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連晶,王文娟
(1.黑龍江省畜牧總站,哈爾濱 150000;2.譜尼測試集團吉林有限公司,長春 130000)
食品安全不僅關系著民眾的健康基本保障需求,還關聯著社會效益、社會發展,我國現已成為畜產品生產及消費大國,在畜牧業中,抗生素濫用現象非常常見,因此不僅需要加大對養殖類使用抗生素規劃的宣傳及控制,還需提高畜產品中青霉素類藥物殘留檢測方法的研發,或擴展目前已有檢測方法,提高其應用率。本文從青霉素類藥物概述、畜產品抗生素殘留與人體健康關聯、檢測方法方面入手簡述如下。
青霉素類藥物概念分為狹義、廣義之分,狹義僅是指天然青霉素,廣義主要是天然青霉素及人工合成青霉素,典型藥物包括青霉素、甲氧西林、氨芐西林及美西林等,屬于β-內酰胺類抗生素。青霉素自1928年于英國倫敦被確認存在殺菌作用以來,歷經近百年歲月,在抑菌殺菌方面的效用已經深入人心。我國于1953年首次生產青霉素,現已成為全世界青霉素產量最高的國家。青霉素類藥物通過破壞細菌細胞壁結構,使得細菌得以被溶解,進而死亡,而青霉素對人體影響較小,這與人類細胞無細胞壁有關,但青霉素使用后存在一定的過敏反應發生風險,而且主要針對革蘭陽性菌發揮殺菌作用,或容易受到耐藥菌影響。此外,由于單純青霉素被胃酸破壞、或受到消化酶影響,因此利用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方式給藥,而青霉素半衰期較短,多經尿液排除。青霉素使用后出現不良反應風險較高,比如過敏反應,其發生率甚至可達到10%左右,主要臨床表現包括皮疹、水腫以及過敏性休克等,多在給藥后很快發生,但存在遲發性過敏反應發生風險,因此,需在使用前需先做皮試,待皮試通過后方可使用青霉素,需要注意的是,皮試同樣存在過敏風險,而且更換青霉素使用批號、廠家時,需重做皮試[1]。
吉林省作為東北三省之一,畜牧業資源豐富,一方面得益于吉林省農業經濟及糧食產量的快速增強,另一方面與民眾物質條件改善,對畜產品需求逐漸增長有關,尤其是現如今,吉林農業經濟正從資源到產品,在從產品到廢棄物的單箭頭增長模式,逐漸向循環經濟轉型,不僅需要解決資源約束矛盾,還需減輕環境污染程度,促進畜牧業發展模式趨于科學化、可持續發展化及合理化。這使得抗生素殘留作為畜產品產業中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進入民眾及有關部門視線中。據文獻報道,21世紀最初10年,我國抗生素生產量及出口量已經居于世界首位,但由于現代養殖業逐漸趨于規模化及集約化,這使得抗生素使用量大幅度增強,其目的在于提高畜產品質量,降低人畜共患病發生率,保持人類健康。通常而言,獸用抗生素主要通過兩方面添加抗生素,其一為飼料及藥物添加劑與飼料混合,促進動物生長,減少疫病發生風險;其二為通過與飼料、水混勻,或通過灌服及注射等方式,以此達到預防、治療疫病的目的。以肉雞為例[2],其疫病發生情況與飼養場環境、飼養者管理水平有關,而且由于上述二者限制導致疫病在肉雞飼養場中難以完全杜絕,但細菌性須通過抗生素進行治療,比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
目前,我國已從2016年底起正式在畜產品成長過程中禁用氧氟/諾氟/洛美/培氟沙星,而且已經明文規定獸用抗生素或藥物添加劑的使用種類、有效成分、適用范圍、休藥期及最高殘留量等方面內容,保證畜產品安全。而抗生素濫用不僅可導致畜產品即使經過上市前暫停抗生素的休藥期,體內仍殘留抗生素,尤其是當某些養殖戶即使在休藥期也如常使用抗生素,使得畜產品在上市時體內殘留大量抗生素,嚴重威脅百姓健康。而濫用抗生素不僅可導致人體產生一定的抗藥性,還存在發生不良反應的風險,因此需加強畜牧業使用抗生素的規范化管理力度及宣傳力度,從而保障食品安全。
由于吉林省近幾年逐漸開始實施“糧變肉”工程,加上本身即是農業大省,糧食產量近幾年來逐漸升高,這也是本省畜牧業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畜牧業作為農業與工業間的過渡及中軸產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檢測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檢測畜產品中殘留青霉素類藥物方法諸多,其中以高效液相色譜法、酶聯免疫法、微生物檢測法等,主要可歸于常用快速檢測及經典檢測共兩大類技術:
(1)氣相色譜法,屬于分離分析方法,通過物質相分配系統的差異而實現將其分離、進而分析的目的;適用于具有揮發性的農藥,具有靈敏度、分離度及穩定性均較高的特點,在畜產品抗生素殘留中應用率較高;
(2)液相色譜法,適用于分子量較大、沸點高、極性強且穩定性差的抗生素檢測,其中高效液相色譜法是液相色譜法中比較常用的一種,具有檢測速度快、比較靈敏、同一色譜柱可檢測不同物質、使用樣品量較少,便于回收等優勢,目前多用于檢測藥物中不同成分濃度,用于判斷藥物質量,預估藥效[3];
(3)其他檢測方法,比如色質聯用法及超臨界流體色譜等,前者操作難度較大,而且需專業昂貴設備,多在最終確認階段中使用,常規檢測少勇,后者適用于熱不穩定及大分子抗生素。
(1)免疫分析技術[4],比如酶聯免疫法,其標記物為酶,具有操作便捷、使用簡單檢測儀器、準確性較高等,在使用獸藥分析儀器中應用率非常高,但目前已上市諸多酶聯免疫試劑盒,經濟性較好,但多集中于乳制品中青霉素類藥物的檢測;
(2)生物檢測技術,通過與試劑盒中物質接觸后反應進行檢測,無需對檢測樣品進行前處理,具有操作便捷、適宜基層檢測、生物指示要求較高等特點。
(3)其他檢測方法諸多,比如:化學檢測法、毛細管電泳法[5]等。
[1] 張恒玉.青霉素的藥理、作用及其過敏反應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3(22):56-57.
[2] 吳維煇,李亞菲,張展,等.雞肉中抗生素殘留現狀分析及建議[J].廣東飼料,2016,25(10):17-18.
[3] 王惠姣,黃方取,周鴻艷,等.高效液相色譜法-串聯質譜法測定牛奶中8種青霉素類藥物[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5,25(17):2881-2883.
[4] 劉紅河,廖仕成,康莉,等.超高效液相色譜:四極桿串聯線性離子阱質譜法測定乳制品8種青霉素類藥物及其主要代謝產物[J].中國食品衛生雜志,2016,28(2):192-199.
[5] 李兆新,董曉,孫曉杰,等.漁業養殖環境中抗生素殘留檢測與控制技術研究進展[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7,8(7):2678-2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