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衛國 陳振新
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是以人為本,使國際和國內安全生產法規完美結合提升生產安全管理水平的一項具體和重要的舉措。三星電子(蘇州)半導體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以“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為安全工作方針,以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為核心,把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作為公司頭等大事落實促進。在標準化建設過程中,公司各級領導對創建工作高度重視,為促進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創建工作全面有序開展,成立了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領導小組,總經理親自掛帥擔任創建領導小組組長。在實現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達標的這場“長跑”過程中,公司全體員工安全意識不斷增強,設備設施本質安全度全面提高,作業環境不斷改善,職工幸福感明顯提升,同時也鍛煉和培養出了一批更為專業的安全管理人員。
以“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的兩個必須為抓手,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屬地管理及部門職責,促進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
(1)建立健全了“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及考評標準,修訂完善各級各類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做到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不留死角”;
(2)以落實企業安全主體責任為根本,總經理帶頭進行安全承諾,開展領導行為觀察、每周親自帶隊下現場開展安全檢查等活動;
(3)加強相關方管理并簽訂安全管理協議明確安全管理責任,以項目負責制方式落實管理負責人相關方管理責任,確保安全責任落到實處;
(4)制定6大類57種安全目標責任書,實行層級化分級簽訂,《安全目標責任書》簽約率達到100℅,并按照責任要求進行績效考核。
通過建立安全責任制及精細管理、技術支持、監督檢查、績效考核等環節的配合,在制度層面實現安全工作閉環管理。修訂完善了隱患排查、應急救援、教育培訓、安全投入、職業健康管理及設備設施管理等管理制度。完善各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完善內容包括主要危險源及控制要求、勞動防護用品佩戴和穿戴、應急舉措明細化等,經各部門組織評審,在符合國家法規和行業標準要求的基礎上,參照安全生產標準化要求更嚴格地規定了安全技術參數。
公司自2004年設立專門的環境安全部負責公司職業健康安全業務的推進工作,目前環境安全部共配置專職職業健康及安全管理人員共計30名。同時在設備設施和生產部門配置5名安全管理專員,加強現場部門的自主安全管理,另根據制度在每個部門配置1名兼職安全管理人員(共計28名)輔助部門負責人進行職業健康安全業務管理和環境安全部之間的日常交流。
公司制定了2020年的長期安全目標規劃,主要包含安全事故件數0起、作業環境合格率100%、職業危害體檢率100%、重大隱患發生件數0、事故隱患整改率100%的長期指標。每年根據上一年安全績效執行情況編制當年度職業健康安全推進計劃并設立年度目標,如隱患整改率、應急疏散訓練效果、事故率等,根據年度目標分解到各部門實施,每季度對目標實施結果進行績效考核實施獎懲管理。
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公司累計舉辦各類安全生產教育培訓60余期,共培訓達49416人次;培訓覆蓋率達100%。公司內部安全教育培訓實行線上自主學習、線下集中授課和實際操作體驗的多種教育方式。線上自主學習有效解決了員工工作地點、工作時間分散不便于組織線下集中培訓教育的問題;通過實際操作體驗,讓公司員工能夠加深對安全知識與技能的記憶效果,培訓內容更加貼合實際需要,培訓效果得到大幅提升。
公司注重安全文化建設,以“環境安全是經營的第一原則”為公司的經營原則,每周發布環境安全文化小提示及健康小知識;每月定期制作環境安全經營月刊和利用公司刊物專用版面宣傳安全基本知識;每年舉辦全員環境安全知識競賽,定期拍攝安全微電影進行評比,并在辦公室電視上展播實施全員宣導;不定期組織工會成員和各部門安全擔當實施文明交通引導活動;同時各班組每月自發開展各類安全主題活動。通過以上舉措為企業營造出濃厚的安全文化氛圍。
自2014年導入環境安全管理系統,公司全面進行安全預先管控系統化管理,逐步形成了對設備設施導入、改造、搬出的預先評價體系,做到不通過安全預先評價的設備設施不允許投入使用;強化現場區域變更的預先評價,未經過安全預先評價的不給予審批施工作業,杜絕先變更再改善的管理盲區。通過預先評價管控措施要求對作業活動的危險辨識和對策管理,徹底形成預先評價→按評價要求執行→對照評價依據確認效果→符合要求后交付使用的閉環管理。
