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鈺鑫
湖州師范學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新市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江南名鎮,自古以來就有“澤國魚鹽一萬家,從來人物盛繁華”的小上海之譽。新市現存古建筑風格、樣式受運河文化影響深遠,明顯體現商貿特征。店坊、民居臨街而建、傍水而居,駁岸商鋪林立,前店后坊、廳大院小,封火墻、騎樓、廊棚緊密連接,建筑多融磚雕、木雕、石雕藝術于一體。保存較為完整的成片古民居主要集中在覺海寺、西河口和南柵三個區塊。
新市水鄉相繼被確定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重點鎮,極具特色歷史古跡保存較完好,新市廟會(蠶花廟會)遠近聞名,宗教文化歷史悠久。千年古鎮新市“扭秧歌、打拳頭、喝茶唱戲跑前頭;開羊頭、吃羊肉、劃拳喝酒都點頭;走弄堂、逛河口、男女結伴有勁頭;出廟會、拜菩薩、年年豐收好兆頭”的民間風俗,映襯著淳樸的民風,純真的文化底蘊讓過往的新市的人流年往返[1]。
新市的蠶花廟會,又稱“軋蠶花”。養蠶繅絲自古就是當地農民賴以生存的經濟來源之一。蠶農們為了來年能夠有一個好收成,在養蠶季節到來之前(清明時節),被人們推選出來的“蠶花娘娘”拋灑蠶花,一起到千年古剎覺海寺舉辦祭祀活動。
新市民俗文化底蘊深厚,極具特色。具體體現在民間故事(《迎圣橋的故事》、《狀元橋的故事》)等,民歌民謠(“賣油娘子水抹頭,賣肉公公舔鉆頭”等),民間藝術(花鼓戲、的篤班、湖灘、皮影戲等),民間民俗(舞獅、打拳船、促橋、掛壁香等)。此外還有極具藝術氣息的磚刻藝術,蛋殼畫、皮貼畫、剪紙,編織藝術,其中“蛋殼畫”現已被我獲列入非物質保護文化遺產當中。這些藝術的發展,體現當時的精神風貌,是不可復制的、新市獨有的文化特色。
西廟弄,原名稱為施家巷。北達河邊,和西塔院隔岸相望,南面弄口面臨市河。弄內的西首,有一座“童廳”,該廳建造于清代咸豐、同治年間,是我國現代紡織工業先驅童潤夫的故居。他的父親童米蓀,曾從學著名學者俞樾。俞樾先生曾在《聊齋志異》(續編)一書中,內容講述清朝乾隆年間,發生在童廳內狐仙與這家主人和睦相處的故事。狐仙的故事,顯然帶有一種神秘色彩的傳說,但卻表達了民間對世上萬物一種和諧相處的美好愿望。它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古鎮一種淳厚樸實的民俗文化。
胭脂弄,更是遠近聞名,胭脂弄是新市千年蠶文化的重要活動場地。東起北街口,西至寺前弄,至今有近千年的歷史。弄堂兩邊是高聳的封火墻,在風雨的吹刮侵蝕下,天長日久,墻面斑駁脫落,歷經歲月滄桑[2]。
新市古鎮河網密布,“橋”的文化極具特色,據記載,新市鎮最多時曾具有36條弄,72座橋,但因歷史變遷,保存比較完整的古橋11座。其中最為出名的是迎圣橋、太平橋、狀元橋等。
迎圣橋,也稱寺前橋,位于覺海禪寺前。迎圣橋為單孔石橋,整座橋是由花崗巖砌成的,橋身的兩側突出的部分是“螭首”(蛟龍類,是一種尊貴的象征),橋欄上至今還保存著數個石獅,石獅一致朝外,迎接圣上之意。
太平橋是單孔石橋,橫跨小西河,于宋朝時期得以建造,重建于明清時期。橋的兩側欄桿除卻保存完好的雕刻的紋樣,至今還保存著數個完整的石獅,在橋石基座上刻有楹聯。當地至今還有著讓新婚的男女從橋上走過,保太平吉祥這樣的美好祝福。太平橋,太平吉祥[3]。
由于受地理環境,社會等因素的影響,新市傳統的雕刻技藝主要包括木雕、磚雕、石雕。木雕主要在梁枋,雀替,隔扇門窗等處起裝飾作用。受當地文化的影響,雕刻的圖文主要是以植物、動物、人物為主,寓意深遠。由于“蠶花廟會”對于當地人文的影響,因此建筑裝飾華中多用植物(如蠶和蠶花)來進行刻畫。新市的磚雕多用于門樓,比如劉王廟的門樓和廊道,采用磚刻的手法向人們展示劉王的豐功偉績。運用民俗文化作為雕刻的內容,可以豐富單調的外墻,使之更加豐富、生動。石雕的質地堅硬主要運用于建筑外部空間以及建筑的承重部分。在建筑裝飾部位,石雕的樣式主要有抱鼓石、石獅、石碑等。主要題材以蓮瓣卷草為主,在門罩處常與磚雕結合并用,增加層次感。
(1)新市水鄉民居建筑裝飾具有江南水鄉民居建筑裝飾的共性。新市古鎮河道縱橫,路面都是用長條石板鋪成,民居建筑背山臨水,沿河而筑。新市古鎮的外墻面統一是白色的粉墻,墻的底部砌上石片,室內的地面大面積鋪石板,由于江南水鄉的雨量豐富,用石板做地面可以起到防潮的作用。房屋的內部或者外部的木質結構多涂褐色,與白墻、灰瓦相互照應,與周圍環境相互融合,形成一幅如詩如畫的水鄉風貌。
(2)新市水鄉民居建筑裝飾具有江南水鄉民居建筑裝飾的個性。愛敬堂是三進院落,房屋構件是屬于清代裝飾式樣,但是只有石庫墻門與磚雕門樓是明代時期建造的。斗拱式建筑,貼面磚雕刻精細:上方飾有精美花紋,古樸而典雅;中間雕有山巒、小溪、石橋,群鹿在草地歡奔;兩邊有四只小巧玲瓏的獅子,各具姿態在嬉戲,獅子身上之毛細微可見;門樓正中刻有隸書“箕裘克紹”四字。將美術、書法、磚雕藝術融匯一體。尤宅,是一處封火墻圍筑的獨立庭院,主樓系重檐硬山造二層樓房,明間梁架抬梁式,進大門為磚雕門樓,呈莊嚴之感。內部梁架裝飾為主要采用的是蠶花與蠶的式樣,體現新市當地的獨有的“蠶”的特色傳統文化。這些都是新市水鄉民居建筑裝飾獨有的特色。
(3)在湖州現代城鎮發展和建設中,新市水鄉民居的建設應以傳承為主,保留原有的歷史遺跡,同時應當充分挖掘新市水鄉民居的人文內涵,結合當地名俗文化,最大可能的修復殘缺的建筑裝飾。就目前的考察發現,千年古剎——覺海禪寺就發現很大的弊端:禪寺,隸屬于佛教范疇,但是覺海寺在修復的過程中,在入口的外墻的磚雕,沒有切合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