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加林,任清國,王佳,馮勇,鄭鳳明
(1.四川省梓潼縣許州鎮畜牧獸醫站,梓潼 622150;2.四川省梓潼縣馬鳴鄉畜牧獸醫站,梓潼 622157;3.四川省梓潼縣自強鎮畜牧獸醫站,梓潼 622158;4.四川省梓潼縣瑪瑙鎮畜牧獸醫站,梓潼 622150)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對外開放政策的落實,我國有關部門越發關注家禽養殖業的發展。家禽養殖業作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禽類的飼養環境與禽病的防治措施就變的尤其重要。這篇文章先是對影響家禽飼養環境的因素作簡要分析,隨后分析禽病發生的特點和原因,最后重點探究良好家禽飼養環境的構建、定期注射家禽防疫疫苗等禽病防治工作的措施。
第一,家禽養殖基地的選擇對家禽的成長與生存有著巨大的影響。一般來說大多數的養殖基地距離城市居民區都較近,城區中的大氣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都會影響家禽的生長與發育,與此同時若家禽養殖場對家禽的糞便以及病死禽類的處理不當也會間接影響城區居民的生存環境,造成居民生存環境和家禽生存環境的交叉感染。第二,家禽養殖基地距離地鐵站、河道等交通樞紐地區較近,噪聲的污染也會影響家禽的生長。第三,養殖基地選址地勢的凹凸也會影響家禽的生長與發育,低凹潮濕的地區,在雨季過后極易形成積水,進而造成養殖環境的潮濕,會影響養殖基地家禽糞便的處理效率與處理質量,最終導致環境污染的形成。第四,養殖基地的分布狀況也會影響家禽的生長與發育,養殖基地分布過于密集,會造成家禽養殖場疾病的相互交叉感染,當一個養殖場出現禽類疾病時,距離較近的養殖場也會受到影響,發生類似的病情[1]。第五,家禽養殖場隔離措施的防范模式也會影響禽類的生存。當養殖場內發生禽類疾病時,有關工作人員要及時做好禽病治療和禽病隔離工作,防止禽類疫情的擴大感染。
現階段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我國禽病流行呈現了新的特點與發展趨勢:
首先,禽病的發生呈現種類繁多且危害性較大特點,根據統計發現目前我國禽類疾病可以大致劃分為流行性禽病和非流行性禽病兩大類,且流行性禽病在種類與數量上明顯大于非流行性禽病,究其原因是近年來我國大多數家禽養殖場從國外大量引進新型的家禽種類所攜帶的病原體所導致的;其次,禽病的流行造成我國禽類的繁殖能力逐漸下降,禽類動物的繁殖率由產蛋的數量和質量為主要判斷依據,而禽類疾病的流行往往使其所產的蛋蛋殼較薄,甚至會出現不產蛋的情況,進而導致家禽的繁殖能力較差;最后,禽病的流行造成疑難禽病的種類和數量與日俱增,廣大家禽養殖戶在進行家禽養殖時,經常會出現常見禽病發生攜帶未曾發生過的新病狀,且這種情況通常來的又急又快,給廣大家禽養殖戶帶來較重的經濟損失,嚴重阻礙家禽養殖業的發展與壯大。
現階段我國禽病在發現與流行的過程之中極易發生病原體的變異,有些病毒在變異過程之后毒性會相對的減弱,加之有的禽類自身會有免疫保護機制,會出現一些非典型的禽病案例,而有的禽類病毒在變異過程之中會發生毒性加強的情況,擴大禽類疾病的影響范圍;環境污染的加劇間接擴大影響疾病的傳播速度,現階段由于我國對家禽養殖業養殖環境的管理忽視,造成我國家禽養殖業養殖環境污染嚴重的發展局面;與此同時養殖基地工作人員對病禽死禽的不合理處置手法,將病禽死禽到處亂扔,使禽類疾病的病毒到處擴散,也是造成環境污染的主要因素;隨著我國禽類養殖數量的不斷增多,我國禽類養殖基地的工作量不斷加劇,進而導致我國禽類防疫工作的工作模式與工作理念得不到有效的提高,最終導致我國新的禽類疾病種類層出不窮[2]。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和環境污染的加劇,家禽生存環境越發受到我國有關政府部門的關注。現階段若想有效提高家禽養殖業的規模與養殖效率就要緊隨時代變遷及時改革創新家禽養殖的模式與理念,優化家禽的飼養環境。首先,由于城市地區居住人群的生活方式極其不規律,生活節奏較快以及環境污染嚴重,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響了人類與家禽的生存環境。因此,家禽飼養機構在養殖基地的地址上要盡量選擇遠離人群居住的郊區,避開人類生存的密集地區;與此同時還要具備場地開闊,綠化面積廣闊的養殖特點[3]。
家禽防疫工作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為家禽進行藥物注射。春季和秋季是家禽疾病的高發期,因此家禽養殖戶在此季節需要格外注重對家禽疾病的預防和治療;與此同時家禽養殖戶在給家禽注射疫苗時還要遵循對癥下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以保證可以對家禽的疾病做到準確的治療[4]。
我國家禽養殖戶若想有效的控制家禽疾病,做好禽病的防治工作就要重點關注季節的變化。一般來說季節之間的更替,是一些禽類疾病的高發期,因此我國禽類養殖的工作人員要密切關注季節的變化與更替,及時做好重大疫情的檢查與指導工作。首先,冬季是禽類疾病的高發時期,禽類養殖的工作人員在尚未入冬之前要及時做好家禽的保暖工作,為即將入冬的家禽提供溫暖舒適的生存環境,與此同時還要為家禽注射防疫疫苗,防止疾病的發生;其次,夏季是家禽生長的最好時期,我國家禽養殖的相關人員要充分利用夏季來促進家禽的生長,但是由于夏季溫度較高,濕度較大極易滋生細菌,若工作人員處置不當也會影響家禽的生長,因此工作人員要定期做好家禽養殖基地的消毒工作,保證家禽生存環境的整潔與干凈[5]。
綜上所述,家禽養殖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定要加大對我國禽類養殖環境的監管與禽類疾病防治工作的管理,對于國民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繁榮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1] 陸林方.淺析家禽易發病及其防治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17):296.
[2] 顧麗紅,林哲敏.家禽飼養環境與禽病防治[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7(6):88.
[3] 崔京騰,馬玉霖,劉建濤.家禽飼養環境與禽病防治策略研究論述[J].獸醫導刊,2017(18):238.
[4] 栗衛東,宋振宇,宋明, 等.流行性禽病的癥狀與防治[J].當代畜禽養殖業,2018(4):31.
[5] 朱志梅.淺析家禽飼養環境與禽病防控[J].北京農業,2016(12):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