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軍
工業噪聲是指工廠在生產過程中由于機械震動、摩擦撞擊及氣流擾動產生的噪聲。例如化工廠的空氣壓縮機、鼓風機和鍋爐排放空氣時產生的噪聲,都是由于空氣振動而產生的氣流噪聲;球磨機、粉碎機和織布機等產生的噪聲,是由于固體零件機械振動或摩擦撞擊產生的機械噪聲。工業噪聲不僅會造成聽力損失,嚴重時還會導致職業性噪聲聾,并損害神經、心血管、消化和內分泌系統。隨著現代工業生產的發展,噪聲對職業人群的健康影響越來越大。由于工業噪聲聲源多而分散,噪聲類型比較復雜,因生產的連續性聲源也較難識別,治理起來相當困難,值得業內人士的高度重視。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振動的物體稱為聲源。振動在彈性介質中(氣體、液體和固體),以波的形式傳播,其一定頻率范圍內的波動作用于人耳引起對聲音的感知。頻率的單位為赫茲,符號為Hz。正常人耳能聽到的頻率范圍在20Hz~20000Hz,低于20Hz的是次聲,高于20000Hz的是超聲。人們在日常說話時的語音信號頻率范圍在300Hz~3000Hz之間。
工業噪聲對人體影響是多方面的,長期接觸一定強度的噪聲,可對聽覺系統造成危害,主要表現在:聽覺敏感度下降、語言接收和信號辨別力差;耳鳴,憑空聽到嗡嗡聲或其他不正常的聲音;交談困難,聽不清別人在說什么;所有的聲音都聽不真切,像被悶住了一樣;嚴重時會造成聽力損失和職業性噪聲聾。研究發現,噪聲的影響是多系統、多器官的損害,主要表現在:神經系統出現神經衰弱綜合癥,腦電圖異常,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心血管系統出現血壓不穩(多數表現增高),心率加快,心電圖有改變(竇性心律不齊,缺血型改變);消化系統出現胃液分泌減少,蠕動減慢,食欲下降;內分泌系統表現有甲狀腺功能亢進,腎上腺皮質功能增強,性功能紊亂,月經失調等。
工業噪聲對人體危害程度及致害因素:長期接觸噪聲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其危害程度主要取決于:頻率的高低——頻率越高,危害越大;噪聲強度(聲壓)的大小——強度越大,危害越大。接觸時間的長短——接觸時間越長,危害越大。從噪聲的特性上看,脈沖噪聲比穩態噪聲危害要大;從接觸的方式上看,連續接觸比間斷接觸危害要大。由于個體敏感性不同,噪聲的致害程度也不盡相同。強度為130dB以下的噪聲短時間作用主要是干擾人的工作、休息和言語通訊。130dB以上的噪聲可引起耳痛和鼓膜傷害等;165dB以上的強烈噪聲能使耳鼓膜穿孔外,還可導致機體的其他傷害。長時間職業性暴露在85~90dB以上噪聲中可使人產生言語及聽力損傷。此外,還可引起植物神經紊亂如睡眠不良,頭痛耳鳴以及心血管功能障礙等。當在110dB以上的噪聲中即便不太長時間的暴露,對于某些人有時也會造成永久性的聽力損傷。
機械加工行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聲音,其頻率和強度沒有規律,聽起來使人感到厭煩,稱為生產性噪聲或工業噪聲。存在有損聽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聲音[噪聲聲級≥80dB(A)]的工作為噪聲作業。工業噪聲由于產生的動力和方式不同,可分為機械性噪聲、空氣動力性噪聲、電磁性噪聲。機械性噪聲是由于機械的撞擊、摩擦、固體的振動和轉動而產生的噪聲,如紡織機、球磨機、電鋸、機床、碎石機啟動時所發出的聲音;空氣動力性噪聲這是由于空氣振動而產生的噪聲,如通風機、空氣壓縮機、噴射器、汽笛、鍋爐排氣放空等產生的聲音;電磁性噪聲是由于電機中交變力相互作用而產生的噪聲。如發電機、變壓器等發出的聲音。
根據噪聲隨時間變化的特點,工業噪聲又可分為穩態噪聲、非穩態噪聲和脈沖噪聲。
穩態噪聲:在觀察時間內采用聲級計“慢檔”動態特性測量時,聲壓級波動<3dB(A)的噪聲。如紡織行業的織布機、紡紗機開啟后持續工作,車間內噪聲始終保持平穩狀態。
非穩態噪聲:在觀察時間內,采用聲級計“慢檔”動態特性測量時,聲壓級波動≥3dB(A)的噪聲。如機械加工行業的機床、打磨等作業。當進行部件加工時噪聲很大(可能超過90dB),沒有部件加工時噪聲較小(80dB左右),勞動者所接觸的此種噪聲就是非穩態噪聲。
