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 佳,魏景利
(漯河食品職業學院,河南 漯河 462300)
隨著我國生活水品質量的不斷提升,染色劑事件、三鹿奶粉事件、地溝油事件等食品安全問題不斷地在我國出現,國民的生命健康權受到了嚴重威脅,因此,我國食品安全問題值得反思。如今,每個國家的政府、食品制造業、學術界已經重視起食品安全的問題。食品安全事件嚴重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而且社會對科研人員持有不相信的態度,甚至整個社會及經濟的提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發生這些食品安全問題的根本原因就是信息傳播不對稱,所以,細致地研究分析食品安全數據至關重要。
從古至今,人類發生了很多變革,而近期發生重要的信息技術革命就是大數據技術,它讓公共衛生的領域發生了改革,且在很多領域中被大范圍使用。公共衛生領域應用大數據技術的典例就是美國谷歌公司在提前預防并控制傳染并中使用大數據技術來監測流感的發展趨勢,在20世紀初,谷歌公司所提供的提前警告信息比疾控中心快很多,從而提前控制流感的傳播。大數據具有幾個經典的特征[1-2]:①有大量的數據。食品安全監測點在我國數不勝數,加上每天醫院采集的食品安全的環境監測數據和其他的有關食品的數據,整合起來就有非常大的數據庫。②更新速度迅速。很多需要分析和處理過的數據都包含在食品安全的信息中。③種類多。食品安全的數據要從食品的采集、制作、生產等一系列數據形式收集。④成本低、價值大。食品安全的數據采集所消耗的成本不高,但在容量相當大的信息海洋中卻有極其重要的利用價值。
充分考慮我國食品安全領域現實的情況,再結合應用大數據的理論基礎及特征,及時建立相關的數據模型,找出影響食品安全的各種因素,繼而找出影響社會的環境和自然的各種因素。食品安全總體框架的4個主要內容:①采集數據,采集每個部門所孤立存在的數據,實現數據的流動和信息的保留。②管理數據,利用NoSQL等手段來填充存儲形式中目標結構化以及目標的非結構化存在的缺點,從而達到數據的靈活性和高效性[3]。③分析數據,利用食品安全的影響因素中的作用模型,采用不同的數據分析方法,實現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非消極探索,從而辨別多元的影響因子。④展現數據,做到對多元因子的辨別,繼而將數據給展現出來。
食品安全的數據主要是由正常規則的檢查測試以及在發生現場的信息調查產生,這些采集起來的大容量數據就像是一個待開發的礦產資源,有著極其重要的潛在價值。分析方法是發現其潛在價值的重要手段,想要挖掘它潛在的價值就得應用有創新的分析方法,它就好比挖掘所要用到的工具,挖出的礦產資源就好比是分析產生的結果。和其他不同的資源作比較,大數據能夠組合不同的數據從而做到產品分析的創新,就像挖掘的手段不會被淘汰,所以數據的創新可以用到許多地方,利用多種整合數據通過不同手段挖掘同一個數據更高的價值[4]。
研究調查全世界的疾病負擔是由大數據分析方法分析而產生,通過相似的方法用大數據分析做食品安全的研究,充分利用疾病的食源性和危害的程度數據,再通過結合死亡及患病信息,做到相關人類群體健康的多方面測試。數據的測量結果不僅給衛生部在決策的過程中提供一個可靠的數據基礎,而且能夠提前確定食品安全領域,同時在分發定量的衛生資源做到合理性和科學性,這些都是有著重要的實現意義。
目前,食品安全的風險評估體系主要評價估測的是在現場調查產生的數據以及在實驗室內檢查測驗產生的數據,然而這種體系在分析處理一項數據信息時深度不足,同時評估的范圍也受到了限制,甚至不能全方面地深入處理在發展過程中的數據。要做到食品安全監測體系更加有深度,就要重視有機的結合時間、空間及微觀的工作[5],做到各領域和各學科的深度結合,既要從微觀的層面來研究生物學上食源性疾病的發生原因和傳播方式,又要從宏觀方面來分析食品安全所處的空間波動的規律,在不斷結合大數據分析方法的同時,慢慢完善和創新食品安全的風險評估體系,這樣,我國的科學技術會得到相應的支撐,制定更加完善的衛生服務政策,而且讓國家的民生和食品的安全評估牢牢結合在一起。
食品安全問題是很多學科交叉的問題,全方面地綜合分析很多源頭的數據,能夠全面并新穎的提高對數據的認知能力,同時可以通過不同的數據信息挖掘相同的一個數據的更全面的價值信息,就像把氣象的數據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信息以及食品的安全監測數據整合到一起,通過生態系統的分析模型來更加全面對其進行分析,從而系統、全面、科學地提高對數據的認識[6]。
食品安全可視化的根本目的就是做到追溯發生根源和及時預防,目前的可視化技術雖然在監測中發揮著作用,但在食品安全預警方面并不完善,因此,食品安全監測的技術人員要不斷利用數據去挖掘更有深度的方法來建立一個提前預測的模型系統,同時依據這個模型的數據來估測食品安全數據的走向,做到食品安全潛在問題的早發現早處理。
大數據的可視分析交叉和食品安全所交叉產生的新向標就是安全大數據的可視分析技術,本文總結整理了食品安全的可視分析方法以及食品安全的數據可視化,并且淺析了食品安全數據的可視分析在發展領域中所有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因此,我國現在所要實現的目標就是要充分利用在當今信息時代提供的機會,逐漸改善對食品安全大數據分析的利用,真正做到食品安全的保障。與此同時,分析大數據的整個過程都要得到技術支持,因此需要大量的跨學科以及了解專業技術的人才,保證建設并提供食品安全的大數據。
參考文獻:
[1]滿 芮.基于大數據的中國農業現代化[J].農業展望,2017(9):87-91,95.
[2]陳 誼,劉 瑩,田 帥,等.食品安全大數據可視分析方法研究[J].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2017(1):8-16.
[3]陳 愷.基于數據驅動的食品安全預警分析方法與應用[D].北京:北京化工大學,2015.
[4]肖 輝,任鵬程,肖革新,等.食品安全健康大數據平臺構建[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6(5):28-31.
[5]郝 杰,姜 潔,毛 婷,等.代謝組學技術在食品安全風險監測中的研究進展[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7(7):2587-2595.
[6]侯陽陽.基于大數據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方法研究[D].天津:天津科技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