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軍,李長楚
(江蘇泰州農村商業銀行,江蘇 泰州 225300)
在開展審計業務前,審計部門將對被審計單位的運營管理情況進行分析。目前主要從三個層面進行評估重大錯報風險。第一,要充分考慮其發展情況,如果發展預期不高,則風險水平較高;第二,要考慮監管部門的監管,如果監管較為嚴苛,則評估水平也偏高;第三,分析內控體系的建設與執行情況,分析其是否能與公司的經營目標和業務相呼應,如果發現內控體系不健全,則確定其風險水平較高。
接下來,農商行內審人員按照分析的審計重點,實施審計程序:
(1)制定審計計劃。依據評估的審計重點,內審人員編制合適可行的審計計劃。此外,還要對審計重點深入分析,判斷是否存在內控體系沒有涉及到的風險,并制定必要的實質性程序。
(2)確定審計抽樣。內審人員根據各業務特點的特點及風險水平確定如何進行審計抽樣。如該業務風險程度較高或屬于創新型業務則要相應的提高抽樣數量,必要時需進行全面的實質性程序。如果屬于傳統的柜面、信貸等業務,考慮其發展時間較長且規模較大,審計中對該類業務內控應實行穿行測試。
(3)分析抽樣結果。內審人員利用自身的專業能力對抽樣結果進行分析,如果出現與預期判斷不相符,審計人員會采取其他方式再次抽樣,在排除抽樣風險之后,對于仍存在的不確定事項審計人員采取其他審計程序。
(4)靈活運用溝通技巧。在初步得出審計線索之后,內審人員與被審計單位相關人員進行必要的溝通。在溝通中,審計人員要保持審慎的職業態度雙向并重,從多個角度對農商行內部控制及業務開展情況進行了解。
在實施審計程序之后,審計人員檢查此次審計是否按照規范對公司內部控制及業務活動進行了充分的分析,是否對分析出的所有重點領域進行了審計,是否執行了足夠多的程序保證結論合理。
為了有利于審計問題整改,發揮內部審計防范風險的管理職能,內審人員在按規程出具審計報告、審計整改通知書后,持續關注被審計單位的整改情況,如果在實時監控中發現風險因素并沒有得到消除的,應將其納入后續跟蹤審計的審計重點。
農商行的內審部門機構管埋還不明確,除了要向董事長、監事長匯報之外,內審部門還需向行長等高管進行匯報,特別是現代風險導向審計過程中,多頭管理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容易導致獨立性缺失,產生審計風險,評價的真實性大打折扣。由于對“現代風險導向型”內審不夠了解,導致各業務部門認為風險導向內部審計一定會上影響了其業務發展,內審部門和人員受各方權利牽制,這一不良結果致使內審難以針對重大風險領域開展獨立的經濟監督活動,嚴重制約了農商行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影響審計效果。
現代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因為其對風險管理的特殊要求,審計人員除了要知曉財會、法律等專業,還要能運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對風險進行評估,這就需要審計隊伍知識結構更加專業化、多元化,需要引進高水平高素質的審計復合人才。同時,在農商行內審部門任務緊,強度大,薪資水平卻還不及其他業務部門,這在某種程度上損害了高水平審計人才的積極性,容易導致審計人員的流失。同時,農商行缺少系統的技能與經驗的內審知識培訓,審計人員的后續教育不到位也是影響內審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問題之一。
由于農商行業務的飛速擴展,相應的內部控制及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往往顯得略微滯后。很多農商行的內控制度未能將公司長遠的發展規劃納入考慮,僅僅關注短期利益。更有甚者,不注重經營風險的防范,盲目的去拓展業務。農商行未能切實發揮內審制度約束、內審責任追究等功能,內審考核內容往往偏于事后或管理層主觀性太強等一系列內控環境缺失問題,現代風險導向內部審計質量難以保證。
由于缺少對內控、風險、審計體系建設等方面的綜合評價,部分管理人員將內控建設、風險管理、審計稽核置于腦后,運用經過修飾的財務信息來邀功。在內審報告中出現的問題,無論是管理者還是業務部門有時輕描淡寫的過濾或者只關注違規事項的更正,不能從制度或者是整體層面進行管控,同質性問題屢查不止。在風險管理成為主流管理思想的今天,特別是在銀行業,在不完善的考核制度下,農商行的審計往往只是形式上的一紙空文,不具備約束力,權力不能得到有效制衡。
為了發揮內審部門的監督評價職能,農商行必須要保證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借鑒國內其他銀行的先進經驗,農商行內審部門不僅要由董事長直接領導,而且在審計工作中要向審計委員會報送內審自評報告,審計人員必要時可向董事長、監事長及審計委員會成員直接接觸匯報工作。在該組織模式下,內審部門避免了管理層的直接領導,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獨立性,能夠降低公司內部管理風險,能幫助高管層制定適合公司的風險控制政策。值得說明的是,銀行內部還需與其他業務部門建立順暢的審計溝通環境,只有保持良好的溝通關系,內審部門才會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的風險點,采取有效的風險管控措施,審計結果才能得到公司上下的重視,實現內審管理目標。
農商行要想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發揮最大作用,就必須加強其自身審計隊伍的建設:首先,要相應地提高入職標準。審計人員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經驗管理知識,熟悉農商行市場的基本業務及知識以外,還要知曉國家相關的政策方針。農商行業務在飛速拓展,審計業務需求也急速増加,在現代風險導向審計中,審計人員要善于在海量的信息中篩選出有利于進行職業判斷的有用資源,從而確定審計風險以及審計重點。另外,要開展相應的繼續教育。農商行要加大對于內審人員的繼續教育培訓的投入,定期組織內審人員參加關于會計、審計、風險管理、電子信息以及人際溝通等內容知識的學習,培養審計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和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從根本上保證農商行內部審計能夠順利高效開展。
審計部門負責人通過年度審計計劃以及審計工作底稿對審計項目進行全面管理,嚴格把控內部審計質量。此外,考慮到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特殊性,審計負責人還在充分分析公司重大錯報風險的基礎上,從宏觀的角度把握審計過程中涉及到風險的事項。還應對項目組內部各審計人員的權責進行明確劃分,使審計人員充分了解審計項目的業務性質。管理層要時刻以審計質量責任為核心,建立和完善以審計復核審計、審計檢查考核和審計責任追究為內容的審計質量控制制度體系。最終,管理層還需要加強對審計項目質量進行科學考評,將績效考核與內審質量結果進行融合,促進增強審計質量意識,提高內部審計水平。
現如今違規經營仍是農商行可能存在的最大風險,如果農商行違規經營,將會給農商行以及利益相關方客戶帶來難以估量的嚴重后果,而且農商行一旦處理不當將會引發一系列的聲譽風險。內部審計部門在實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過程中,也要關注對于違規違法行為的管控,特別是可能存在較大風險的事項,需要運用合適的審計方法進行識別和風險評估,并幫助公司管理層提出有針對性的管控措施。對于農商行而言,需要結合自身情況,梳理“依法治企、從嚴治企”的思想,自上而下地制定風險績效考核指標,從制度層面規范內部的風險管理,將內審制度與風險管理制度結合起來,加強對于違規事項的管控力度,從而保證農商行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