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娟
山西大學工程管理系 山西 太原 030012
我國的建筑事業發展較快,古代建筑可謂別具一格,歷史性很強。隨著社會發展,建筑的水平不斷提升,人們對其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由于人口增加,城市的人數密集,導致建筑的風格越來越單一。高樓成為城市的象征,我國的傳統建筑文化慢慢被遺忘,這就使得人們對當代建筑的不滿情緒增加,也厭倦了這種缺少文化元素的建筑。在人們的強烈建議下,傳統文化符號與現代建筑的結合已經勢在必行。
所謂建筑,其不僅僅只是人們棲息的場所,更是代表著一種文化的表達方式,是人們生活水平的體現。古代盛行彎曲的屋頂,隨著社會發展,其類型也得到了轉變。在大多數狀況下,建筑都注重一種視覺上的美感,同數學擁有很多公式一樣,建筑也擁有很多表達自己的符號,這就使得建筑更加人性化,在給人們帶來生理舒適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心理舒適。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所以其對建筑的風格要求也越來越高,設計師在將建筑風格傳遞給人們的時候,使用的符號就是建筑符號。設計師可以按照人們的審美標準以及審美需求,將建筑設計成人們想要的樣子,這就要求建筑在滿足人們精神需求的同時,其物理性能不能降低。所以說,傳統文化符號運用到現代建筑當中就顯得比較重要了[1]。
在進行建筑設計的時候,要著重注意建筑的輪廓是否好看,因為這是人們是否喜歡此建筑的第一要素。從古至今,建筑師都極其重視建筑的外觀,建筑師為了將風格更好地體現給人們,就進行了形態符號設計。在這個過程當中,建筑師使用傳統文化符號來對建筑進行色彩美化,以及對其形態進行規整,使其符合當代人的審美觀。符號可以傳遞信息給人們,當人們看到這些建筑的時候,就能自然地將其包含的意蘊體會出來,形成一種自然反射,這就是傳統符號在建筑中的應用了。
在對建筑進行形態打造的過程中,將傳統文化符號引入其中,可以拉近建筑與人們之間的距離,這樣便可以達到將建筑融入人們生活的境界,進而使得建筑有了一絲生機。
在當代的建筑當中,具有色彩文化的建筑越來越少,所以人們也對其越來越重視。所謂色彩符號設計,就是將當代的建筑與傳統的建筑形式聯系起來,進而形成人們喜歡的顏色配比。比如,紅色一直都是我國古代建筑的代表,無論貧富貴賤,無論城市或鄉下,每逢過年佳節或者遇到喜事的時候,就必然少不了紅色,因為紅色是吉利的象征。在建筑當中進行色彩符號設計的時候,就可以利用這個傳統文化,使其符合人們對顏色的審視。
對于大部分建筑來說,所用的材料都一目了然,所以材料可以對建筑的外觀產生影響。建筑材料可以給人們傳遞一種特殊的感知,人們便會對建筑的性能認知程度更高。所以說,在對建筑進行設計的時候,應注重選取材料,這樣才能將人們的感情融入其中,這個時候就可以利用傳統文化符號,體現建筑的特色。比如,在進行建筑的時候,使用青磚灰瓦,就有一種復古的感覺,人們在欣賞這類建筑的時候,必然會感覺到身臨其境,這樣人們的感情就可以自然地與建筑聯系起來,建筑的價值自然也就越高[2]。
當前,在進行建筑的時候,往往會摻雜一些與傳統建筑相關的元素。比如,香園飯店就與當地的地域風俗有一定關系,其就是按照當地人的風俗習慣,與傳統建筑有很深聯系的一個建筑。由于我國的地域遼闊,不同地域風俗也有很大區別,所以傳統文化也就有很多,進而傳統文化符號就很多,現代建筑的設計也就多種多樣。
在我國,有很多重修過的建筑。隨著時代的發展,古代的建筑已經不可能完全保存下來,人們為了保存傳統的建筑文化,就對其進行重修。對于損壞程度比較大的建筑,就直接對其進行翻修,將現代建筑的風格與傳統文化融合起來;對于損壞程度比較小的建筑,就對其進行修復,讓其完全恢復成傳統的風格。使用這樣的方式來重修傳統建筑,就可以將現代建筑設計與傳統文化符號有效聯系起來,達到質量與精神共贏的目的。
(1) 群體性建筑的重修。在對建筑進行重修的過程中,有的是對一整條街的建筑或者整個區域的建筑進行重修,這樣可以保留更多的傳統文化元素,還可以進行盈利。比如古代的商業古道,使用現代的施工工藝對其進行施工處理,就可以將傳統元素融入其中,將其變成商業街。這種建筑不僅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風格,還能夠帶來利潤,可謂是一舉兩得。
(2) 個體性建筑的重修。除了群體性建筑之外,個體性建筑的重修也極其重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個體性建筑一般作為景點供人們參觀,所以在對其修復的時候,可以進行適當創新,這樣才會給人眼前一新的感覺[3]。
簡而言之,傳統文化符號應用在現代建筑設計當中,可以對我國的傳統文化進行更好的傳承。建筑師在進行設計的時候,也要注重各種文化元素的融合,進而促進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