工作之中產生的能源消耗,有效達到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的目的[2]。
首先第一點就是要轉變綠色建筑技術理念,在當前我國新時期的時代背景之下,要像有效將綠色建筑技術應用到城鎮建設活動之中,就必須要積極響應國家的政策,通過將科學發展思想融入到綠色建筑技術之中,在應用綠色建筑技術時需要做到環保、低碳以及綠色,同時堅持可持續發展觀念開展施工活動;第二點就是拓寬綠色建筑技術的發展方向,對此可以通過引進國外先進綠色建筑技術,并在此基礎之上結合我國特點,形成我國特有的綠色建筑技術。
通過在城鎮建設之中應用綠色建筑技術,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建設項目的質量,減小能源消耗,同時還可以有效提高建設單位的經濟效益以及土地利用率。因此工作人員在進行城鎮建設工程施工的過程當中,應當注意結合施工當地的實際情況,對綠色建筑技術進行科學合理的應用,借此有效促進城鎮化建設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