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慧,林芷行,韋 浩
(1.廣西交通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廣西 南寧 530029;2.廣西交通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廣西 南寧 530007)
我國公路交通事業經過數十年的高速發展,在我國的經濟騰飛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實現歷史性突破的同時,隨之而來的是安全事故的頻繁發生,威脅著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帶來的負面效應往往比較大?;诖?,安全條件論證和安全評價在建設項目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對預防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障公路安全要起到應有的作用。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十二字安全生產方針——“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要實現安全生產,需把“安全第一”放在首位,堅持“預防為主”,強化隱患排查治理,將事故隱患始治于未現,事故苗頭防患于未然。公路建設項目的“源頭管理”非常重要,對公路建設項目進行安全條件論證和審查正是體現“源頭管理”這一重要理念的手段之一。通過對建設單位設立的安全條件的論證和審查,能對公路項目的安全風險進行有效預防,杜絕重特大事故發生的安全隱患,有利于指導公路項目建成后的安全運營。
2.1.1 工程地質條件對公路項目選址的安全影響分析
公路項目路線設計方案如沒有考慮工程地質條件,避繞規模較大的山體滑坡、危巖危石體以及曾經發生過大規模泥石流的溝谷,大型、復雜的巖溶發育地區,膨脹土地區等各種不良地質路段,就可能引發路基邊坡、隧道進出口邊坡、橋涵基坑等崩塌、滑坡,巖溶地面塌陷,泥石流、路基不均勻沉降及巖溶橋基不均勻沉降等地質災害的發生,導致安全事故。所以項目安全論證時應該結合工程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等資料,充分考慮地質環境條件與地質災害發生的危險性,判別是否避讓上述危險性大的區段,并對項目區的地表、地層、高程、滑坡活動性、地下水、地表水等工程地質因素進行安全影響分析,查明項目區內地質環境條件和地質災害現狀,對公路建設可能引發、加劇和建設工程本身可能遭受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危害程度和危險性進行科學評估,并針對可能發生的地質災害提出防治措施,來評價公路建設項目選址用地的安全性和適宜性能否滿足相關規范的要求。若不滿足安全條件要求,應該提出調整修改路線方案或者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2.1.2 棄渣場選址對公路項目建設和運行的安全影響分析
公路項目建設時會產生大量棄渣,若棄渣場選在地質條件不穩定的區域,可能因為填渣增加荷載而造成牽引式滑動引發安全事故;若將棄渣場設置在居民區上方或者附近,可能會發生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導致下方的居民房屋倒塌;若將棄渣場設置在農田、河道的上方,棄渣場滑坡等事故的發生會破壞、污染農田、河道等。棄渣場選址不當會產生安全隱患,引發安全事故,因此應該對公路項目棄渣場選址的安全影響進行分析。對棄渣場是否選在地質條件穩定的區域,是否影響城鎮、村莊和居民區的安全,是否避開了動植物保護區、水源地保護區、基本農田保護區,渣場及運輸路線是否遠離學校和醫院等特殊敏感區等因素進行分析論證來評價渣場選址是否安全可行。如果棄渣場選址不滿足安全評價的要求,應重新選址,保證公路建設和運營安全。
由于地形條件的限制或征地范圍的限制會導致公路項目路線設計方案的平曲線半徑、路線縱坡設計不合理;平縱面的協調與配合不好;設計速度與地形、地質不適應;路基路面寬度變化頻繁;長直下坡路段坡底接小半徑轉彎;連續上坡路段沒有考慮爬坡車道;連續下坡路段沒有考慮避險車道等。這都容易降低駕駛員的舒適性和引發駕駛員操作失誤,容易造成追尾、側翻、碰撞等交通安全事故的發生。
