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旭明
(武山鴻宇建筑有限責任公司 甘肅省武山縣 741300)
在我國交通現代化建設的深入發展中,公路建設得到較為顯著的成就,這也對公路工程項目提出新的要求,特別是針對公路路基路面而言,不僅要保證路面平整美觀,還要具備極強的承載力和結構強度,以保證行車安全。但是在實際施工中,公路路基路面工程常常出現一些質量通病,包括裂縫問題、橋頭跳車問題、路基沉降問題等,嚴重影響公路路基路面工程質量,一旦出現就要立即進行后期修補,增加施工成本。對此,為了保證公路路基路面工程的綜合效益,要深入分析公路路基路面工程質量通病,制定針對性防治措施,加大對公路路基路面工程質量通病的重視程度,思想重視、管理及時、技術合理,不斷優化施工工藝和施工流程,將工程質量通病扼殺在搖籃中。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探究公路路基路面工程質量通病及防治對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路面不平是公路路基路面工程質量通病之一,也是檢查工程質量的主要指標,在實際施工中,若工程質量控制不到位,很容易形成路面不平問題,降低公路車速、行車質量以及行車舒適度,甚至會降低行車安全性。導致公路路基路面不平的原因較多,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路面基層施工控制不到位,路面壓實平整中形成波浪,軟基處理力度不足,公路路基基準線沒有控制好,進而造成路面不平問題。
在公路路基路面工程中,裂縫主要包括橫向裂縫、縱向裂縫和網狀裂縫等形態,橫向裂縫主要垂直與公路行車方向,縱向裂縫平行于公路行車方向,而網狀裂縫則是橫向裂縫和縱向裂縫同時發生的結果,危害程度最為嚴重。形成裂縫的原因有很多,施工完成后,若施工人員沒有清理表面淤泥,或者是填筑過程中中線偏移造成寬度不足,路面壓實度不夠,都會造成公路路面裂縫問題。公路路基路面工程的裂縫本身不會影響公路承載力,但是遇到雨雪天氣,雨水或是雪水會沿著裂縫進入到公路基層,破壞公路基層結構的強度,使得公路路基路面承載力迅速下降,造成行車安全隱患。
隨著我國公路建設的快速發展,橋頭跳車問題也日益嚴重,橋頭跳車主要是由于公路橋頭及伸縮縫處的差異沉降或伸縮縫破壞而使路面縱坡出現臺階引起車輛通過時產生跳躍的現象。其根本原因在于柔性道路與剛性結構物之間的連接處發生不均勻沉降,產生錯臺所致,路面在臺背回填處出現不同程度的沉降斷裂(沉降值一般為10~30cm,有的甚至超過60cm),使車輛通過時產生跳躍和沖擊,從而對橋涵和路面造成附加的沖擊荷載,使司機和乘客感到顛簸不適,甚至造成車輛大幅度減速,嚴重的可導致交通事故。
在公路路基施工中,路基沉降問題主要是因為路基土層厚度沒有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施工,土層厚度不均勻,施工后沒有及時清理淤泥,路基壓實度不夠,進而造成路基填土的不均勻沉降。同時,發生路基沉降也和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有關,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作出合理有效的施工判斷。
在公路路基路面工程施工的過程中,要控制基層平整度,根據相關工程標準進行填土路基壓實,使得標高、橫坡、強度、平整度等參數值達到設計要求,加強基層養護工作,合理設置攤鋪機結構參數,嚴格控制攤鋪進度:攤鋪機應勻速、不停頓的連續攤鋪嚴禁時快時慢,攤鋪機的速度與拌和機產量結合,一般為2~4m/min.攤鋪機盡量避免停機,必須停機的盡量停在伸縮縫位置,且停頓時間不超過30min或低于100℃,否則重新切縫處理。同時,要嚴格控制施工質量,一方面要保證碾壓質量,初壓階段采用較小的壓路機壓實,復壓是主要壓實階段,要達到規定的壓實度,終壓主要是消除缺陷和保證面層平整度,采用靜力雙輪壓路機,盡可能在較高溫度下結束終壓;另一方面則是做好接縫處理,接縫處用刀切齊,并清掃干凈,搭接處清掃干凈并灑粘層油,接縫處要求充分壓實并搭接平整,上下層橫縫接茬要錯開1m以上。
針對裂縫問題,要從以下方面入手:①控制基層施工,采取加鋪塑料薄膜等方法減少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與基層的摩阻力,路基壓實質量要求達到規定的壓實度值和彎沉值,特別是橋涵、構造物附近更應加強壓實工作,保證路基有足夠的均勻的強度;②控制路面基層,重視基層強度的均勻性與穩定性,采用水泥穩定基層為主,嚴格控制細料,以增加基層的水穩性,基層厚度均勻一致保證強度均勻,保證基層密實度;③使用減水防裂劑,改善水泥漿的稠度,減少路面沉縮變形,提高路面抗裂性能,在有效防止水泥迅速水化放熱基礎上,避免因水泥長期不凝而帶來的塑性收縮增加。
為了規避橋頭跳車問題,施工人員要做好橋涵構造物的設計,掌握臺背填方路基的具體情況,包括地質情況、路堤長度、填料來源以及填方高度,以此為依據確定橋涵位置、后部防護以及跨徑等參數。同時,要重視臺背填筑地基的加固處理,加大臺背軟地基處理,采用排水固結法、振動碎石樁法以及換土法,多種措施聯合防治,改善公路地基性能,保證地基自身的承載力,減少橋臺和路堤間的沉降差,有效預防橋頭跳車問題。除此之外,針對橋頭路面位置要進行針對性特殊結構處理,明確橋臺和路面結構、剛柔度以及漲縮性的差異,設計枕梁搭板、變厚式埋板,使得縱、橫向都能平順過渡,有效預防橋頭跳車問題,保證行車安全。
為了預防路基沉降問題,在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的過程中,要考慮填方路基早開工,防止填筑速度過快,而路基施工盡量安排晚開工,使得高填方路基有充分的沉降時間,施工人員要加強基加固處理,基地壓實,并應用以下技術:①深層攪拌樁技術,在特定區域進行試樁實驗,對比施工效果,得出樁體沉降情況,融合地質勘測條件,實現路基沉降問題的防治。②強夯法,使用壓路機進行土體反復壓實,提高路基承載力,對比圖紙設計要求,計算錘重、單擊夯擊,觀測夯實土體,初步測試變形模量,核算路基沉降量,若沒有達到設計要求,繼續壓實。③堆載預壓處理,在保證公路路基路面荷載力的基礎上,測試路基沉降是否達到路面變形程度,計算分析后,獲得路基沉降量,計算堆載預壓所需要的高度及時間,實現路基沉降的防治。
綜上所述,在公路路基路面工程施工的過程中,為了解決工程質量通病,要優化施工工藝,保證路面平整度,加強裂縫防治,解決質量通病,加固處理臺背,預防橋頭跳車,加強基層處理,防治路基沉降,保證行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