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鵬羽
隨著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對服裝性能的要求也從單純的保暖、防護、耐用轉向對美觀舒適的追求。消費者希望通過對個性化服裝的選擇,來彰顯自己的審美特點和時尚理念。對于服裝設計而言,傳統的設計方法和平面制版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對服裝設計的個性化需求,而創意立體裁剪的設計方式打破了傳統設計觀念舒服,用立體裁剪引導立體化設計思維的實現,用創意設計帶動立體裁剪技術的創新與應用,最終實現了服裝與市場發展需求的無縫對接。
“設計思維”是思維活動的一種形式,是進行創新探索的方法論系統,包含了觸發創意的方法。“設計”二字限制了思維的走向和范疇,“思維”是手段,借助于各種表現形式完成設計作品。“創意”是傳統的叛逆,是打破常規的哲學,是破舊立新的創造與毀滅的循環,是思維的碰撞、智慧的對接,是具有新穎性和創造性的想法。
服裝結構設計分為平面結構設計和立體結構設計,其中立體結構設計是運用人體模特輔助完成坯布造型剪裁處理,從而獲得服裝版型的一種重要技術手段,被稱為立體裁剪。立體裁剪技術具有很強的直觀性和易操作性,對啟發設計師的創造性思維起到重要作用。另外,“創意”更是服裝立體裁剪的靈魂,設計師將“創意”運用到立體裁剪的設計方法中,實現其從抽象思維到具象服裝的設計過程,“創意立體裁剪”可以歸納為以立體裁剪技術為基礎,引導設計師創意、創新的過程,由于立體裁剪的創作手法的不同會產生多種可變設計元素,提取設計元素引導創新設計方向,拓寬設計思路,完成從設計到繪圖的逆向創作方法。
設計思維在創意立體裁剪中的實現可從由內而外、以點見面、提煉元素造型的途徑進入到創意立體裁剪中,通過自然形態、面料形態特征、服裝造型、靈感元素提煉的方式來實現創意立體裁剪中的設計思維的表達。
2.1.1 由內向外。在創作之前就要拋開服裝的常規形象與概念,由從內向外打破服裝常規造型設計的思路,運用創意思維對服裝款式結構、分割線、結構線等內部造型進行重新排列與整合,應用立體裁剪折疊、堆積等方法,實現由內部向外部逐漸回歸整體設計的多層次造型過程。
2.1.2 以點見面。服裝中的“點”可以理解為服裝的某個局部,如領子、袖子、下擺等;“面”可以理解為服裝整體。以點見面是指針對服裝中的局部或人體的某個部位進行重點造型設計帶動服裝整體的設計效果。
2.1.3 提煉元素造型。創意過程中要篩選最合適的設計元素,提取出“時尚形態”,拓展設計思路,注重構思、造型、重塑過程中的思維與操作的互動,借鑒立體裁剪搭建的創意路徑,可以激活設計者的靈感,拓寬設計思路,而元素提煉就是從元素到造型的互動過程,就是尋找原創設計元素的過程。
當通過由內向外、以點見面、元素提煉的三種途徑初步走進創意立體裁剪中后,還需運用人體自然形態實現法、面料形態特征實現法和服裝造型實現法來完成從創意到實物的實現過程,最終實現抽象思維具體化。
2.2.1 自然形態實現法。通過參照人體曲線變化、結構特征及面料質的地特性等因素,將面料放置在人臺上,運用立體裁剪的方式進行創意造型設計。此方法主要運用面料的自然屬性,如面料形狀、肌理、布邊緣線等自然形態的元素,通過折疊、纏繞、堆積、切割等立體裁剪技法對服裝的局部及整體進行創意設計,在立體裁剪設計中需注意面料與人臺之間的空間感把控。
2.2.2 面料形態特征實現法。面料形態特征實現法以重新塑造面料邊緣線和肌理效果為主。重新塑造面料邊緣線為了能更好的把握服裝外部輪廓,面料邊緣選擇性的縫合可以獲得不同的服裝空間效果;面料肌理造型表現時常與面料質感聯系在一起,設計師可以根據面料的質感進行分割、折疊等方法完成重塑過程,使面料在置于人臺之上就具有骨架肌理效果,對服裝整體造型起到有效的引導作用。
2.2.3 服裝造型實現法。服裝造型實現法主要從服裝款式、類別、結構線、造型線等方面入手,在原有服裝造型的基礎上,將服裝由外到內的結構進行打散重塑,經由立體裁剪技術對服裝整體協調性的調整,逐步完善設計造型。此方法也可由服裝局部和人體結構部位進行層層深入,逐漸加入設計細節,最終達到服裝整體和諧統一的效果。
2.2.4 靈感元素提煉實現法。元素是一切可能性的起點,由元素引發靈感的服裝設計,是對靈感元素特征的概括、提煉和重現。在創作過程中要對元素的結構、色彩、紋理、內涵進行整體概括,篩選出最能打動自己的單一或成組的設計元素進行發散聯想、衍變重組,針對選取后的設計元素進行廓型、內部結構、紋理等方面的抽象線條提取,把已提取的抽象線條運用變形、發散、分割、重復、縮放等創作方法進行打散重組得到新的幾何形設計元素。
本文通過分析創意立體裁剪中設計思維的實現方法,發現設計思維不是偶發性思維模式,而是需要通過日積月累的訓練和培養才能獲得的創作靈感,設計師要想掌握創意立體裁剪的設計方法就需要善于觀察生活中的點滴,加強對設計思維進入創意立體裁剪的途徑、創意立體裁剪中設計思維實現方法兩方面進行訓練,選擇有效的思維方式來指導設計,減少思維的盲目性,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創作出更多更好的設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