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玥悅,龐峰
(青島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山東 青島 266033)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日漸加強了的對傳統文化的復興的重視度,使得新中式燈具得到了很好的發展。通過將形態語意融入到燈具產品設計的中,在滿足消費者對精神層次追求的同時,實現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
隨著近年來對傳統文化的復蘇,新中式燈具也開使進行新的傳承和創新,所謂新中式就是具有中國傳統風格的文化意義在當前時代背景下的演繹,但是通過調查發現,市場上現有的中式燈具雖然占有很大的比重,但大多都存在著對傳統元素的照搬和簡單膚淺的照抄,并沒有做到新中式燈具應該具備的文化韻味和現代感;同時市場中的新中式燈具造型都較為繁瑣,而且造價頗高,品味低。所以市場上的新中式燈具多半存在著略帶中式韻味,但又缺乏創新和現代感的缺點。由此可見,如何能讓新中式燈具既在造型上運用了中國傳統的元素,又能賦有強烈的時代氣息,能夠真正做到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成為我們非常值得探索的課題。
2.1 建筑風格。建筑裝飾受建筑風格的影響,燈具又作為建筑裝飾的一部分,必然也受建筑風格的影響。如秦漢時期的長信官燈,通體鎏金,造型質樸,無論是從造型還是裝飾上來說都與當時的建筑風格比較吻合。
2.2 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有著不可取代的魅力,在繼承中發展和傳承中國古典元素可以讓我們后代懷念起先人的智慧和創造性,表達對傳統的敬意。
燈具在我們現代生活中已經不僅僅是滿足照明,人們更多的是期望通過燈具的造型傳達出對某種精神的追求或對某個理念的認同。這就要求現代的燈具設計必須必須要有一定的象征性造型語意。
創新是個永恒的話題,在生活和學習中的創新也是多種多樣的,新中式的燈具設計并不是簡單的將中國古典元素簡單堆砌和重復,而是一種既要體現時代特征又要體現民族性。
3.1 領悟傳統燈具設計中的文化意蘊,從多領域傳統燈具的造型因素。新中式燈具的設計本身就是對燈具形態的發展和開拓,新中式燈具的設計從功能設置、產品規格、照明原理、材料工藝等方面較傳統燈具相比都有了很大的發展。
3.2 提取傳統元素提煉成新的風格。新中式燈具是對傳統燈具的革新設計,這種革新設計體現在利用傳統古典的元素符號進行提煉與重構,給人一種“陌生又熟悉”的感覺。我們要合理的利用這種素材并結合現代的設計理念和方法,設計新中式燈具要符合時代的要求,對造型的提煉可以從形、色、值三個方面入手,抓住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造型元素。
3.3 從功能創新實現造型的變化。很多燈具為了營造氛圍,創造更好的視覺享受在功能上都進行了創新,因此許多設計師將座椅、茶幾、衣帽架、沙發、床頭柜等家具功能與照明功能相結合,使人們的生活更加現代化。
3.4 傳統文化與新技術的相結合。LED燈具內部結構小巧,LED晶??梢詷嫵伞包c”、“線”、“面”等基本造型元素,設計師利用這種新興技術將傳統的燈具賦予了新的生命。
通過語意設計在新中式燈具中的分析設計出的這款燈具,創作思路的來源是源于燈籠,在中國,燈籠一般多寓意為團圓,所以我設計的這款燈具也是取之燈籠的吉祥團圓之意。
(1)造型作為作品信息表達的一種主要方式,將中國傳統燈具燈籠的造型進行提煉和變形,簡化燈籠的造型,四周柵欄式設計既保持燈籠基本的形態,又可以營造不同的光照效果。
(2)木材是新中式燈具最好的表達方式,木材本身具有易為人接受的良好觸覺特性,將傳統的木材“以線帶面”的方式進行設計,通過暖黃色燈光,給人一種親切得感覺。
通過對傳統燈籠造型元素的提煉,賦予了新中式燈具濃郁的文化韻味,無形中也增加了家的歸屬感,提升了產品的價值。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燈具設計的形式、材料與設計語言都在發生著變化,但是唯一沒有改變的是設計師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傳統文化的尊重與繼承。
生活中的一些產品我們喜愛它,并不一定是在炫耀自己的財富和社會地位,而是因為這件物品賦予了我們一定的生活意義。好的產品除了滿足基本的使用功能外,理應具有情趣化、人性化的因素,尤其是烘托生活氛圍的燈具設計,在設計的過程中更是要融入本民族特有的神采與風韻,使其在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同時,也能體現出一定的文化價值和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