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子涵
中煤科工集團南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蘇 南京 210031
建筑行業的發展必定引發行業技術的變革,其中建筑工業化是變革的主要方向,且建筑工業化近年來受到了政府與企業的大力推廣。建筑工業化的含義是指將建筑生產變得標準化以及規模化,但是我國的裝配式建筑正處在起步的階段,不管是理論或者是技術方面,都存在著許多的問題,無法實現標準化以及規范性的要求,我國應加大對于裝配置建筑的研究,趨利避害的發展,走中國特色道路,發展出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裝配置建筑發展道路。
顧名思義,裝配式建筑的原理是選用預制的構件,并配合施工現場的安裝機械設備進行安裝,以替代傳統意義上的現澆式施工,在很大程度上,裝配置建筑能夠明顯提高工作效率,并簡化施工步驟。裝配式建筑主要包含五種,即砌塊類、板材類、模板類、輕型框架類以及升板層[1]。
在預制裝配式建筑中,吊裝無疑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確保起重設備的起重重量、起重半徑滿足實際施工需求,是進行裝配式建筑施工的前提,同時也是對于施工人員與工程安全的保證。施工人員與技術人員應根據構件尺寸、構件重量、預制構件安裝方法、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制定確實有效的施工方案,并根據施工經驗合理選擇起重設備型號,設備數量與操作方位。為確保預制構件在安全性與穩定性得到保證的前提下順利安裝,往往需根據預制構件重量、尺寸、外形等參數采用配備平衡梁的專用吊架。采用安裝平衡梁的吊架可以輕松起吊大型預制樓板與預制外墻等構件。
裝配式建筑依賴于標準化的生產過程,標準化也是保障施工安全的關鍵。因此在加強現有企業標準化的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需要完善監理駐廠體系,從裝配式混凝土構件生產到質量、規格達標出廠的全過程進行質量把控,且在裝配式建筑生產過程中,監理單位應對裝配式構件進行中間產品取樣,只有這樣能夠有效地保證裝配式建筑的標準化,才能更好地推廣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實現裝配式建筑施工工藝的規范化。
通常在裝配式建筑施工會指定施工分區與施工進度記錄制度,但在實際施工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僅僅做到這些無法保證裝配式構件施工的精準性與連貫性。為從根本上保證施工進度與施工質量,應建立定時定量施工分析制度。施工管理人員在工作開展前需以表格的形式,制定好工作段、符合實際施工需求的起重設備、上工作面施工人數、預安裝構件重量及尺寸等參數,編輯施工工藝的工序,避免出現各施工段交叉作業、秩序混亂、職責不明等情況。
由于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工程的特殊功能,如若發生質量問題,后果將不可挽回。因此裝配式構件的安全必須嚴格按照設計施工圖、技術要求及國家規范進行安裝及驗收,且對于焊縫的驗收采用先進的無損檢查技術,確保裝配式建筑的整體安全性。現場裝配的構件或結構的驗收,須按工廠制定的驗收標準執行,并提交規范、有效的質量檢驗報告;待裝配式建筑整體涂裝完成后,監理單位應委派專人進行整體驗收,從而確保其質量要求應符合相關規范[2]。
根據裝配式建筑施工特點,編制專項施工方案,經審批后才能實施,必要時還需要進行專家論證。對于施工進度的把控,需嚴格按照標準施工工期進行開發計劃的編排,針對進度計劃,不僅需要編制專項的構件生產計劃,還需要編制構件安裝進度計劃。在進行預制構件運輸方案的編制前,監理人員需預先確定運輸車輛型號及數量,針對施工現場實際運輸路線及現場裝卸方法編制符合施工現場實際情況的構件運輸方案。一套成熟的專項施工方案包括構件安裝方案、測量方案、節點施工方案、防水施工方案、后澆混凝土養護方案、全過程的成品保護及修補措施等。
根據預制構件的最大單件重量,結合塔吊吊裝能力及施工效率,把臨時堆放區設置在塔吊半徑覆蓋范圍之內,且便于運輸、轉運的道路兩側,同時盡量避免臨時堆放。堆放區應地勢平坦,設置合理的排水坡度和排水措施。在堆放區設置堆放架,確保穩固可靠,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牌,無關人員嚴禁靠近。根據建筑物預制構件的平面布置及重量、臨時堆放區位置,結合塔吊的起重量、起重半徑,為起吊設備選擇合適的型號與位置,在確保滿足吊裝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機械設備投入[3]。
目前我國現階段的裝配式建筑雖存在許多問題,但卻是我國建筑行業在社會現狀下的偉大變革,更加符合市場需求的新型建筑方式,立足于傳統的建筑理念進行發展,求同存異的進行發展,切實有效地促進我國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符合當前社會的綠色環保理念與科學發展觀。正因如此裝配式建筑得到快速發展的機會,在施工技術不斷進步的同時,也需加強監理工作的控制力度,切實保證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項目的安全性與穩定性。