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明,李小強,張紅崗
(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人民醫院,山西 運城044600)
膝骨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軟骨退行性變和繼發性骨質增生為特征的慢性關節疾病,累及關節軟骨或整個關節,多見于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本病亦稱骨關節病、退行性關節炎、增生性關節炎或肥大性關節炎。目前全世界關節炎患者約有3.55億人,中國約有1.2億人患有骨關節炎,各年齡均可發病,需要引起人們的重視。病發后患者出現疼痛、晨僵,活動明顯受限。部分患者可出現關節失控、關節積液等,如未能得到有效治療,便會誘使膝關節變形或功能喪失,從而對其正常生活及健康造成影響。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人民醫院應用獨活寄生湯聯合西藥治療膝骨關節炎,探討其治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運城市芮城縣人民醫院收治的78例膝骨關節炎患者,采用隨機綜合平衡法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39例。治療組男23例,女16例;年齡50~78歲,平均(66.6±1.3)歲;病程最短7個月,最長6年,平均(3.4±0.5)年。對照組男24例,女15例;年齡51~78歲,平均(66.3±1.4)歲;病程最短6個月,最長6年,平均(3.6±0.5)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納入標準 符合《2017年(AAOS)膝骨性關節炎治療指南》[1]中相關疾病診斷標準;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肢體殘缺者;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認知功能障礙者;抵觸或抗拒研究開展者;有嚴重臟器損傷者;參與其他研究者。
2.1 對照組 采用西藥治療,給予塞來昔布膠囊(Pfizer Pharmaceuticals LLC/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分裝,國藥準字J20120063)口服,每次200 mg,每日1次口服,或每次100 mg,每日2次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膠囊(Rottapharn.Ltd,國藥準字H20170108)口服,每次0.5 g,每日3次。
2.2 治療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獨活寄生湯治療。方藥組成:獨活9 g,人參片6 g,桑寄生6 g,肉桂心6 g,牛膝6 g,甘草片6 g,當歸6 g,細辛6 g,茯苓6 g,秦艽6 g,川芎6 g,杜仲6 g,防風6 g,芍藥6 g,干地黃6 g。水煎取汁,每日1劑,分早中晚溫服。
兩組均以30 d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3個療程,每個療程間隔2 d。
3.1 觀察指標 觀察臨床療效及治療前后WOMAC評分、運動功能評分變化。
3.2 療效評定標準 ①臨床療效以患者膝關節實際情況評定[2]。顯效:膝關節功能恢復正常,臨床體征及表現消失;有效:膝關節功能有明顯改善,臨床體征及表現有好轉;無效:膝關節功能及臨床體征表現未有好轉,或存在加重跡象。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采用WOMAC評分對患者膝關節功能進行評定,滿分24分,分值越低膝關節功能越好。運動功能評分以FugI-Meyer評分法為評定標準,分值100分,分值越高運動功能越好[3]。
3.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數據以[例(%)]表示,采取χ2檢驗;計量數據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取獨立配對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4 結果
(1)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44%(38/39)高于對照組的74.36%(29/3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膝骨關節炎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WOMAC評分及運動功能評分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WOMAC評分及運動功能評分均改善(P<0.05),且治療組改善幅度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膝骨關節炎患者WOMAC評分及運動功能評分比較(分,x±s)
骨性關節炎治療目的是緩解疼痛或解除癥狀,延緩關節退變,最大限度地保持和恢復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往臨床針對膝骨關節炎患者多采用塞來昔布膠囊、氨基葡萄糖片治療。塞來昔布膠囊是非甾體類抗炎藥,能夠通過抑制環氧化酶-2抑制前列腺素生成,產生較強的抗炎、鎮痛及退熱作用;氨基葡萄糖片為軟骨保護劑,可以延緩軟骨的退變,促進軟骨損傷的修復[4]。但在實際治療中,患者服藥后則會出現吞咽困難、頭痛等不良反應,導致治療效果降低,故而應輔以有效治療措施提高治療效果。中醫認為,膝骨關節炎屬于“痹證”范疇,由患者精血肝血虧虛導致氣血虧虛及筋骨失養,遇外邪入侵后引起筋骨、經絡及關節麻痹不通,故而應以肝腎滋養、補養氣血、驅寒祛濕為主[5]。獨活寄生湯具有祛風濕、補氣血、止痹痛等功效,由獨活、芍藥、杜仲、桑寄生、防風、牛膝、肉桂心、秦艽、細辛、川芎、甘草、人參、當歸、茯苓、干地黃等組成,其中獨活祛風、除濕、散寒,秦艽祛濕通絡,細辛、肉桂心活血溫陽,牛膝、桑寄生、杜仲強筋骨,當歸、芍藥、川芎、地黃養血活血,丹參、茯苓益氣健脾。諸藥合用,可祛風除濕,補益肝腎,強健筋骨。臨床將獨活寄生湯聯合西藥用于治療骨性關節炎,可減少西藥用量,進一步改善患者疼痛感,減少西藥引起的不良反應[6]。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97.44%)明顯高于對照組(74.36%)(P<0.05)。患者經治療后,膝關節功能及生活活動能力評分均處于良好水平,證實采用獨活寄生湯聯合西藥治療具有顯著效果,可促使其盡快恢復正常生活。
綜上所述,采用獨活寄生湯聯合西藥治療膝骨關節炎,是一種經濟、簡便的治療方法,可緩解患者癥狀,提高生活質量,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中國民間療法》雜志變更刊期通告
《中國民間療法》雜志為國家級中醫藥類學術期刊,為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被國家新聞廣電總局評為全國首批A類學術期刊。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中國民間療法》雜志于2018年11月由月刊變更為半月刊。每月14、28日出刊,大16開,定價19元/期,456元/年。刊期變更之后,本刊會一如既往的堅持辦刊宗旨,打造具有科學性、可讀性的中醫藥科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