根據《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9)對公司危險化學品進行辨識,同時組織專門人力對現場作業活動使用作業條件風險評價法(LEC)辨識出危險源和建立相應的安全管控措施,同時對風險值相對較高的作為公司較大危險源加強監管。
公司為了確保與之合作的相關方在公司的安全生產,實現合作雙方安全共贏,制定了相關方管理的相關規定,依據規定對進入公司的所有合作公司實施安全管理協議簽訂,明確雙方的安全責任與義務;同時對所有進入公司的外部人員進行相應的入門安全告知,對在公司內實施作業的施工人員進行施工前特別的安全培訓考核。根據規定對主要合作公司進行安全合規點檢,并跟蹤檢查結果的整改情況,每年對其風險進行評價并培訓教育,達到企業雙方長期穩定合作,共創安全共贏的目標。
以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評定標準為基礎,公司自2010年開始自主開發了公司內部隱患排查管理系統(SGMS),實現上至最高管理層下至員工的隱患排查治理體系,組織員工對崗位作業活動過程中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進行辨識和評估,作為隱患排查的主要和重要依據。
同時結合安全生產需要和特點,采用交叉檢查、綜合檢查、主題檢查、季節性檢查、節假日檢查、日常檢查、總經理檢查等方式方法進行排查,建立隱患整改臺賬,實行隱患排查整改確認的閉環管理制度。為加強對安全隱患的閉環管理,公司結合安全生產預警系統技術標準于2017年1月完善了安全生產預警系統,預警分析完成監測、識別、診斷與評價功能,而預控對策完成對事故征兆的不良趨勢進行糾錯和治錯的功能。
根據《應急預案編制導則》和《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將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分為“綜合預案、專項預案、現場處置方案”三類進行分級管理并及時修訂。
公司成立了應急預案編制小組,針對危險因素和事故危害程度,制定了相應的防范措施。重點對《安全生產事故綜合應急預案》及《職業衛生事故專項應急預案》、《火災事故專項應急預案》等29項預案進行了編制和定期修訂,并通過評審在安全監管部門進行備案登記。根據《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的要求,編制完善了《應急預案演練計劃》、《應急預案演練記錄》等并對全員進行了應急預案的專項教育,確保員工熟知應急預案操作流程。
為了對公司風險較大區域實施重點監管,先后兩次對主要場所共安裝了近兩百部視頻監控設備,做到對風險較大區域進行24小時可視化監控,并在重點區域設置呼叫系統,發生異常時可直接在中央控制室對其區域內進行警示呼叫,確保重點區域安全管控。
自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以來,環境安全部新增及修訂了包含腳手架設置基準、設備安全裝置設置基準在內的一百余項設備設施基準,全面提升設施本質安全要求。同時為了加強風險監控,對原來只進行現場巡檢才會發現隱患的附屬設備,現在也納入了實時監控,提前發現并進行改善,防止事故擴大化。
在自動化方面,公司投入1500余萬元人民幣,分別對化學品清洗作業、清洗劑添加、動力水處理藥品添加進行自動化改善。將手動化學品清洗作業轉變為自動化作業,使作業人員不接觸化學品,確保人員100%處于安全狀態。對清洗劑進行了集中加藥改造,消除員工分散加藥的風險。
公司自開展達標創建工作以來,在消防滅火設施、有害氣體檢測等公司最重要的安全防災設施領域中,對全廠區室內消火栓及滅火器進行了統一編號,并強化對廠區所有消防系統的檢查及功能確認的項目,每月一次進行檢查;對公司內有害氣體探測器除了進行國家法定校準外,每月對3500個點位進行自發性能及聯動性的檢查,并在國家要求的報警濃度40%的基礎上,我們設定了公司內比法規更嚴的報警濃度比例且增加了警報區域,強化對作業環境的有害物質的監控。
公司先后對特種設備、建筑物防雷接地等進行專業安全測評、檢驗;對全公司工業管道等色環、介質名稱、介質流向按照GB7231的要求進行了標識,共計18000個,設備設施安全標識21540個,增加緊急按鈕防護12個,改善梯臺40個并在強度上做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增加旋轉部位防護82個,增加地面綠色通道線4000余米,密閉空間上鎖管理71個,現場閥門上鎖1712個,確保100%上鎖管理。
自創建工作啟動以來,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全體干部職工付出了百倍努力,我們以堅定的信念和信心,在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創建過程中,不但嚴格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更在安全信息化及安全科技創新方面創下了佳績,得到省市及國家領導的肯定,全面完成創建工作任務。安全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三星電子(蘇州)半導體有限公司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在安全生產和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