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龍
(山西省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6)
1997年我國了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次年,工程監理制度便以試點形式于全國大范圍實施落實,至2014年出臺《建設工程監理規范》實施應用后,我國的工程監理制度均穩步發展。但在工程監理制度快速良好發展的同時,明面下的陰暗便展現了出來。例如建筑事故發生頻繁、建設安全管理監管范圍模棱兩可等等。因此,為確保工程建筑的整體良好,我們需要對現代工程監理工作中的各種問題進行分析整理并提出相關的應對方案。
我國啟用工程監理制度至今,盡管工程監理制度發展迅速,但總的來說應用時長不足,而我國建立工程監理制度之時借鑒的是國外先進成熟的制度體系,對于我國起步發展不久的監理制度而言,理論與實踐便有了差異,并且我國工程監理水平偏低下,導致我國工程監理業務人員對監理制度理解不足,無法準確認識到自身的工作職責,監理工作也模棱兩可。而現有工程監理工作實踐中,多數為工程現場,其工作生活環境使工程監理業務人員很難通過學習提升自身綜合素質與能力,自身能力不足便無法進行工作創新,只能依照前車之鑒,照本宣科,這樣的話又無法通過實踐提升自身能力,如此進入死循環,遏制了工程監理制度的發展。因此,便需要業務人員在工作中能夠積極探索,提升自身能力,逐步完善現有制度使其能夠適應我國現有國情。
我國實際工程監理工作中,我們不難發現,在工作中,工程監理業務人員對于自身的工作職責不清楚,就角色定位而言,工程監理主要負責監管和指導施工中每個環節的施工質量,是屬于建設單位的代表。而對于工程工作人員而言,工程監理是一個新興理念,在不理解的情況下便容易與傳統觀念相比較,以尋求一個解釋,例如:傳統觀念中,在施工單位與建設單位之間,應當存在公正的第三方,而許多工程人員將第三方與工程監理概念混淆,如此,便產生了誤會。同時,部分工程監理業務人員自身也對其工作概念理解不足,而其中優秀工程監理人員在實踐工作中也會產生不同見解,如此多種情況縱橫交織,新入建設工程建立行業的人員便對自身職責一頭霧水。因對自身工作職責不明確,連帶產生的便是工程責任劃分的不一致,在建設工程監理安全事故追責時,懲罰力度便輕重不一的情況,如此也使我國的許多優秀工程監理人才流失,嚴重延緩了我國工程監理的發展進度。
正處于完善修正階段的建設監理制度依舊存在缺陷,行業間組織架構缺乏相關優化,從而導致行業間的競爭持續惡化。并且優質的工程監理人員稀缺,大量質量不佳的工程監理人員的加入惡化了當前本身就不良的工程監理制度發展環境,能力不足的從業者將為業界帶來更多的問題,如:服務水平低下、人員變動基數大、服務標準不一致、職責范圍不明確等等,由這些問題又將引發更多問題,行業地位下滑、社會形象不佳等等。從而使工程監理從業者收入低微,導致大量的優質員工退出,使工程監理整體素質進一步下滑,如此循環且在近期內沒有有效的遏制方案,這對于本身就不甚良好的行業發展呈現出更加不良的發展趨勢。
對于積弊嚴重的現工程建設監理工作環境,需要從現中國國情大環境入手,提高政府對行業的重視度,與監理行業及社會各界協同合作,對行業間的惡意競爭進行嚴格管控,并出臺相關法律法規,使監理行業有法可依,凈化行業風氣。加大監理行業的監管力度,對行業中服務標準不一、惡意壓價等行為進行嚴厲整治,使其實現健康良好的市場競爭機制,同時,應當在明確建筑工程中因監理人員出現質量問題的懲罰機制,建立業內誠信,整頓行業紀律。并建立相關監理行業委員會,并積極鏈接當代先進技術及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建設,以求行業未來更好發展。
對于監理人員整體素質不佳現狀,須從在校和就職兩方面加強,在校期間,學校應當為監理專業學生增設監理實踐課程,增加學生實踐經驗,提升其職場自信心,避免就職期間盲目跟風,堅定信念;就職期間應當在招聘時提高專業性及針對性,使新入職員工也能有一個優良的基礎,同時,要對新入職員工進行相關培訓,并鼓勵其積極考取監理證書,提升監理人員綜合實力。
不能找準自身定位,是監理行業的詬病之一,而找準監理行業在建設工程監理實踐中的自身定位,除了加強自身素質外,還要有嚴格的工作準則、工作職責劃分及明確工作性質,并要求監理從業者及相關人員能夠擯棄舊觀念舊思想,對于已經從業的監理人員,則需要進行統一的培訓,避免開展的業務中存在差異性,保證整個監理行業中的統一發展,地方政府也應當積極響應并推行相關措施,引導新入職員工的正確崗位職責認識及服務范圍,以提升建筑工程質量和監理水平提升。
一棟建筑的優劣結果取決于多方面,而工程建設監理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提升我國工程建設監理水平,對我國工程建設的質量將是一個巨大的保障,而做好工程建設監理工作,需要不斷學習、不管的積累經驗以提升建立行業的整體實力,減少工程問題發生率,滿足現代工程建設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