脈沖噪聲:噪聲突然爆發又很快消失,持續時間≤0.5s,間隔時間>1s,聲壓有效值變化≥40dB(A)的噪聲。勞動者接觸的工種主要有機械加工行業的各類機床、鈑金等作業。
長期在強烈噪聲的環境中工作又得不到適當恢復時,可以損傷聽神經細胞而逐漸失去聽覺,由此造成的耳聾稱作“職業性噪聲耳聾”。該病變通常是雙耳都受損害。用聽力計檢查,多表現為在4000Hz為中心的高頻部分先喪失聽覺,以后逐漸擴大,直至語言也聽不到。
職業性噪聲聾的主要表現是:耳鳴、耳聾、頭痛、頭暈,有的伴有失眠、頭脹感等。早期表現為工作后幾小時內有耳鳴,以后為頑固性的,癥狀不再消失。
爆震性耳聾及主要癥狀:有些作業如爆破等,因操作不當或缺乏必要的預防措施,可因爆炸所產生的強烈噪聲和沖擊波造成聽覺系統的嚴重損傷而喪失聽力,此稱為爆震性耳聾。
職業性噪聲耳聾有如下的發病特點及原因:
噪聲強度:噪聲強度大小是影響聽力的主要因素,強度愈大聽力損傷出現的愈早,損傷的程度愈嚴重,受損傷的人數愈多;
接觸噪聲時間:80dB(A)以下的噪聲,終生暴露不至引起聽力損傷。從85dB(A)起,隨暴露年數增加,聽力損傷越多。在不同噪聲強度下的聽力損傷的臨界暴露年限,即產生聽力損傷的人數超過5%的暴露年限,在85dB(A)時為20年,90dB(A)時為10年,95dB(A)為5年,100dB(A)以上均在5年之內。在高強度引起聽力損傷所需時間的差異很大,有短至數日,也有長達數年,一般約為3~4個月。
噪聲的頻率及頻譜:人耳對低頻的耐受力要比中頻和高頻者強。2000~4000Hz的聲音最易導致耳蝸損害,窄帶聲或純音比寬帶聲影響要大。另外,斷續的噪聲較持續者損傷性小,突然出現的噪聲較逐漸開始者的威害性大,噪聲伴震動對內耳的損害性比單純噪聲明顯
個體差異:人們對于噪聲的敏感性差異是存在的。噪聲易感者約占人群5%,他們不僅在接觸噪聲后引起暫時性閾移(TTS)與一般人比較非常明顯,并且恢復也慢。具有不同基因類型的動物對噪聲損害的敏感性不同。
噪聲類型和接觸方式:脈沖噪聲比連續噪聲危害大,持續時間比間接接觸危害大。
臨床表現:開始接觸噪聲時聽覺稍呈遲鈍,若離開噪聲數分鐘后聽力即可恢復,此現象稱為聽覺適應。若在持久強烈的噪聲作用下,聽覺明顯遲鈍,經數小時后聽力才能恢復,此時稱之為聽覺疲勞。如果再進一步接受噪聲刺激,則可導致聽力損傷,不易自行恢復。
耳鳴可能早于耳聾出現,或與耳聾同時發展,為高音性,蟬鳴聲比較常見,常日夜煩擾,安靜時加重??赡艹霈F頭痛、頭暈、失眠、乏力、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心情抑郁、心悸、血壓升高、惡心、食欲減退、消化不良等癥狀。
噪聲是機械制造工業中的重要職業病危害之一。噪聲控制主要包括對鑄造、鍛造中的氣錘、空壓機,機械加工的打磨、拋光、沖壓、剪板、切割等高強度噪聲設備的治理。對高強度噪聲源可集中布置,并設置隔聲屏蔽??諝鈩恿π栽肼曉磻谶M氣或排氣口進行消聲處理。對集控室和崗位操作室應采取隔聲和吸聲處理。進入噪聲強度超過85dB(A)的工作場所應配戴防噪聲耳塞或耳罩。生產性噪聲對勞動者聽力的損害往往是長期緩慢累積的結果,很容易會被忽視。由于職業性噪聲聾是不可逆的永久性聽力損傷,只能預防,無法治愈,所以防患于未然就顯得尤為重要。國家頒布的關于限制工業噪聲的技術法規,用以保障在噪聲環境中工作的工人聽力免受損傷。加強個人防護,工人戴耳塞或耳罩可取得較好的防聲效果。
下述兩種情況的人員不適合從事噪聲作業:上崗前查體,已經出現聽力下降的人員,為保障職工的健康和安全,不能再從事噪聲作業;噪聲敏感者:對噪聲敏感的工人接觸噪聲后會出現心煩、睡眠障礙、耳鳴,接觸噪聲很短時間做聽力檢查便會出現高頻聽力的下降,雙耳高頻平均聽閾大于等于40dB不適合再繼續從事噪聲作業。
隨著工業生產的發展,噪聲對環境的污染及對人類的危害也日益嚴重。噪聲是機械制造工業中的重要職業病危害之一??偟膩碚f,工業噪聲污染和防治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不僅要重視這個話題,并且還要在今后的社會發展中更好的處理好這個問題。目前,我國約有一千萬名工人在噪聲下作業,相關部門及企業制訂出一個既符合我國實際情況,又便于早期發現病人的診斷標準、工業噪聲控制與耳聾防護措施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