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慶功
(河南省焦作市馬村區人民醫院,河南 焦作454150)
髖部骨折是骨科常見病、多發病,骨科導航技術的出現為髖部骨折手術精確定位提供了方便,為髖部骨折的微創手術提供了保障,手術治療效果較好[1]。然而,患者手術后,需要相對較長時間的臥床休息,容易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DVT)[2]。DVT容易引發肺栓塞,嚴重危及患者生命。中醫研究認為,對髖部骨折術患者采取適當的干預,可減少術后DVT的發生,對減少危險情況、降低醫療費用等有著重要意義[3]。基于此河南省焦作市馬村區人民醫院開展了益氣通脈湯預防髖部骨折術后DVT的研究,效果明顯。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河南省焦作市馬村區人民醫院收治的擇期行髖部骨折術的98例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9例。觀察組男25例,女24例;年齡61~75歲,平均(70.15±8.16)歲;骨折部位:股骨大轉子處20例,股骨頸處29例;手術方法:人工股骨頭置換術15例,全髖關節置換術16例,動力髖螺釘(DHS)內固定術10例,股骨近端髓內釘(PFN)內固定術8例。對照組男24例,女25例;年齡62~74歲,平均(69.89±7.69)歲;骨折部位:股骨大轉子處21例,股骨頸處28例;手術方法:人工股骨頭置換術14例,全髖關節置換術17例,DHS內固定術10例,PFN內固定術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符合手術治療要求;術前經彩超確定無靜脈血栓形成;3個月內無血栓病史;患者均知情同意,簽署知情同意協議書。
1.3 排除標準 凝血功能異常者;不符合用藥要求者;精神疾病者;難以配合完成本研究者。
2.1 對照組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鈣[兆科藥業(合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80166]干預。每次5 000 U,每日1次。連續注射10 d。
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采取益氣通脈湯干預。方藥組成:生黃芪30 g,紅花12 g,炒當歸10 g,白術10 g,澤蘭10 g,桂枝8 g,桃仁12 g,丹參12 g,生薏苡仁15 g,牛膝12 g,防己10 g,炙甘草3 g。水煎至300 m L,分早晚服用,每日1劑,連續服用10 d。
3.1 觀察指標 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血漿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血小板計數(PLT)、D-二聚體(D-dinner)、大腿周徑差值、小腿周徑差值。大腿周徑差值、小腿周徑差值指肢體腫脹程度,選取髕骨下10 cm和髕骨上15 cm的肢體進行直徑差值評估。
3.2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3 結果
(1)PT、APTT、PLT、D-dinner比較 干預前,兩組髖部骨折患者PT、APTT、PLT、D-dinner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髖部骨折患者PT、APTT均高于干預前,PLT、D-dinner均低于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PT、APTT、PLT、D-dinner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髖部骨折患者PT、APTT、PLT、D-dinner比較(x±s)
(2)大腿周徑差值、小腿周徑差值比較 干預前,兩組髖部骨折患者大腿周徑差值、小腿周徑差值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大腿周徑差值、小腿周徑差值低于干預前和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髖部骨折患者大腿周徑差值、小腿周徑差值比較(cm,x±s)
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病原因多樣,中老年患者在進行骨科大型手術后,其發病率明顯增加。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后,患者的患側肢體會出現明顯的腫脹,對其肢體活動造成影響,隨著病情進展,部分患者還會發生截肢、壞死等嚴重后果,使得患者的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4-5]。患者在圍手術期開展預防性措施,可以改善臨床癥狀,減少下肢深靜脈血栓情況的發生,對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下肢深靜脈血栓屬中醫“脈痹”范疇,多因術后瘀血留滯經脈、脈絡不通所致[6]。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PT、APTT、PLT、D-dinner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大腿周徑差值、小腿周徑差值低于干預前和對照組(P<0.05),說明預防措施效果明顯。益氣通脈湯中生黃芪活血化瘀[7],可增加機體血小板含量,并抑制血小板凝集,從而對血細胞回升起到促進作用;白術健脾益氣,消腫行氣[8];桂枝能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溫經通脈[9]。諸藥合用,達到益氣活血的效果。
目前,髖部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的防治工作已經成為臨床研究的重點內容。本院結合多年治療經驗,對術中常規治療方案進行了優化,通過改善治療方案達到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目的。下肢深靜脈血栓在臨床上較為常見,臨床研究表明,髖關節置換手術后深靜脈血栓發生率較高,其中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可達到12%~20%。大量文獻報道證實手術或創傷應激、血液高凝狀態及外源性凝血因子刺激等均為誘發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高危因素[10]。其中手術或創傷應激導致機體凝血機制激活,加之患者心理因素影響神經內分泌調節功能,最終導致凝血功能亢進、血流動力學發生改變,血紅細胞及血小板聚集,誘發深靜脈血栓;血液高凝狀態主要是術中患者失血后有效循環血量減少,血液黏稠度升高,凝血功能亢進,增加了深靜脈血栓發生的風險;而外源性凝血因子也是手術中不可避免的、對血液循環產生影響的重要因素[11]。益氣通脈湯中黃芪補中益氣,牛膝、生薏苡仁祛水化濕,麩炒白術、桃仁水血并治、通經活絡,標本兼治,可達到較好的預防效果。現代藥理研究認為,黃芪能夠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對T淋巴細胞有積極的作用[12];生薏苡仁能夠抑制腫瘤生長,提高機體免疫功能[13];丹參能夠改善機體代謝功能[14]。諸藥合用,能較好地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總之,益氣通脈湯預防髖部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效果明顯,能夠改善患者PT、APTT、PLT、D-dinner水平,降低大腿周徑差值、小腿周徑差值,可在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