公路路線設計方案的安全條件論證,應從公路擬采用的技術標準、線型指標、設計速度協調性等安全條件進行分析。通過相關規范中運行速度計算方法對設計速度協調性進行測算,分析相鄰路段運行速度差值的絕對值及運行速度梯度的絕對值是否符合評價規范要求,利用相應運行速度的預測結果來分析公路項目路線設計方案的運行協調性及安全性,以判別項目采用技術方案是否符合國家標準規范、是否有利于減少交通事故發生,降低交通事故危害程度。當運行速度協調性評價指標不能滿足規范要求時,應調整路線平縱面設計,采用安全、合理的平縱面指標。若條件限制調整路線平縱面設計困難時,應采取針對性的安全改善措施,以滿足公路安全運行的條件要求。
公路隧道口選址若距離居民點太近,產生的地質滲水容易引起房屋地基不均勻沉降,隧道爆破時容易引起樓房開裂甚至倒塌,危害居民房屋甚至是生命財產安全。
加油站液化氣站及輸油管線、爆炸物品、危險化學品儲運站等危險源若與公路距離太近,一旦危險源發生火災爆炸等事故,必然會破壞公路路基路面和橋梁結構,引發正在通行車輛的交通安全事故,造成嚴重的社會影響。
公路建設項目一旦發生事故后,還存在有毒氣體泄漏、火災、爆炸等危險事件發生的隱患,若居民區、學校、醫院、水廠及水源保護區等距離事故發生地點太近,可能進一步造成人員傷亡以及環境污染的加劇。
因此公路建設項目對沿線建筑、結構物的安全影響分析十分重要,公路建設項目與沿線建筑、結構物要與公路保證一定的安全距離,特別要核對擬建公路項目與居民區、學校、醫院、水廠及水源保護區以及石油、燃氣管線、高速公路、鐵路、加油站、危險化學品儲運站、炸藥庫等建筑、結構物的距離是否滿足相關規范的安全要求。
通過判別以上相關的沿線建筑、結構物與公路的距離是否已在安全距離以外,還應根據相應危險因素采取針對性的預防措施來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和影響,分析公路建設項目路線選址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公路建設項目對沿線建筑、結構物的安全影響是否安全可控。否則,應優化調整路線方案設計,保障國家和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滿足公路安全條件要求。
公路建設項目不可避免要與沿線的管線、鐵路、公路交叉,一旦發生安全問題對國家和人民造成的損失不可估量。因此,必須細致地分析管線、鐵路、公路交叉對公路交通安全的影響。
2.4.1 公路建設項目路線與管線交叉的交通安全影響分析
石油、燃氣、水利管道與公路項目交叉時,如發生泄漏或者爆炸,將對公路路面和行車安全造成危害,不宜采取上跨的方式穿越。因此公路與管線交叉時應根據相關規范要求判別其跨越或者穿越方式是否合理,交叉的角度和埋置深度是否滿足安全要求,是否避開了公路交叉路口、橋梁、隧道等敏感點以減少對公路穩定性的干擾,從而保障公路路面穩定和行車安全。
2.4.2 公路建設項目路線與鐵路、公路交叉的交通安全影響分析
在鐵路與公路或者公路與公路交叉路段發生交通事故時,容易引發二次事故的發生,可能會造成更大的人員傷亡。公路建設項目路線與鐵路、公路交叉時建設平交、分離立交等工程,對原有道路通行能力將產生一定影響,對兩側居民產生一定阻隔。項目經過城鎮、村莊和居民區等路段,交通的通暢度必會受到公路的建設的影響,容易誘發交通事故的發生。為了預防和減少安全事故,保障公路安全,公路建設項目路線與鐵路、公路交叉時,應分析其交叉處的視距、平面線形、平縱組合、交叉口間距、凈空凈寬等指標是否滿足相關規范,分析項目與公路、鐵路交叉情況設置的合理性與安全性,從而論證對公路建設項目路線與鐵路、公路交叉的交通安全的影響。
為確保公路與鐵路(公路)交叉工程設計方案的科學性、合理性,設計單位應該結合相關的安全管理條例的有關要求,深化設計方案。設計單位應積極與鐵路部門聯系,協調好公路建設與鐵路建設的關系,解決交叉問題。還應針對施工期間對周邊交通的干擾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施工期間交通通暢度和安全性。
公路建設項目開展安全條件論證,判別、分析有關因素對公路安全的影響,對建設單位提出有針對性的舉措,對有害因素給予事先規避,減少安全隱患。對于公路管理部門,安全條件論證既可以了解項目的安全設施狀況,也可以監督建設業主在建設過程中的“三同時”落實情況,及時完善相關安全生產制度、操作規程和應急預案等。
[1]JTGD20-2017,公路路線設計規范[S].
[2]JTG B01-2014,公路工程技術標準[S].
[3]JTG B05-2015,公路項目安全性評價規范[S].
[4]陳唯奇.淺議港口建設項目安全條件論證[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4(9):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