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麗加孜拉·熱孜旦
(新疆阿勒泰市畜牧獸醫站,阿勒泰 836500)
在飼養羊群的工作中,較常見的傳染性疾病主要是口蹄疫、羊口瘡、羊痘等疾病,其主要特點為病情傳播速度快,表現強烈,一旦措施失當,控制不及時,就會造成疫情蔓延,造成巨大經濟損失[1]。而羊傳染性疾病雖然種類繁多,誘因較為復雜,但預防的方法基本上是通用的,只要積極地采取疫苗注射和做好全面的消毒作業就能起到良好的預防效果。
引起大規模傳染病的原因大多數都是病原體感染和細菌的傳染上,從根本上做好防止病原體和細菌滋生的工作就等于起到了預防的目的。平時對于飼養區的衛生管理要做到嚴密和全面,不但要做到工作人員的入場消毒工作,還要對飼養區的每一個角落都要進行定期定時的消毒,同時要根據季節去考慮飼養區的通風情況,再通過落實飼養人員的檢查和監測制度,從而達到全面預防的目的。如果出現了得病的羊,第一時間應采取隔離手段,立即進行大規模和深層次的消毒處理,再結合對得病的原因分析、飼料檢測等方法驗證疾病的類型從而采取治療措施。
對于傳染性疾病的治療要到具體病情具體分析,搞明白引起疾病的原因是可以幫助做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還要結合氣候、季節、生存環境等特點,綜合分析疾病誘發的根本原因,把損失控制在最小。治療傳染性疾病要做到標本兼治,除了通過藥物進行治療,還要結合對于飼料、水源和排泄物的處理措施,避免大規模傳染的發生。而不同的傳染疾病的起因和治療重點是不同的[2],例如口蹄疫一般多發于秋季,前期潰爛在羊的口腔、蹄子、乳房等部位,除了平時疫苗的注射,發現小范圍潰爛后一般采取用冰硼散或碘甘油涂擦的方式進行治療,一旦確定為口蹄疫,除了對飼養場地的封鎖外,還要對病羊進行撲殺等措施,對疫區的其他羊進行隔離和無害化處理,對使用的草料及水源進行焚燒和消毒,從而控制疫情發展。而羊快疫的治療重點則在對病菌的醫治,一般采取用注射羊疫情結合干擾素加頭孢先鋒的方法進行治療[3],再通過隔離和消毒,疫情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對于傳染性疾病一般我們都要在預防上下功夫,只有平時積極的落實預防措施,才能出在現疫情后能迅速得到控制,降低經濟損失。
寄生蟲病也是在羊在飼養過程中較為常見的疾病,它是由于寄生蟲對羊的某個器官的寄生行為而引起的,寄生器官的壞死和衰竭作為病癥的主要表現形式,所以一般的寄生蟲病都具有病情周期長、病癥表現不明顯的特點。羊常見的寄生蟲有蜘蛛、原蟲、蠕蟲等,較為嚴重和普遍的是肝片吸蟲所引起的疾病。
寄生蟲病的預防手段主要是針對不同的寄生蟲采取不同的驅蟲藥物,通過定時定期的驅蟲作業,從而達到預防的目的。在預防寄生蟲病的過程中,除了正常的羊舍消毒和除蟲之外,對于飼料和水源的檢驗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進食和飲水渠道上控制了寄生蟲的進入,也可以起到預防的作用。在驅蟲的過程中,要對寄生蟲所寄生的部位和自身習性作出相關的研究,針對不同的寄生蟲要選擇不同針對性的驅蟲藥物,寄生蟲是依靠吸收被寄生體的營養得到生存和繁衍的,寄生過程也是一個生物過程,它會隨著被寄生體的體質變化和生存狀態而對它的生存環境產生適應性,所以長期用一種驅蟲藥對于一些善于適應環境的寄生蟲來并不會起到作用,而定期的更換一些藥物或者交替使用一些藥物會起到更好的驅蟲效果,避免寄生蟲出現抗藥性。
對于寄生蟲的治療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為不同的寄生蟲選擇的寄生部位是不一樣的,表現出現來的病癥也是不一樣的。例如較為常見的肝片吸蟲病就是比較典型的寄生蟲病,它分快速和慢性2種,有的羊在長期飼養過程中出現不長膘、體型消瘦的情況,排除消化系統的問題后[4],很可能就是由于肝片吸蟲病所造成的,而快速的肝片吸蟲病則會直接影響到羊的壽命,羊從感染到死亡通常不會超過1周的時間,病癥多為可視黏膜極度蒼白、體溫異常等。而在治療過程中,除了采取硝氯酚、聯氨酚噻等藥物進行灌服的方法外,對糞便的發酵處理和改變放牧地點也是行之有效的辦法。要特別注意的就是對患病羊的處理,對于一些病情嚴重而致死的羊要積極做好焚燒工作,控制寄生蟲的傳染,避免因為對攜帶寄生蟲的死羊處理不當而引起的擴散現象。對于在飼養過程中所出現的寄生蟲病,通過有效地分析寄生蟲出現的原因和寄生部位,找準寄生蟲的種類和習性,嚴格落實驅蟲作業再結合有針對性的藥物治療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普通疾病是指在飼養過程中由于飼養制度不嚴格或者是飼養方式和環境的改變等人為原因所造成的疾病。普通病雖然不具有傳染性,不會造成第一時間的大規模的死亡,但對普通病的預防和治療也是尤為重要的,因為普通病能反應出在飼養過程中的問題,對檢驗飼養流程是否科學,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
對于普通疾病的預防要從嚴格落實檢驗制度和飼養管理制度入手,要將飼養流程科學化,通過落實飼養責任制作為保障,對不同品種的羊進行不同的飼養操作,其中最主要的則是對羊群飲水和飼料的把控,尤其是在放牧過程中對于草料的選擇要注意礦物質的含量和營養成分,有的草場中的草料營養成分較低,羊群長期食用不但得不到正常的營養攝取,還會出現消化不良,進而造成內分泌紊亂,在正常的生長周期下羊群得不到正常的發育成長,直觀上會對羊的體重、皮毛質量、脂肪含量等各個方面造成影響,造成經濟上的損失。
對于普通疾病的治療要采取單一治療和群體預防相互結合的方式,雖然個別的羊由于飼養不當或者環境改變得病或引起死亡,其他羊可能也由于同樣的原因而得病,只是還未出現癥狀或者病情不嚴重。避免普通疾病從單一擴大到群體才是治療的根本目的,堅決杜絕普通疾病發展成為一種飼養現象。例如羊的前胃遲緩,這種病是因為突然地給羊更換了飼料或者飼料發霉、腐壞所引起的,在情況出現后不但要采取喂食瀉藥的方法為病羊進行治療,還要檢查其他羊的健康狀態和進食情況,及時采取干預措施,避免其他羊也出現前胃遲緩的情況。
研究和探討羊的疾病預防與治療是為了幫助羊群在飼養過程中,避免和預防疾病的出現和發展,通過結合內部繁育和消毒防疫的方式從根本上避免羊群大規模死亡現象的發生,從而保證養殖工作的順利完成,達到增加利潤及科學養殖的目的。
[1] 胡利偉.羊疾病的預防與控制措施[J].農業與技術,2018(4):130.
[2] 羅慶彬.羊常見疾病預防與治療研究[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17(9):20.
[3] 周翎鷹.羊的疾病預防與治療效果評價[J].農民致富之友,2015(16):261.
[4] 努爾艾麥提·薩伍提.淺議羊的疾病預防與治療[J].農民致富之友,2015(8):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